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I只是壹種通信標準,是由電子樂器制造商制定的,用於確定計算機音樂程序、合成器和其他電子音頻設備之間交換信息和控制信號的方法。
MIDI系統實際上是壹個作曲、配器和電子模擬的演奏系統。從壹個MIDI設備傳輸到另壹個設備的數據是MIDI信息。MIDI數據不是數字音頻波形,而是音樂代碼或電子樂譜。
電視晚會的音樂總監可以使用MIDI功能輔助音樂創作,或者按照MI-DI標準生成音樂數據媒體,或者直接演奏音樂。
如果電腦配有先進的MIDI軟件庫,音樂創作、樂譜打印、程序編排、音樂調整、聲音幅度、節奏快慢、聲部之間的協調、混響都可以通過MIDI來控制。
利用MIDI技術將電子合成器、電子節奏機(電子鼓機)等電子音源與音序器連接起來,可以演奏和模擬出音色多變的瑰麗音效,還可以存儲演奏中的各種關鍵數據,大大提高了音樂演奏的能力和條件。
用於連接各種MIDI設備的電纜是5芯電纜,通常稱為MIDI電纜。
MIDI是電子樂器之間以及電子樂器與計算機之間的統壹通信協議。在許多流行的遊戲和娛樂軟件中,有許多帶有MID和RMI擴展名的MIDI音樂文件。
MIDI文件是壹種描述性的“音樂語言”,用字節來描述要播放的音樂信息。比如在某個時刻,用什麽樂器,用什麽音符開始,用什麽音調結束,用什麽伴奏等等。,也就是說MIDI文件本身不包含波形數據,所以MIDI文件很小。
MIDI必須合成才能形成電腦音樂。早期的ISA聲卡壹般采用FM合成,即“調頻”。它利用聲音振蕩的原理來合成MIDI,但由於技術本身的限制,效果並不理想。目前大部分聲卡都采用波表合成。首先,它對各種真實樂器能夠發出的所有聲音(包括各種音域和音調)進行采樣,並存儲為波表文件。
播放時,根據MIDI文件中記錄的音樂信息向波表發送指令,從“表”中逐壹找出對應的聲音信息,合成處理後播放。因為用的是真實樂器的采樣,效果自然比FM好。壹般以44.1KHz和16Bit的精度記錄波表中樂器的聲音信息,以達到最真實的播放效果。理論上波表容量越大,合成效果越好。波表合成往往根據采樣文件的位置和專用微處理器或CPU的處理分為軟波表和硬波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