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動物,所以其他動物也不除外,也會有五感。就像我們家養的旺財壹樣,當主人回到家時,它就高興的搖著尾巴貼著主人的腿跟著走,因為它的記憶裏這個人對它很好。到了晚上,主人正踏步往家走,旺財嘴流口水的在門口迎接主人,為什麽?因為它聽到了主人的腳步聲,它的記憶裏這個腳步聲會給它帶來好運,給他帶來食物。雖然是很簡單的腳步聲調也能調起旺財的興奮情緒。
曾經看到過這樣壹個故事。壹位非洲的哥,20年來每次拉到中國乘客就會哼幾句歌曲的旋律,目的就是為了讓人幫忙找出這首歌的名字。直到遇到壹對臺灣情侶才最終知道了這首歌的名字《戀曲1990》“烏溜溜的黑眼珠和妳的笑臉……”,旋律再次響起,小夥哭了……,原來在1993年,這位非洲小夥與母親得到了壹盤磁帶,母親酷愛裏面的這首中文歌,後來母親去世,小哥想找到這首歌,就為思念母親。所以,小哥每次聽到這首歌就會流淚,歌曲調動了他的悲傷與幸福情緒。
人是有記憶的動物。當視覺看到過的事物都會存儲在大腦中,當下壹次再看到時就會從大腦中調起回憶:什麽時間、什麽地點、和什麽人、做過什麽事,是危險的、高興的、美麗的、醜陋的……。聽覺的回路也是這樣儲存記憶的。而記憶又是帶有壹系列的情緒變化,所以某些畫面、聲音等會連同當時的情緒記憶在我們腦海中。當我們再次看到類似畫面、聽到類似聲音時我們就會直接調起記憶中的情緒,或哭或笑或愉悅或悲傷。就像我們看到美女就會高興,看到蛇會害怕,看到狗會恐懼,看到許久不見的人就會很高興……當我們聽到下雷聲雨聲就會產生悲傷情緒,聯想到歷史上某個雷雨交加的夜晚的事情;聽到壹首流行歌曲,就想到歷史上自己很開心或很憂郁的走過街邊的壹個發廊當時也播放過這首歌;在電腦上聽到“咚咚咚”敲門聲就很高興的打開qq壹樣,看看妳期待的人是否出現。
比如,當我每次聽趙海洋的《夜空的寂靜》這首音樂時,我都會有個悲傷的情緒,耳邊就響起《硯床》這個老電影的解讀聲。為什麽?因為當我看《硯床》這個電影的解讀時非常投入,電影的情節帶動了我的情緒,這些情緒又與同步進行的《夜空的寂靜》音符合並了,所以我每次聽到這首音樂就會調起我當時的情緒。
人類上萬年的歷史中某些聲音已經記憶在我們的基因裏,可以成為情緒基因。人類通過聲音信號與事物好壞建立了聯系,並且引發情緒變化,當音樂中某些核心旋律出現就會調動人的情緒,節奏快的音樂會讓人緊張;舒緩的音樂會讓人放松、愉悅;吶喊聲會震撼心靈;蟲鳴鳥叫聲會讓人愉悅等等。所以,好音樂中都有某些標誌性的旋律符號,這些符號具有辨識性,更容易讓人聯想記憶,調動情緒基因。
最後,從音樂創作角度來看,藝術家們通過音樂表達自己的情緒,也要通過音樂達到與聽眾情感***鳴的效果。所以,我認為好音樂的標準就是:節奏清晰、旋律新穎和情感***鳴。比如大合唱的形式就加強了音量和聲場,看上去和聽上去更有氣勢,就更容易引起聽眾的情感***鳴,進而產生歸屬感、安全感、幸福感。這些形式與遠古時期的壹群人在壹起吶喊抵禦外敵,壹起唱歌慶祝勝利的情感***鳴效果還有什麽不同?
所以,音樂可以感動人是因為調起了聽眾的情感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