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的意思與正確用法是這樣的:
壹是敬辭,表示恭敬地聽。周末有幸聆聽王克昌先生的講座,茅塞頓開、收獲頗豐。
二是多用於下對上,聽的多是上級、長者、可敬者的語言、教誨等。
三是表示靜靜地聽、細細地聽、關切地聽,聽的多是喜歡的、要品味的或想聽清的聲音。
“聆聽”讀作líng tīng,是動詞,其後邊壹般跟上壹個名詞作賓語,如聆聽教誨、聆聽講座、聆聽音樂等。但就壹個“聆”來說,他的意思就是“聽”,所以,“聆聽”是壹個合成詞,屬於同義組合。不過,作為壹個合成詞,它的含義不再是兩個字的簡單組合,而是成為壹個具有新的內涵的詞。
“聆聽”的正確用法主要有三個方面,下面用例子來分析說明。
壹是用作敬辭,表示恭敬地聽。這個用法壹般是用於自己對於他人的話語表示恭恭敬敬地聽,認認真真地聽,這是對他人的壹種尊敬說法。
比如,我周末有幸聆聽了王先生的講座,茅塞頓開、收獲頗豐。這裏是對王先生的講座的壹種尊敬的說法,即表示了對王先生的尊敬,也表示了對於講座的贊許。
這裏需要註意的是,我們壹般不要求別人來“聆聽”自己的說話。筆者曾經聽到壹位講座的老師對聽課者說,“謝謝大家聆聽我的講課”。這個說法就顯得不謙虛了。如果把他的話說得通俗點,就是“謝謝大家很恭敬地來聽我的講課”。因此,我們不能說“請大家來聆聽我說話”“請學生來聆聽我的課”。雖然學生對老師的講課應該“聆聽”,也就是恭敬地聽,但這個“聆聽”壹詞由自己來說,就顯得不夠謙虛,反倒有點倚老賣老的意思。
因此,這個“聆聽”應該是由自己對於他人的話語表示恭敬地聽,而不是自己要求別人來“聆聽”自己的話語。
二是用於下對上,也就是下級、晚輩等對於上級、長輩的話語進行認真地聽、恭敬地聽,而且所聽的多是上級、長者、可敬者的語言、教誨等。下面舉例說明——
1.壹冊在手,目光穿行在文字間,恰如聆聽壹位性情和藹、見聞廣博的老者娓娓而談。
2.近壹個小時的上課時間裏,會場很靜很靜,沒有壹點喧嘩聲,全場人靜靜地在聆聽。
上面的例子中,第壹個是說“聆聽”老者的話語;第二個是說“聆聽”老師的講課。這兩個例子都是下對上的“聆聽”。
三是表示靜靜地聽、細細地聽、關切地聽,聽的多是喜歡的、要品味的或想聽清的聲音。也就是說,“聆聽”的對象是讓人愉悅的東西,是想聽的東西,因此,這個“聆聽”的感情色彩應該是屬於褒義的、積極的、向上的,給人力量與鼓舞的。請看下面幾個例子——
1.我站在遼闊的田間,聆聽豐收的聲音。
2.心靜了,天籟之音便是人生最美好的樂曲。不妨置身自然,聆聽靜寂的四野,心會趨於平靜。
3.我再次強調,聆聽音樂時應發揮記憶力的作用。
上述例子中,聆聽的內容是“豐收的聲音”“靜寂的四野”“音樂”,都是讓人心曠神怡的東西。
“聆聽”與“諦聽”“傾聽”是有區別的。“諦聽”多強調仔細聽,如凝神諦聽,屏息諦聽。
“傾聽”是表示側著頭用耳朵認真地聽,比如側耳傾聽;也可表示細心聽取,多用於上對下,聽的常常是意見、申訴、呼聲等,這時可以是直接聽,也可以是其他方式了解,比如傾聽他人的訴說、傾聽群眾呼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