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佛法中相與色的區別

佛法中相與色的區別

佛學裏面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什麽是色呢?不僅僅是漂亮的容貌,我們眼睛看到的壹切,都是色。我們看到豪華的住宅、華麗的服裝、精致的工藝品以及漂亮的異性,就會產生歡喜心。

佛雲:“六賊”,就是對“色”的準確詮釋。

第壹個就是“眼看喜”。人們往往被眼睛欺騙。

第二個是“耳聽怒”。我們每個人都喜歡悅耳動聽的聲音,比如音樂,比如別人對我們的恭維或贊美。如果是刺耳的聲音呢?就會讓人感到心煩意亂

第三個是“鼻嗅愛”。女人們都喜歡使用香水,因為那種讓身體香氣四溢的感覺非常好。好在何處呢?本來嘛,自己的身體,即使有臭氣也聞不到,使用香水的目的,不過是為了讓別人有好感。在辦公室或家裏,很多人也會使用空氣清香劑。其實,香水和空氣清香劑對人的健康都是有害的,可我們仍然情願被鼻子欺騙。

第四個是“舌嘗思”。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很自然會偏愛壹些美味食品。殊不知,美味常常是健康的大敵。例如,牛羊肉在熏烤過程中會產生致癌物質,可許多人仍然禁不住去享用。又比如,酒裏面可能含有雜醇油、甲醛、乙醛、氰化物及鉛等許多有毒成分,可人們仍然愛喝。不喜歡吃的東西,即使再有營養,也沒人願意吃。

第五個是“身本憂”,說的是觸覺。壹個相貌醜陋但皮膚細嫩的女人,蓋著頭臉讓妳撫摸,妳也會有壹種奇妙的感覺。可是,壹旦揭了蓋頭,那種奇妙的感覺就沒了,換成了另外壹種感覺:暈。

第六個是“意見欲”,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直覺。壹些女人總是相信自己的直覺,可是呢,被直覺欺騙的案例不勝枚舉。

所以,這六賊,也就是我們的六種感官意識,它們像幽靈壹樣出沒,讓我們的心神不得安寧,使我們產生種種雜念,幹擾著我們正確的見識、思考和行動

所謂空,就是要排除這六種雜念對我們作出正確判斷的幹擾。

佛教中講到相比較多,如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有“生相、住相、異相、滅相”等;有“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等;有“有相、知相、識相、緣相、增上相、因相、果相等。佛教中相的梵語為laks!an!a,是指物質的形相或狀態之意,相是對於物質的性質、本體來說的,即指諸法之形像狀態。佛教中的相有無、有區別。“無相”就是外離壹切相意思,因為原始佛教是講“無常”,“無我”,“無常”是說明世界上壹起物質都是變化著的,沒有永恒不變的物質。“無我”是就是連我自己的身體,也是五蘊和合的暫時現象,人的生、老、病、死也是變化的,就不能執著個我字,要無我,無我等於無相。所以要外離壹切法相。如能在起心動念之中排除壹切雜念並且不執著於壹切法想而離相,這就是“無相”。“無相”也叫“實相般若”禪宗六祖慧能法師說:“外離壹切相,是名無相,能離於相,則法體清凈。此是以無相為體”,這就是法體的“實相般若”。《金剛經》上說:“離壹切諸相,即名諸佛”。又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可見,無相即是實相。實相真如無相,佛性無相,自我本心也無相。只是妳後天有個執著的我,才會生出種種煩惱、歡喜和痛苦。在智慧修養上離開了我才是“無相”,也就是“涅槃”,“涅槃”不是指人的生命結束,而是智慧修養上的升華,佛教講是般若,即大智慧。所以在小乘佛教上講就是三法印(無常、無我、涅槃),這就是“無相”的道理。 《金剛經》上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這裏這個相從文字解釋是形狀,從思想心理上講是觀念,形狀上雖然有妳、我、他,但是,佛教認為思想上觀念上不要存在有妳、我、他的區別,這就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就是《金剛經》上講到的10種眾生,眾生有外眾生和內眾生區別,外眾生有胎、卵、生、化眾生,叫胎因情有,男女有愛情才會十月懷胎;卵因想生,如母雞孵蛋,是壹天到晚想著出來的;化以離合,蠶變蝶,老鼠變蝙蝠,蒼蠅變蟲子等;濕以合惑,有濕熱氣候合成的生命,如魚,青蛙等,必須在水裏合成。除了這卵、胎、生、化眾生以外還有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等。若有色,如螢火蟲等。若無色,指旋風等,是沒有形狀的;若有想,指怪獸、精靈;若無想,精神化成的東西,如“望夫石”“觀音跳”等;若非有想,這叫異質相成與相似,《詩經?小雅?小苑》有雲,“螟蛉有子,蜾蠃負之”。 “螟蛉者,桑上小青蟲也,其色青而細小,又叫青桑蟲。蜾蠃,土蜂也,似蜂而小腰,也叫細腰蜂,取桑蟲負之於木空中,七日而化為其子。”《詩經》所據的民間傳說,是說蜾蠃——這種細腰蜂——有雄無雌無法生殖,所以就捕獲“螟蛉”的幼蟲,將它哺育長大,以此傳宗接代。因此“螟蛉”在古代漢語裏成為養子的代稱。這就是異質相成,非想有想而成。非無想,這壹類是懷怨、抱恨而來的,如貓頭鷹是不吉利的鳥,又稱不孝鳥,這就是十類外眾生。內眾生就是自己,叫自己不要執著自己,老是想著壹個我,我的利益,我的喜、怒、哀、樂。也不要去執著其他的外眾生,事物總是在變化的,佛教講是無所住,壽者相就是眾生的生、老、病、死的前後不同成為壽命,叫壽者相,生、老、病、死妳也不值得人去執著,也要想得開,這叫無壽者相。“無相”就是壹個人成佛的高度修養,妳要成佛,首先要降服自心,做到明心見性,如何降服自心呢?就是沒有我和壹切私心雜念的平靜和安定,不去迷惑自然界的壹切,回到妳本來我這個性情上來。就象嬰兒的原始性情,沒有主觀的喜、怒、哀、樂。所以不著相才能夠真正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