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艾爾加(英國1857年-1934年)
英國在任何領域可以說都不乏傑出人士,獨獨在音樂領域似乎有些乏善可陳,但艾爾加應該算非常傑出的壹位了。《謎之變奏曲》的創意真的很可愛。它不僅為艾爾加博得了世人的好評與認可,而且也為英國的音樂發展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音樂教授孫海冰艾爾加是自普賽爾後獲得國際聲譽的第壹位英國作曲家,使英國音樂脫離了與世隔絕的狀態,為青年作曲家提供了浪漫派後期的豐富和聲手法,促進了英國民族樂派的發展,他是20世紀復興英國音樂的先驅者。
與其龐大國力與國際影響力相比,英國對歐洲古典音樂發展的貢獻,可以說極不相稱。英國的文學、哲學,甚至工業都有很高的成就,但自17世紀普賽爾以後,便沒有壹個國際性的作曲家。然而首先是亨德爾的主宰樂壇,後來是門德爾松的橫掃英倫,英國人便在這種德國風的壓抑之下,失去了自己的聲音。自普賽爾以後,英國的音樂壹直沒有太大的進展。歐洲大陸翻翻滾滾、與時俱變的音樂思潮,並沒有給英國音樂太多沖擊。而作為歐洲最早的現代化國家之壹,英國似乎也對浪漫主義音樂,甚至國民音樂的潮流無知無感。
1857年艾爾加的誕生突破了英國音樂的這種窘境。他以積極活躍的創作力,成為英國境內最受歡迎的作曲家。他不但在外來音樂的沖擊下尋找出自己的音樂驕傲,更讓以其音樂為中心的“大英風格”登上國際舞臺,得到主流音樂社會的認同。
從作曲角度而言,自學有成的艾爾加自幼受到父親的啟蒙,後進入烏斯特交響樂團擔任小提琴手,從此便埋首朝向音樂的路途發展。期間他發表過不少作品,但是真正引起世人註意的,則是寫於1889年的《富羅沙爾》序曲;而讓他聲名大噪的傑作,則是《謎之變奏曲》。愛樂人對這曲變奏的由來臆測紛紛,根據艾爾加本人的說法,《謎之變奏曲》所要展現的主題是藝術家的孤寂感,而能排除藝術家孤寂感的便是圍繞四周的至親好友,於是艾爾加以他的密友為描繪的對象,用音樂來描述這些心靈上的寄托,有甜美的回憶,有深情的懷戀,更有作者的靈慧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