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可溯周,眉戶曲子的“西京調”,如淒如訴,乃出於灃鎬壹帶人民對寵褒姒而亡國的周幽王的哀怨。(見《戶縣誌》和《陜西地方眉戶曲子音樂》);曲子(眉戶的祖先)即“清曲”,稱謂的早期史證是宋人王灼的《碧雞漫誌》和《朱子語卷》。前書載:“蓋隋以來,今之所謂曲子者漸興,至唐稍盛。今則繁聲淫奏,殆不可數,古歌變為古樂府,古樂府變為今曲子,其本壹也”。後書載:“古樂府是詩中之泛聲,後人怕失那泛聲,逐壹添個實字,遂成長短句,今曲子便是”。可見,古歌變為古樂府,古樂府變為詩,詩變為詞,故曲子產生年代應早於盛唐。“敦煌曲子詞中有壹首神會和尚的《五更轉》”(見《河西開發史研究》288頁),這說明,“詞之樂譜早大量孕育於開、天之間的敦煌曲子詞中”。(見同書88頁)同時也說明今日的“五更”調即從北曲中的河西樂譜中來。據1992年4月彬縣底店鄉前家嘴村馮暉墓葬知,生於唐末、死於五代後周末年的馮暉墓葬內有浮雕42塊,上下兩層拼成了壹個完整的人物造型,***28個人物,刻畫了男女兩組散樂演奏的熱鬧場面,涉及樂器有磬、箜篌、拍板、腰鼓、琵琶、答臘鼓、觱篥笛、蘆笙、排簫、方響(上下兩層)等11種樂器,並產生指揮樂舞的“勾隊”、“放場(下場)”等形式。可見散樂(散曲)在唐末及五代後周末年就有。明代文學家朝邑韓苑洛詩句“戶嫗杜媼猶素歌”中“素歌”即“清曲”,俗稱曲子。陜西周至、戶縣、武功壹帶今日還流傳著“康狀元(康海)演雜劇”、“王學士(九思)唱曲子”之類的叠聞故事。且王九思曲子家班就成立於公元1511年(明正德六年),明代戲劇家李開先曾給予實地指導。可見完整的曲藝形成的曲子形成應為明正德年間。(見《陜西誌》第65卷文化藝術誌第362、377頁)。
眉戶戲是起於陜西的郿、鄠二縣。墨遺萍、王紹猷二位先生的論證更為有力。
“戲”是起於陜西的眉戶二縣。它是“弦索腔”(元曲雜劇)衍流下來的壹支遺脈,這點應當肯定。因為“元曲雜劇”也就是長短句的“曲子戲”;弦弦索(琵琶三弦)為主要樂器,只要研究過元曲的人,都可知道元曲中采取了法曲(道腔)、詞調、蕃曲(連韃靼曲在內)和當時民間的俚曲小調混集而成;而觱篥曲子,主要是發展了後者——俚曲小調。它與河南“打棗桿”(洛陽曲子),大同(山西北部)曲子以及各地壹切“曲子戲”, 可稱為同源異流的“姊妹篇”。按曲子之名,似乎源於隋代的“俗曲”……所謂以長短句出名的“宋詞”,其實也就是曲子……。眉戶曲子即元曲遺脈,究竟創自何時?它的創始,為明代中葉(正德五年)宦官劉瑾被誅以後時,武功康海,鄠縣之王九思,亦以瑾黨失職,寄其抑郁心情於聲歌之中,曾在沜東(藍田西)、鄠(戶縣)、杜(杜陵,長安縣南)壹大片地區,繼北曲余焰,與南曲對峙。史稱:康海坐瑾黨落職,每與王九思等相聚沜東鄠杜間,挾聲伎酣飲,制樂造歌曲,自比俳優,以寄其怫郁,又善搗彈琵琶,後人轉相仿效。這說明了他從民間“聲技”中又創造性的發展了“北曲”易於仿效。眉戶曲子中,無疑義有“轉相仿效”而來的“康王曲”內在的(遺脈)。從“曲苑”中及壹些明人紀載來看,這先後支持北曲余焰的,有汴梁的周憲王,南昌的寧獻王,浙江的何元朗,金陵的史忠、頓仁、陳鐸,蜀、滇二省的楊慎,其次還提到“雲中”(山西大同)之北曲,不詳其支持者為何人。但沜東鄠杜間的康海、王九思,確系支持北曲余焰的壹支勁軍。眉戶曲子戲的形成,和康王創造性的“北曲”,是有壹定脈絡關系的。自然,它在以後發展的歷程中也吸收了“南曲”中的壹些東西,如“羅江怨”等等。(見《陜西傳統劇目說明》陜西省劇目工作室1958.12編,墨遺萍文《談眉戶》)。
戲曲史家賈芝也說:“眉戶曲子”原是由元明的北曲吸收眉縣、戶縣的山歌、牧歌、情歌、兒歌等發展而成的,在搬上舞臺成為獨立的劇種“戲”以前,它是由歌者用三弦等樂器伴奏演唱,並不需要任何動作,所以也叫“眉戶坐唱”。(見《陜西地方眉戶曲子音樂》壹書賈芝寫的文章——《從眉戶曲子所想到的》)
戲劇家王紹猷在《眉戶來源之初步探索》裏也有斷言:“這說明了它從民間聲技中,又創造性發展了北曲,流傳各地。鄠、杜之間,人民轉相傳習,推而廣之。自康王有力的支持北曲之後,這支元曲的余勢,就從俚曲小調上漸漸地發展起來。(見同書王紹猷文《眉戶來源之初步探索》)。
王九思家班,成立於明正德六年(1511),王九思任班主……王九思出資,邀請名師,閉門三年學三弦、彈琵琶,繼承宋代以來的“彈詞”、“賺詞”、“諸官調”,配合民間流行的小曲、小調,制樂度曲,每成壹詞壹曲,必令家班歌伎演唱,自己以琵琶三弦伴奏,引吭高歌(見《陜西地方誌·文化藝術誌第377頁》)
據《武功誌·康海傳》載:康海、王九思扶持周至的戲曲班社——花慶班。 “海從此放行物外,寄情山水,廣蓄優伶,制樂府,協聲容,自抄琵琶創家樂班,人稱康家班社。……與戶縣王九思***創‘康王腔’,扶持周至張予鵬、王蘭卿建張家班,又名花慶班,在歷史上活動長達500多年之久,為重振北曲……建樹了不朽功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