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之聲》瑪麗亞人物詳細賞析 300.400字
1. 有趣的故事,悅耳的歌曲、溫馨的人情、天真無邪的笑料,是《音樂之聲》最吸引人的地方。它也是壹部長青的家庭電影,也是電影史上傳頌最廣的壹部活潑、溫馨的音樂電影 。相信看過它的人壹定不會輕易的忘掉,我想自己已經被這部電影感動了。它的音樂,它的主題,它經過精雕細琢的臺詞,充滿藝術的美感,音樂的內涵,更重要的是愛的主題,真正打動每個人內心的純真的愛。電影講述的是壹個知真、向善、求美的故事。
女主角瑪莉婭生性活潑率真,走出修道院投身世俗生活,大膽追求真愛,以童心,愛心去照料七個過早失去母親的孩子,盡顯生活之真;故事中人際的寬容與親情的和諧,馮·特裏普上校壹家不畏納粹爪牙高壓的正氣,寧可流亡不做亡國奴的愛國情愫,無不昭示了人類向善的意願;故事場景阿爾卑斯山麓的湖光山色,音樂之鄉薩爾茨堡(莫紮特的故鄉)的藝術氛圍,尤其是貫穿整部電影的妙曼歌曲(出自音樂大師理查德·羅傑斯之手),經過近半個世紀,仍傳唱不衰,讓人充分體驗到藝術和自然之美。
在影片的開始,天真爛漫的瑪莉婭老是不遵守院裏的作息,偷偷跑到山頭外嬉戲、歌唱,我們很輕易的感覺到“美”,有自然之美,有歌聲之美,還有瑪莉婭那種積極向上的美,而不是感到不安或尷尬。每個人都有自己快樂的位子,只有能夠讓自己內心自由的釋放才是真的快樂,在這影片開始,已經埋下向觀眾表達知真的伏筆。
瑪莉婭也會在迷茫時問自己"我的未來將會怎樣?",更會唱著好聽的歌告訴自己"我會讓別人看之儼然,觸之溫暖,我會讓別人改變對我的看法,我對自己有信心.";她用快樂的善良的心感染別人,改變別人,甚至七個個性怪異從小失去母親的孩子和他們那個嚴肅的上校爸爸...這樣的人妳會不喜歡?這樣的人妳會不為之感動?以簡單的心態,積極向上的面對生活又何嘗不是藝術!
上校的性格,表現的很自然。作為壹個監長國恨當然不能忘,獨自帶著七個孩子,以他的身份,對孩子的愛表達的不細膩也很正常。最後是音樂讓他變成壹個慈祥的父親。看來音樂的力量是巨大的,這也符合了音樂之聲的主題。當然也向觀眾暗示正確的家庭教育也是壹種藝術。
在舞會中兩人的感情得到了升華,在最後的音樂會中歌聲使上校完全變成了另外壹個人,在那飽含真情的歌聲裏,瑪利亞發現了壹個男人豐富、博大、敏銳的內心世界。這種內在的美通過歌聲表達了出來。還有孩子的歌聲,藍藍的天空,嫩嫩的草原,清澈的湖水……
妳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都是美,這就是成功影片的根據!
《音樂之聲》來自生活,高於生活,它以樂抒情,以樂動人,到處充滿陽光氣息與溫馨浪漫,它把抽象的音符、大自然的和諧美景和人文景觀完美結合,體現出人與自然和諧融洽、相互依托的關系,鼓勵人們樂觀向上,追求純潔美好,爭取自由和享受生活,消除雜念,達到真善美的理想境界。優美的音樂可以說是音樂劇的靈魂,在音樂劇中流傳最廣的幾首經典音樂有:表達瑪利亞對大自然熱愛的主題曲《音樂之聲》;輕松愉快的《孤獨的牧羊人》;比托普演唱的深情無限的著名《雪絨花》;歡樂大方的《哆來咪》;以及可愛的孩子們在比賽和客廳裏演唱的《晚安,再見!》等,都成為了最值得珍惜和細細回味的藝術佳作.
2. 感動心靈的是最美的
平素就非常喜歡看歐美影片,倒不是崇洋 *** ,而是因為這些影片大多情節生動曲折,故事性強,更重要的是人物對話有時極其坦率直白,有時卻委婉含蓄,但都異常風趣而充滿智慧,值得回味。
《音樂之聲》這部電影首先打動我的是它的名字。我想導演之所以用《音樂之聲》來命名,肯定是因為故事發生在音樂之都維也納吧。影片中或高昂、或低沈的節奏,或吟詠、或敘述的歌聲,還有那幽默風趣的表演,無不令我迷戀、神往。即使是戰爭年代,奧地利人依然是那麽樂觀、堅強,戰爭的間隙還忘不了舞會、音樂會,因為音樂是他們的生命,是他們戰勝敵人、戰勝困難力量的源泉。他們用音樂向人們傳遞著這樣幾種信息:人類永遠需要善良、愛心、智慧、熱情、尊嚴、尊重、愛國和坦誠相見等等,音樂的魅力是無窮的。
影片最打動我、最讓我不能忘懷的還是女主人公瑪利亞。我不知道導演為什麽給女主人公取名叫瑪利亞,但我知道,在西方有個叫瑪利亞的聖母,她是耶穌的生母,人們壹直把瑪利亞視為善良、正義、仁慈、愛心等美好品質的化身。另外,影片中瑪利亞身份很特別,她作為壹個見習修女來到上校家,修女是愛的使者。導演之所以如此安排,壹定是在告訴我們:對於上校和他的孩子們來說,瑪利亞就是他們的聖母,瑪利亞到他家是來拯救他們的。
事實的確如此,瑪利亞充滿愛心、快樂、活潑,勇於接受挑戰,同時聰明、大度,富有智慧、多才多藝。她讓壹個本來了無生機的家庭逐漸散發出生氣和活力,她讓孩子們打開心扉回歸天性,逐漸喜歡她、依賴她、不能離開她;她還將壹個冷酷的男人的 *** 也重新點燃,最終放棄富有的男爵遺孀而選擇她作為孩子們的母親。這是為什麽呢?原因很簡單,瑪利亞憑借她對孩子們的愛,對孩子們的理解,贏得了孩子們和上校的心。有人說壹個好女人是壹粒火種,是壹本好書,是壹首溫馨的音樂,是耐人尋味、引人追隨的壹股力量。而瑪利亞正是這樣的壹個女人,讓我敬佩、欣賞!
大家都看得出,上校的7個孩子調皮異常,短時間內就氣走了十幾位家庭教師,瑪利亞剛進門時,孩子們就制造青蛙、松球惡作劇,讓瑪利亞出醜,試圖把瑪利亞也趕走。凡此種種,讓上校更加嚴厲地對孩子進行操練,紀律和操練根本無濟於事。面對這種情況,瑪利亞沒有被嚇跑氣跑,也沒有追隨上校的紀律和操練,而是首先找到孩子們淘氣的癥結。壹次外出活動時瑪利亞問孩子們:“我真不明白,為什麽這麽可愛的孩子這麽愛捉弄人呢?”想不到上校的壹個女兒說:“我們想引起爸爸的註意!”看到這裏,我想到了我們眼裏的壹些調皮鬼,他們與上校的孩子是何其相似!他們的內心壹定是相近的!。可是面對那些小調皮,我們深思過他們調皮的原因嗎?即使找到原因我們又對孩子做了呢?且看瑪利亞,她不僅給與孩子熱情、愛心,讓孩子們接納她,更重要的是她勇敢地與上校抗爭,讓上校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其實,上校對孩子嚴格要求,也是對孩子的愛,但是上校忘記了很重要的壹點:他們還是孩子,不是士兵!上校不理解自己的孩子!他不懂如何愛孩子!所以當上校看到瑪利亞帶孩子們穿著窗簾布做成的運動衣四處瘋跑、爬樹時,就嚴厲指責瑪利亞,並趕她離開。瑪利亞此時不卑不亢地說:“上校,衣服是緊箍咒!妳不理解孩子,妳愛愛孩子!”這話讓上校生氣,讓他震驚,但也讓他覺醒,尤其是他看了孩子們給男爵夫人表演的合唱以後,他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於是向瑪利亞道歉,至此上校也完全接納了瑪利亞。
瑪利亞對孩子們的愛、理解、寬容表現在很多細節當中,如她剛進上校家時,上校向孩子們引見她時點名那個情節。因為上校對孩子們實行軍事化管理,孩子被父親像機器壹樣呼來喚去,更可悲的是孩子的名字也被刺耳的哨聲所替代。當瑪利亞問及孩子的名字時,上校竟然說不用叫名字,用代號就可以。直率的瑪利亞當即就反駁說:“孩子怎麽可以用代號?那些代號是用來喚狗喚貓的,對孩子我們得用感情呼喚名字!”影片很長,這個情節不足幾分鐘,但就是這個細節卻留給我很多思考,用感情呼喚名字!這是怎樣的情懷?這是對人最應有的尊重!雖然他們只是孩子!
還有壹個細節,值得我們每個老師深思,更值得我們每壹位接受新班級、新挑戰的老師學習。瑪利亞剛到上校家的第壹天,孩子們就在她的口袋裏塞青蛙,晚飯時在她的座椅上放松球。如果我們面對這7個小調皮,我們會怎麽做?如果我們面對這樣的學生,又該如何?瑪利亞怎樣藝術地處理這些惡作劇,不失尊嚴地繼續跟他們相處呢?瑪利亞的做法實在令我學習,她的睿智、寬容、大度實在令我欽佩!其實她的睿智、寬容皆源於她有壹顆理解孩子的心,有關愛孩子的情。她把孩子當孩子看,不僅能容忍他們做的壹切,而且能教育引導他們該怎麽做,這不是為人師這應具有的品質嗎?在這裏我想把瑪利亞在餐桌前對孩子們說的那段話拿來與大家***享:“我想謝謝妳們每壹個人把那件禮物放到我的口袋裏。妳們壹定體諒到我來到壹個家庭的不安,我多麽想不被當外人看待,妳們體貼入微,使我壹到就感覺到那麽溫暖、幸福和快樂。”聽了她的話,有幾個孩子竟然哭了,為什麽呢?大概是他們感到太慚愧了。因為他們做得很過分,而瑪利亞卻在上校面前替他們保密,說了那麽壹段充滿希望的話,這怎能不令孩子們羞愧萬分呢?孩子們以後還會再有這種惡作劇嗎?不會的,因為人的內心都是向善的。
諸如此類的情節太多太多,但每壹處都是瑪利亞美好品質的再現和升華。看這部片子的當天,恰好各大報紙都刊登了教育部壹篇題為《班主任就該管學生》的文章,恰好我又看了鄭淵潔就此文標題發表的看法,並把標題改為《班主任就該愛學生》,另外他的博文中的幾句話也給我啟迪:看壹個國家是不是有前途,就看這個國家的孩子是不是真心喜歡上學。老師愛學生能把壹個民族愛發達了。看來,愛的確是人類最美的語言,愛是最能打動人心的。就讓我們都像瑪利亞壹樣理解我們的學生,愛我們的學生,把孩子當孩子看,做他們的聖母吧!
音樂之聲觀後感!!!急!!!!! 要與音樂有關。字數在300-400左右!!! 必須要與音樂有關
貫穿整部電影的妙曼歌曲,經過近半個世紀,仍傳唱不衰,讓人充分體驗到藝術和自然之美。其中,流傳最廣的幾首經 典音樂:表達瑪利亞對大自然熱愛的主題曲《音樂之聲》;輕松愉快的《孤獨的牧羊人》;比托普演唱的深情無限的著名《雪絨花》;歡樂大方的《哆來咪》;以及可愛的孩子們在比賽和客廳裏演唱的《晚安,再見!》等,都成為了最值得珍惜和細細回味的藝術佳作。
多年以後,也許我們對那些電影的情節、內容已不再持有清晰的記憶,但想起它們中壹些出色的樂曲,總能使人產生往復的回味。人類需要音樂的滋養,音樂能夠記載和描繪出任何壹種情感,並直指人的內心,我們在何時何地都可以用音樂來抒 *** 感,追尋生活之美。
求壹篇電影《音樂之聲》400字英文影評
The Sound of Music
Starring: Julie Andrews, Christopher Plummer
Review Summary
In 1930's Austria a young nun is finding it hard to adjust to her new life in the abbey. The Abbess decides that the best thing to do is to send the nun (called Maria) into the world to discover life. She is sent to the von Trapp family to work as a nanny for Captain v Trapp's 7 children. V Trapp is a widowed ex-naval capt who lost his job when Austria lost its coast after the Treaty of Versailles. He is a proud nationalist and is worried about the rise of the far right in neighbouring Germany and talk of a union. V Trapp runs his household like a ship because he knows no other way and is in deep grieving for his wife. When Maria arrives on the scene she is met with opposition from the children and is put-off by the captain's attitudes. In time however, she builds bonds with the entire family, especially Liesl, the eldest child, whom she guides into womanhood, filling the void of Liesl's absent mother.
The captain is engaged to the Baroness, a woman whom the children dislike and with reason - she loves their father not them! Graally, however, over time Maria and the Captain fall in love, the Baroness realises this and fabricates a story to make Maria want to return to the abbey, but Maria has helped the v Trapps rediscover music, and through that, happiness. She returns to them and the Baroness finally accepts that Maria and the Captain are meant to be together. They marry, but on returning from their honeymoon are confronted with the awful new of the occupation of Austria. Capt v Trapp is summonned immediately to fight for the Nazi High Seas fleet, but he opposes the Nazis and will not conform, thus putting his beloved family in danger. The v Trapps decide to escape over the border to neutral Switzerland, but their plan is discovered and they are forced to escape in a very unconventional 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