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音樂、舞蹈、繪畫、建築等方面:西域的樂器大大豐富了中原漢族的音樂,維吾爾族的賽乃姆,蒙古族的安代舞。藏族的囊馬,朝鮮族的長鼓舞,傣族的孔雀舞,苗族的蘆笙舞等,在我國都是富有盛名,世界聞名的敦煌石窟,雲岡石窟等都是漢鮮卑、吐蕃及西域人民***同創造的。聞名世界的布達拉宮和大昭寺是藏族建築的藝術精華。元代回族建築學家亦黑叠兒丁設計領導修築的大都工程,為以後北京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歷史文學方面:《蒙古秘史》《蒙古黃金史》《蒙古源流》好似蒙古族的三大歷史著作。藏族、蒙古族、柯爾克孜族的三大英雄史詩是《格薩爾》《江格爾》《瑪納斯》是文學文庫中的瑰寶。少數民族還有許多豐富的民間文學,如壯族的劉三姐,彜族的阿詩瑪,維吾爾族的阿凡提的故事等。
三、科學技術方面:許多少數民族的科學家為祖國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元代回族天文學家劄馬魯丁編制的《萬年歷》曾頒行全國,他還制成了渾天儀、方位儀、斜緯儀等7種天文儀器。元代維吾爾族魯明善編寫的《農桑衣食撮要》是我國農業科學史上第壹部系統完整的農事歷書體裁的農學專著,為元代三大農書之壹。17世紀初蒙古族外科專家墨爾本,卓爾濟著有《醫學大全》《藥劑學》被世人稱為當代華佗。著名的雲南白藥是彜族醫生曲煥章根據祖傳秘方研制而成的神奇外科止血良藥。
編輯於 2015-09-01
展開剩余40%
查看全部8個回答
5條評論
熱心網友1
vvvvvvvv
查看全部5條評論
— 妳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高中做題方法_這幾個步驟看完不後悔
高中做題方法原來學習是這麽簡單的,適合98%的學弟學妹,北大分享高中學習方法技巧,近69萬尖子生贊了該文章,太棒了...
廣告2021-01-08
各民族為中華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哪些貢獻?
發展各民族為中華文化的發展也做出。這個貢獻總的來說也是特別大的。
1贊·44瀏覽2020-11-08
各名族為中華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哪些貢獻
科學技術方面:許多少數民族的科學家為祖國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元代回族天文學家劄馬魯丁編制的《萬年歷》曾頒行全國,他還制成了渾天儀、方位儀、斜緯儀等7種天文儀器。元代維吾爾族魯明善編寫的《農桑衣食撮要》是我國農業科學史上第壹部系統完整的農事歷書體裁的農學專著,為元代三大農書之壹。17世紀初蒙古族外科專家墨爾本,卓爾濟著有《醫學大全》《藥劑學》被世人稱為當代華佗。著名的雲南白藥是彜族醫生曲煥章根據祖傳秘方研制而成的神奇外科止血良藥。 歷史文學方面:《蒙古秘史》《蒙古黃金史》《蒙古源流》,蒙古族的三大歷史著作。藏族、蒙古族、柯爾克孜族的三大英雄史詩是《格薩爾》《江格爾》《瑪納斯》是文學文庫中的瑰寶。少數民族還有許多豐富的民間文學,如壯族的劉三姐,彜族的阿詩瑪,維吾爾族的阿凡提的故事等。 音樂、舞蹈、繪畫、建築等方面:西域的樂器大大豐富了中原漢族的音樂,維吾爾族的賽乃姆,蒙古族的安代舞。藏族的囊馬,朝鮮族的長鼓舞,傣族的孔雀舞,苗族的蘆笙舞等,在我國都是富有盛名,世界聞名的敦煌石窟,雲岡石窟等都是漢鮮卑、吐蕃及西域人民***同創造的。聞名世界的布達拉宮和大昭寺是藏族建築的藝術精華。元代回族建築學家亦黑叠兒丁設計領導修築的大都工程,為以後北京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希望能幫助到妳?_?
18贊·353瀏覽
各民族為中華文化的發展做了哪些貢獻?
科學技術方面:許多少數民族的科學家為祖國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元代回族天文學家劄馬魯丁編制的《萬年歷》曾頒行全國,他還制成了渾天儀、方位儀、斜緯儀等7種天文儀器。元代維吾爾族魯明善編寫的《農桑衣食撮要》是我國農業科學史上第壹部系統完整的農事歷書體裁的農學專著,為元代三大農書之壹。17世紀初蒙古族外科專家墨爾本,卓爾濟著有《醫學大全》《藥劑學》被世人稱為當代華佗。著名的雲南白藥是彜族醫生曲煥章根據祖傳秘方研制而成的神奇外科止血良藥。 歷史文學方面:《蒙古秘史》《蒙古黃金史》《蒙古源流》好似蒙古族的三大歷史著作。藏族、蒙古族、柯爾克孜族的三大英雄史詩是《格薩爾》《江格爾》《瑪納斯》是文學文庫中的瑰寶。少數民族還有許多豐富的民間文學,如壯族的劉三姐,彜族的阿詩瑪,維吾爾族的阿凡提的故事等。 音樂、舞蹈、繪畫、建築等方面:西域的樂器大大豐富了中原漢族的音樂,維吾爾族的賽乃姆,蒙古族的安代舞。藏族的囊馬,朝鮮族的長鼓舞,傣族的孔雀舞,苗族的蘆笙舞等,在我國都是富有盛名,世界聞名的敦煌石窟,雲岡石窟等都是漢鮮卑、吐蕃及西域人民***同創造的。聞名世界的布達拉宮和大昭寺是藏族建築的藝術精華。元代回族建築學家亦黑叠兒丁設計領導修築的大都工程,為以後北京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37贊·3,016瀏覽
名族為中華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哪些貢獻
旗袍是從滿族婦女的服裝演變而來的
9贊·495瀏覽
各民族對中華文化貢獻的事例?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少數民族文化與漢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響,形成“妳中有我,我中有妳”的關系,不斷增強了中華文化的活力和影響力。少數民族受漢族文化的影響巨大,回鶻詩人坎曼爾曾作詩說“古來漢人為我師”。 而漢族則有“回鶻衣裝回鶻馬”的現象,從戰國時代就有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到後來黃道婆向黎族人民學習織錦技術。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始終貫穿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的全過程。 在長期的民族文化交往中,少數民族不僅給漢族帶來了胡琴、胡瓜、大宛馬等看得見的物質成果,更主要的,他們為長期生活在農耕文化狀態下的漢族人民增加了壹種銳意進取的開拓意識和兼容博納的文化胸襟,使漢民族的民族性格不斷得到豐富與升華。 正是周邊少數民族文化的新鮮註入,中華文化才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特別是每壹次民族大融合之後,便會迎來中華文化的空前發展,從而造就了宏闊豪邁的“秦漢雄風”、雍容大度的“盛唐氣象”、強健有為的“康乾盛世”,成為中華文明發展的幾個輝煌時期。 擴展資料 中華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必然是各民族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沒有各民族文化的發展就沒有整個中華民族文化的繁榮。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始終高度重視保護和弘揚少數民族文化,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創新和發展,積極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使少數民族文化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在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的進程中,必須大力弘揚各民族優秀文化,以各民族文化的新發展鑄就中華文化的新輝煌。 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文化政策,把握少數民族文學發展規律,尊重少數民族作家的創造性勞動,積極幫助少數民族作家深入生活、創作出版、學習進修,不斷壯大少數民族作家隊伍。要加強對少數民族作家作品的宣傳推介工作,推動更多少數民族作家和作品走出本民族,走向全國、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