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歷史悠久。最初是古代軍隊用來提高軍隊士氣,傳遞信息的。這裏用來表達勝利的歡呼和豐收的喜悅。相當密集的鼓點,強勁的步伐,變換的戰位,雄壯的吶喊,都展現了男性的陽剛之美,在國際上非常有名。...
腰鼓是壹種獨特的大型民間舞蹈藝術形式,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安塞腰鼓形象的獨特魅力在黃土地上翺翔,表現了西北黃土高原農民淳樸豪放的性格,展示了他們獨特的藝術個性。在中國的首都北京、香港和中國,它展示了它的風采,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豪放粗獷的動作,矯健的舞姿,充分體現了陜北高原人民淳樸、勇敢、有力的性格。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獲得了首屆中國民間舞大賽最高榮譽獎。近年來曾在11亞運會開幕式、慶祝香港回歸等大型活動中演出,並赴日本演出。安塞腰鼓表演可以幾個人壹起表演,也可以幾千人壹起表演。氣勢磅礴,表情細膩,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壹鼓”。1996年,安塞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腰鼓之鄉”。
安塞腰鼓
“腰鼓”是陜北,尤其是延安安塞縣、榆林橫山、米脂、榆林等地流行的民間鼓勵形式,是陜西最具影響力的民間舞蹈之壹。
陜北腰鼓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悠久的發展歷史。在壹些主要地區,幾乎每個村莊都有鼓隊,每個家庭都有鼓手。並且代代相傳,經久不衰。正是由於其流傳時間長、範圍廣、參與人數多,舞蹈的基本形式和動態節奏基本相同,但在不同的地區,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表演風格和習俗。安塞腰鼓就是其中的代表。
安塞腰鼓多采用集體表演的形式,鼓手(稱“打鼓”或“踢鼓”)從幾十人到上百人不等。團隊包括拉花女演員、傘頭、野人女、野人男等角色,以及《跑驢》、《水船》等各種小節目,組成壹個龐大的民間舞蹈團隊。表演中強調整體效果,要求動作整齊劃壹,隊形變化規範。生活在黃土高原上的男性的陽剛之美主要通過鼓手大膽粗獷的舞蹈和強有力的擊鼓技巧得到充分展示。
安塞腰鼓有完整的表演節目和活動習俗。以前多在喜慶節日和廟會演出,每年春節到元宵節是集中的活動時間。活動開始前,廟會主席(由各村選舉產生)要組織壹次祭祀活動,名為“拜廟”:舞蹈隊在傘頭帶領下,敲鑼打鼓,吹嗩吶,有時還攜帶整豬整羊等供品到廟裏燒香祭神,祈求神靈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並在廟的廣場上踢了壹會兒,意在娛樂神靈。“拜廟”結束後,正月初八過後,腰鼓隊開始挨家挨戶拜年,俗稱“沿門”。當地有句諺語:“鑼鼓嗩吶響得直,棍子在屁股底下撬!””人群坐不住了。這時腰鼓隊依次繞村走,在主院和窯前表演壹會兒。傘頭根據各家的情況,唱了幾首吉祥的秧歌,表達新年的意思。主家認為腰鼓隊在家敲、跳、唱,可以消災避難,壹年四季都可以平安無事。這可能是“鄉民儺”這壹古老習俗的遺留。有時兩隊會在路上相遇。壹般都是傘頭互相唱秧歌來拜年,互相讓路。但是,有時候也會出現互不相讓的情況。此時此刻,就要比拼高低了。兩隊鑼鼓喧天,嗩吶聲、腰鼓聲,如春雷滾滾。鼓手們盡情地打著跳著,像瘋了壹樣,直到高潮,鼓樂會休息壹會兒,雙方的傘會二重奏,這也是比賽技巧的壹個方面。直到有壹個隊伍喇叭先亂,動作不齊,鼓點和隊形不統壹,或者不能正確對歌,就算輸了也會主動讓路,讓勝者先走。
“雁門子”結束後,鄰村腰鼓隊還會互相拜年、互訪、進行交流表演,與陜北秧歌壹樣,被稱為“築彩門”。正月十五,各村腰鼓隊聚集在廣場上,開始互相比賽。各路鼓手各顯身手,相互比拼,成為壹年中腰鼓表演的高潮。這不僅活躍了春節期間農村的文化活動,而且通過相互觀摩和學習技巧,促進了腰鼓的普及和提高。當晚還會有“花燈轉”(又稱“九轉”),幾乎人人爭壹轉,全家壹起轉。屆時,鼓聲將會響起,燈光將會閃爍,腰鼓隊將會在前面領銜,然後大家將會呈現壹個熱鬧非凡的場面。
腰鼓隊的活動往往持續到正月十七、十八,祭祀土地神結束。從此,村民們安心準備春耕生產。
腰鼓的表演形式大致可分為“路鼓”和“場鼓”。
“路鼓”是腰鼓隊邊走邊跳的壹種表演形式。前面是兩個傘頭領舞,後面是壹個扛鼓的和壹個拉花頭組成的舞蹈隊。傘頭後面的壹個扛鼓的鼓叫“頭鼓”。他必須是壹個熟練的鼓手,整個團隊的動作變化和節奏都比較慢,所以他負責。遊行隊伍的後面,有扮成蠻夷、蠻夷的小醜,也有扮成唐僧取經中的孫悟空、豬八戒等人物,隨意扭動、調侃,增添節日氣氛。因為“路鼓”是在路上進行的,動作壹般比較簡單,幅度較小,多用“十字步”、“走步”、“馬步只是看腰部周圍”。等待行動。常用的隊形有“單渡”、“雙渡”、“單龍搖尾”、“雙龍搖尾”。
“場鼓”是指腰鼓隊到達表演現場並打開場地後的表演形式。剛開始,傘頭揮壹揮傘令,馬上鼓聲和音樂響起,舞者們隨著傘頭起舞。這段叫“踩大場子”,表演節奏緩慢。目的是為了打開場地,打開隊伍,穩定觀眾情緒。第二段,載歌載舞,表演節奏越來越快,動作幅度更大,隊形變化很大。常用的隊形有“神塔”、“古寺”、“神前掛金牌”、“富貴永不停”、“僧遊進門”。畫出“太陽弧”圖案後,傘頭站在場地中央引秧歌,歌詞視場合和對象而定。“拜廟”時,有祭奠廟堂的儀式,壹般表演有拜年、慶豐收、祝好運等。傘頭唱歌時,舞者在場邊慢慢轉身,重復每壹段的最後壹句,俗稱“下壹聲”。唱完之後,傘頭退出會場,鼓聲和鮮花被擡進會場表演,各種復雜多變的隊形被踩出。這壹刻,不受時間限制,舞者們將自己的絕活展現的淋漓盡致,情緒熱烈跌宕,將表演推向了高潮。
近年來,為了突出架子鼓的技藝,安塞腰鼓在表演“場地鼓”時,在場地內單獨進行架子鼓表演。鼓手們在路透鼓的指揮下,興高采烈,狂舞不止。此時只見鼓槌揮舞,彩綢飛舞,鼓聲如雷,震天動地,氣勢逼人,極富感染力。
在這個時期結束時,將表演其他形式的小型節目,如“跑驢”、“水船”、“踩高蹺”、“兩鬼打架”和“大頭和尚舞”。節目形式的多少取決於各村的人才和條件。小戲之後,再表演壹個大腰鼓。此時此刻,鑼鼓打得很快,嗩吶吹得很緊,鼓點打得更猛,情緒也更歡快,使整場演出在濃烈的氣氛和高昂的情緒中結束。
安塞腰鼓按風格和節奏不同分為文和武。“文腰鼓”輕松歡快,瀟灑活潑,動作幅度小,類似秧歌的風格;“武腰鼓”歡快、兇猛、粗獷、奔放,有很大的踢腿、跳躍、旋轉動作,特別是鼓手的飛躍技巧,給人壹種勇猛、激越的感覺。目前文、武腰鼓逐漸結合形成新的風格,以安塞西河口鄉、真武洞最具特色。它們生動地反映了當地人民淳樸的氣質和性格特征。尤其在表演中,民間武術與秧歌動作有機結合,輕松活潑而不混亂,進退有序,氣勢磅礴,氣勢磅礴。群眾稱贊它“樣式大方,尺寸硬。”安塞腰鼓的風格特點可以概括為:
1.通過動態節奏的變化來表達舞者內心的激情。舞者在擊鼓時會情不自禁地微微搖頭晃肩,讓內心的感受和外在的動作有機結合,達到和諧自由。
2.舞者揮舞著木槌,猛烈地擊鼓。無論是上打、下打還是圍腰打,雙手都要把木槌扔掉。但是,雖然無情卻不野蠻,看起來挺拔,在它兇猛的力量中還是有壹種細膩的感覺;
3.踢跳的時候,不管是大踢、小踢、踢腿,都要有“蠻”的力道。節奏歡快,難度較大,代表了安塞粗獷豪放、剛勁有力的風格。
4.擊鼓轉身是安塞腰鼓表演的關鍵。舞蹈中做深蹲踢腿動作時,壹定要有壹個轉身,而且這個轉身壹定要很猛。特別是在做跳躍落地、轉身、同時出發的壹套動作組合時,需要在固定的節拍中用快速、兇猛的力量來完成動作的變化和銜接;
5.動態規律復雜,跳躍範圍大。隨著表演節奏的加快,舞步開始復雜地踢跳,身體左右搖擺的幅度加大。比如在做“馬步踢仰視”、“轉身”、“馬步跳仰視”等動作時,舞者用弓步向後跳兩次,再用左腿大踏步向前,右腿用力蹬地,表現出壹種頑強拼搏的狀態。
穿鼓的服裝類似於中國傳統戲劇中的武術家,穿著緊身的黑色衣服。戴著草帽環;留胡子,臉要紅,眉毛要濃,表演時胡子要散開。隨著時代的變遷,舞者的服飾也在變化。近年來,西河口鄉的腰鼓服飾已經貼近生活,而真武洞腰鼓隊的服飾;它至今還保留著古代武士的裝束,頭戴英雄巾,身穿束腰裙,腳穿紅纓鞋,頗似古代征戰沙場的士兵和將領。
安塞腰鼓以舞蹈者自己的鼓點節拍為主,也有民間倡導樂隊伴奏,包括鼓、鈸、鑼等。,而嗩吶奏曲牌,常用(搜山令)。
安塞腰鼓的形成和發展與當地的歷史地理環境和風俗習慣密不可分。安塞位於陜西省延安地區北部,地域遼闊,溝壑縱橫。延河蜿蜒流經境內,是典型的黃土高原地貌。歷史上是軍事重鎮,素有“上郡咽喉”、“北門鎖鑰”之稱,是抵禦外敵入侵的邊防要塞之壹。據當地人傳說,早在秦漢時期,腰鼓就被守軍士兵視為與劍、槍、弓箭壹樣不可或缺的裝備。遇敵突襲,擊鼓報警,發信息;兩軍交戰,以鼓助威;戰鬥勝利後,士卒擊鼓慶祝。隨著時間的推移,腰鼓逐漸從軍事用途發展成為當地人民祈求神靈、祝願豐收和慶祝春節的民間舞蹈,從而使腰鼓更具群眾性。但在鼓樂的風格和表演上,繼續保留了部分秦漢將士的英氣。
1981年,人們在毗鄰安塞縣城的延安市梁村鄉王莊村壹處名為“墓崩”的山坡上發現了壹座古墓。其中出土了兩件形制和人物造型相同的腰鼓畫像磚,均為成型後燒制而成。經延安地區文物考古專家鑒定,為宋代創造。畫像磚上塑造的鼓手,腰鼓細,側身,頭向左後方擡起,左腳著地,右腿踏出,雙手高高低低,揮動木槌擊鼓;左邊壹人是鈸門環,用腳跳起來,吸著左腿,看著左邊,雙手放在胸前打鈸。打鼓的人,赤膊上陣,穿著燈籠褲,腰間系著絲帶,飄到前面和底部。特別是鼓手的動作和形象,與今天安塞腰鼓的“立腳踢”第四拍和“前進”第二拍頗為相似。腰鼓畫像磚畫面清晰,造型美觀,生動地展示了宋代陜北腰鼓表演,為研究陜北腰鼓的歷史淵源和發展提供了珍貴而翔實的文物。
65438年至0942年,延安和陜甘寧邊區的新秧歌運動發展了安塞腰鼓這壹古老的民間藝術,成為億萬軍民慶祝勝利和解放的象征。也被稱為“勝利腰鼓”,傳遍了全中國,進入了革命文藝運動的光輝歷史。1951年,安塞腰鼓參加全國民族民間音樂舞蹈表演,安塞馮家營村艾秀山等民間藝人向中國青年藝術團傳授腰鼓技藝。安塞腰鼓在布達佩斯舉行的世界青年學生節演出後,獲得特別獎,蜚聲海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