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對全國博物館進行評估,最終明確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河南博物院、陜西 歷史 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等8個博物館為首批中央地方***建博物館。這8個國家級重點博物館均處於中國 歷史 發展和文化 旅遊 的核心地帶,是展現中華文明、反映中國文化價值,並具有壹定國際水準的博物館。
以下就對8個國家級重點博物館之四——河南博物院的40件重要館藏文物(上)進行介紹。
賈湖骨笛出土於距今7800年~9000年的同時期最為豐富的史前聚落遺址河南賈湖遺址,先後出土了30多支用丹頂鶴尺骨制成的骨笛,笛孔有2、5、6、7、8之別,大多數骨笛仍為7孔。實驗證明,賈湖骨笛不僅能夠演奏傳統的五聲或七聲調式的樂曲,而且能夠演奏富含變化音的少數民族或外國樂曲。 賈湖骨笛是我國目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樂器實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樂器,被稱為“中華第壹笛”,它的出土改寫了先秦音樂史乃至整部中國音樂史,具有無可比擬的重要地位和價值。1987年河南省漯河市舞陽縣賈湖遺址M282號墓出土,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這支賈湖骨笛,器形完整,且因石化而晶瑩亮潔,近乎可與美玉爭輝,在目前發現的30多支賈湖骨笛中,這壹遺世精品可遇難求,堪為“中華第壹笛”代表作品,河南博物院九大鎮館之寶之壹,國寶級文物。。
此壺高20厘米,是由造型相同的兩個壺體連為壹體,腹部連接處有壹橢圓形孔相通。壺喇叭口,束徑,鼔腹,小平底,壹側有半環狀器耳。壺為泥質陶,通體施棕紅陶衣,頸部至底部之間繪黑彩橫平行線紋,壹側繪有15條,中繪豎短線;另壹側只繪有14條,在平行線中繪斜豎短線。專家考證,彩陶雙連壺為神聖禮儀之用品,乃民族結盟或重大禮儀活動時部落首領、長者對飲的酒具。是和平、友好、相敬、相親的象征。1972年河南省鄭州市大河村遺址出土,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此壺造型別致,構思新穎,彩繪線條古樸流暢,風格獨特,對研究原始 社會 的生活習俗和制陶藝術有重要價值,極有可能就是交杯酒的鼻祖,被譽為中國古代彩陶之冠,國寶級文物。
此鼎又稱杜嶺二號方鼎,通高87厘米,口長寬61厘米,耳高17厘米,足高25.5厘米,重約64.25公斤。此鼎形制與杜嶺壹號方鼎相同,器身呈鬥形方腹,口沿有凸棱稍平外折,方唇,兩側沿面上有對稱的圓拱形立耳,微微外張,耳的外側面呈凹槽形,凹槽內有三道圓拱形凸棱紋。鼎腹四壁偏上部裝飾帶狀饕餮紋八組,其中四壁中間和四個轉角處各有壹組。1974年出土於河南省鄭州市杜嶺商城遺址,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此鼎形體厚重,紋飾神秘莊重,當屬王室重器,距今已有3400多年的 歷史 ,是最早裝飾饕餮紋與乳釘紋的中國禮器,也是目前人類所能認知的年代最早、體量最大、鑄造最為完美、保存最為完整的青銅重器之壹,國寶級文物。
此罍高24.5厘米、口徑13厘米,整體器壁較薄,斂口,沿外翻,長束頸,折肩,深腹下收,圜底,高圈足。束頸上部外撇弧度較小,下部外撇弧度較大;折肩較寬,肩與器腹交匯處有壹明顯的折線;圈足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較寬,外撇弧度較小,下部分較窄,外撇弧度較大,上下兩部分連接處有壹很窄的折邊。銅罍頸部上端裝飾較緊密的凸弦紋三周;弦紋下等距離裝飾三個龜形圖案,龜形圖案整體象壹烏龜,頭似商周青銅器上常用的蛇頭,背部裝飾壹圓渦紋,四足呈雲紋狀,尖尾;肩部與頸部連接處飾斜角雲雷紋帶壹周;腹部紋飾由上下較窄的雲雷紋帶和中間較寬的獸面紋帶三部分組成,獸面紋帶由三組近似的獸面紋飾組成,獸面的眼、眉、鼻和口皆微凸出器面;圈足上部有相距較寬的凸弦紋兩周,等距離分布的三個十字形鏤孔將兩條弦紋打斷。1955年河南省鄭州市白家莊出土,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此罍腹部範縫痕跡明顯,範線皆穿過三個十字形鏤孔,是研究早期青銅器範鑄邏輯的重要實物資料,是目前已知經過科學發掘出土的時代最早的青銅罍,是商代中、前期不可多得的文物精品,具有極高 歷史 價值、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
此尊通高46.3厘米,口長16.4厘米,足高13.2厘米,蓋高13.4厘米,重16千克,鸮小耳高冠,圓眼寬喙,雙翅並攏,粗壯的兩足與下垂的寬尾構成三個支點。整體以雷紋做襯地,蟬紋、雙頭夔紋、饕餮紋、盤蛇紋等交互使用。喙的表面和胸部飾蟬紋,頸兩側各飾有壹條壹身兩頭的怪夔,兩翅前端各有盤蛇壹條,蛇頭呈三角形,蛇尾向尾部延伸與翅平行。頸後部、蓋面飾饕餮紋,鋬下、尾上有鴟鸮壹只。蓋下邊沿有內折的子口,可與器口相合。器口下內壁有銘文“婦好”二字。1976年河南省安陽市殷墟遺址婦好墓出土,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此尊造型實用、紋飾精巧,紋飾繁復不窮,使人嘆為觀止,生動的造型配以繁縟的紋飾,把豐富的想象力與合理的誇張相結合,蘊含著殷商先民特有的宗教 情感 和審美觀念,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早的壹件鳥形銅尊,堪稱我國古代青銅藝術品中的上乘佳作,國寶級文物。
此器通高36厘米,通長46.5厘米,重8.5公斤,整體呈牛形,帶蓋,短流,扁圓形矮圈足,後接牛首鋬。從整體看,前足為蹄,前視如牛馬,昂首而立;後足為爪,後看似鴟鸮,斂翅挺胸。前部似牛呈立獸狀,頭上有卷曲的犄角,中脊至尾為卷龍紋,後部呈鳥狀,足為兩蹄兩爪,尾部有獸首形扳。周身滿布夔龍紋、鳥紋等神秘動物紋飾,於厚重之中更添華美。器內底及蓋內鑄“後母辛”銘文。1976年河南省安陽市殷墟遺址婦好墓出土,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此器設計巧妙,造型奇特,紋飾精美,牛、鸮合壹的造型充滿想象的張力,瑰偉奇麗,是婦好去世後其子輩專為婦好所鑄的祭奠用器,對於研究商晚期青銅鑄造、禮儀制度、王室傳承等均具有重要價值。
此器通高24厘米,長31.8厘米,圓簋形,侈口,鼓腹,圈足,壹側向上斜伸出寬短流,與流對應的壹側置半環形獸首鋬手。上置器蓋,蓋呈龍首形,龍頭為圓雕,長頸鹿角形雙角,臣字形目,圓突睛,大彎勾形眉,面目祥和。雙角之間向蓋面浮雕出龍身,繞蓋鈕盤旋壹周,長尾內卷,前部伸出雙足,四爪銳利。在此龍外圍又浮雕2龍,繞蓋半周。3條巨龍張口舞爪,盤繞於蓋面,顯示出匠人的豐富想象力和高超的藝術水平。1997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太清宮鎮長子口墓出土,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此觥造型奇特,極為罕見,圓雕、高浮雕和淺浮雕相結合,裝飾手法純熟靈巧,是西周早期較為獨特的作品,其銘文“長子口”說明了墓主人的身份,對研究長氏與商、周王朝的關系、中原文化與東夷文化的關系有著重要的價值,國寶級文物。
此像高5厘米,寬2.5厘米,厚2.8厘米,從正面看為壹“虎首人身”形象,人物造型呈跽坐狀,虎首高昂,大口暴張,牙齒清晰,上下各七齒,上邊齒呈倒鉤狀,小鼻,雙鼻孔,長圓形雙目,虎視眈眈,半圓形雙耳。虎頭以下為人身形狀,體向前傾,跽坐,雙手扶膝,五指向下,未露足趾似著鞋,身著衣。從反面看,整個背面(人物的背部)呈鴟鸮形,鸮呈蹲立狀,虎之雙耳為鸮耳,耳後傾,大勾鼻,圓目突睛,喙下壹圓孔。人背作鸮身,人之胳膊作雙翼,人之雙足作鸮足,昂首挺胸,怒視前方。1997年出土於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太清宮長子口墓,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此像體型很小,能在其上惟妙惟肖地表現出虎首、人身、立鸮三種形象本已難得,加之三種形象完美地結合在壹起,使整體造型流暢協調,絲毫沒有突兀感就更屬罕見,此器在造型、雕工、創意等方面均屬商周圓雕玉人中的傑作,對研究殷周之際的 歷史 具有重要意義。
此件骨排簫上端平齊,下部由短到長傾斜,由長短遞減的13根禽類腿骨骨管組成,最長管32.7厘米,最短管11.8厘米,造型輕靈。其編管規範、選材精細、制作精良。吹奏時,應左右手各執於壹邊,低音(長管)在左,高音(短管)在右。骨排簫的吹孔,多數為敞開的圓孔,吹奏者可根據吹口的角度和力度對樂器的音高、音色和音量進行調整;左右平移吹出音階式旋律。1997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太清宮長子口墓出土,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這件骨排簫是鹿邑太清宮長子口墓出土四件骨排簫中保存最為完好、骨管數目最多、最為精致的壹件,距今3000多年,是迄今發現的中國最早的骨質排簫,填補了我國排簫只有甲骨文記載而無實物的空白,國寶級文物。
此簋通高16.5厘米,口徑17厘米,圓形敞口,斜方唇,短頸內束,淺腹,腹外鼓且略下垂,腹部壹對龍首形耳,耳上端位於頸部,下端位於下腹部,耳下垂珥,矮圈足略外撇,內附接壹喇叭形支座。頸部飾兩組***八個以細雷紋為地紋的夔龍紋,每組的四個夔龍紋各以壹浮雕獸首為中心,分列兩側,位於同壹側的夔龍紋前後相從,皆面相獸首。簋內底部鑄有8行***74字銘文,銘文表明作器者是柞伯。柞伯簋造型別致,敞口、卷沿、束頸、垂腹、斜直矮圈足並配以喇叭形支座的造型,在目前已發現的商周銅簋中絕無僅有。1993年出土於河南省平頂山應國墓地242號墓,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此簋制作精細,裝飾紋樣布局合理,對稱莊重,線條自然流暢,輕盈飄逸。銘文是壹篇十分優秀的記敘文,記錄了周康王在周都舉行大射禮的過程,字體秀麗而,布局緊湊卻,堪稱早期書法珍品,為研究我國古代的射禮制度提供了十分珍貴的資料。
此盉通高25.2厘米,長31.8厘米,以鴨腹為器身,背部開口,上面加蓋,腹下鑄柱狀足,鴨首當流,鴨尾作鋬,鋬上站立壹小銅人,以其手足將器身與器蓋巧妙地連為壹體。蓋沿與口下飾長尾鳳鳥紋壹周。蓋內有陰刻銘文43字,筆畫均勻,字跡清晰。銘文記述應國使者“匍”到氐這個地方探訪邢國的國君邢公,邢公派壹名叫的官員會見了他,並贈送給他壹些禮物,後來匍用邢公所賜的銅做了這件盉,以作紀念。之所以設計為鴨形事出有因,它是根據西周嚴格的等級制度所制造,像匍這種卿大夫壹級的貴族,只能用鴨、鵝之類造型的器物。1988年河南省平頂山市應國墓地出土,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此盉構思巧妙,造型優美,極富想象力,整體設計精巧別致,匠心獨運,銘文印證了古文獻中應國和邢國存在的真實性,堪稱是壹部中國早期的外交史,是壹件將藝術之美與生活之美完善結合的絕妙佳作,令人嘆為觀止,蘊含著藝術氛圍,是研究西周時期禮儀制度的實物資料,國寶級文物。
父乙角***出土兩件,西周早期,此件高29厘米,口長20.3厘米、寬9.8厘米,上有蓋,蓋頂有脊,脊的中部有橋形鈕。器口呈橄欖形,頸部收斂,腹壁微鼓,壹側有首狀,圜底,三棱錐狀足。蓋與器身飾以雷紋襯底的饕餮紋與蕉葉,蓋內與器身壁對銘12字:“晨肇貯用作父寶尊彜冊”。作為酒器中的壹員,傳世和出土的青銅角數量很少,且由於青銅角流行的時間短,僅見於商末周初,出土器物較小。1986年河南省信陽市浉河區獅河港出土,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此器通體烏黑發亮,黑漆古狀,觀賞效果極佳,造型獨特、紋飾精美,銘文清晰,具有重要的 歷史 價值,是目前已知角器中尺寸最大、紋飾最美、銘文較多的角,被專家譽為“西周第壹角”,是壹件不可多得的藝術佳作。
此劍身長20厘米、莖長13厘米,劍身插在精心制作的牛皮鞘內,劍外有絲織品包裹的痕跡,劍柄是由和田青玉制成,仿佛壹株破土而出的竹子,竹節分明,玉質細膩,溫潤光滑。劍柄中空,裏面插有銅制的芯,連接劍身和劍柄。經過專家研究,鐵劍是壹塊煉滲碳鋼,而煉滲碳鋼就是由塊煉鐵經過長時間滲碳,反復鍛打而成,所鑄器物也因此更銳利、堅韌。1991年出土於河南省三門峽市上村嶺虢國墓地M2001號虢季墓,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此劍制作精美,集鐵、銅、玉三種材質於壹體,是中國考古發掘中出土的時代最早的壹件人工冶鐵制品,距今已有2800年,將中國人工冶鐵的年代提前了近兩個世紀,因此被譽為“中華第壹劍”,河南博物院九大鎮館之寶之壹,國寶級文物。
綴玉瞑目,也稱綴玉面罩,由印堂1枚、眉2枚、目2枚、耳2枚、腮2枚、胡須2枚、鼻1枚、口1枚、下顎1枚,***14枚形同五官的玉片合成五官七竅。組成綴玉瞑目的這些玉片除象征下顎的玉璜之外,絕大多數是用其他舊玉器改制而成的,部分玉片改制時還精心保留著原玉器的局部紋樣。綴玉片皆由新疆和田青玉制成,少數尚可看出原淺冰青色或深冰青色,但是由於墓內填土或積水的長期侵蝕,絕大多數因受沁,致使或全部或局部呈黃白色、灰白色或土黃色。1990年河南省三門峽市上村嶺虢國墓地2001號虢季墓出土,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這套綴玉瞑目保存完好,***有58片玉器組成,是目前在西周時期墓葬發掘中所能見到的結構最為完整、形制最為規範、工藝最為考究的綴玉瞑目,為我們探討西周時期的殮玉制度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對研究我國的玉文化有著極為重要的價值,國寶級文物。
這套組玉佩通長約87厘米,由七件大小遞增的玉璜由上到下,由小到大依次遞增,各璜之間以左右對稱的雙排兩行瑪瑙與琉璃串珠連綴而成。上部由壹件人龍合紋玉佩、18件玉管與分別兩行12組的103顆紅瑪瑙珠相間串聯而成;下部由七件自上而下大小依次遞增的玉璜與縱向排列成雙排四行相互對稱的20件紅色圓形瑪瑙管、117顆紅色瑪瑙管形珠、108顆淺藍色菱形料珠相間串聯而成。這種大型的組玉佩在中國考古發現中也不多見,為研究中國古代玉器的種類、用料、工藝和古代的禮玉制度都提供了寶貴的資料。1991年出土於河南省三門峽市上村嶺虢國墓地M2001號虢季墓,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這套組玉佩結構復雜、組合規整、飾紋精湛,是虢國君主虢季身份地位的標誌和象征,代表著西周貴族的佩玉風格,是西周時期玉佩的典型的代表,是目前所能見到的周代組玉佩中形制與聯綴方式最為規範完備的壹組,充分反映西周時期的佩玉制度,也體現了中國古代制玉的高超工藝水平,國寶級文物。
此壺通高117厘米,口長30.5厘米,口寬24.9厘米,壺身的紋飾為淺浮雕並有陰線刻鏤的龍、鳳紋飾,其腹部攀附著幾條蜿蜒飛動的應龍,正緩緩向上移動。有的是以鳥獸合體的形式表現,虬屈蟠繞,布滿壺體。壺頸部四面均有龍形耳,兩正側面作回首反顧的龍形構成銅壺的雙耳,有花冠形角,體積較大較長,冠與身軀均有鏤空的精美花紋。壺腹下部四角又有附飾的有翼小龍,獸角翻卷,角端如花朵形,作回首向上攀附之狀。圈足下有兩條勾首顧盼的龍,身作鱗紋,弓身卷尾,頭轉向外側,咋舌,有枝形角。承托壺身的龍與壺體上所附飾的龍、獸向上攀緣的動勢,相互應和,在視覺上給人以壺身輕盈的動感。1923年於河南省鄭州新鄭市李家樓出土,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此壺紋飾構圖極為復雜,設計非常奇妙,鑄造技藝卓越精湛,反映了春秋大變革時期的時代風貌,同時也展現了春秋時期鄭國工業 科技 水平特別是青銅鑄造水平在當時獨領風騷的壹面,是全國已出土青銅器的稀世珍寶,國寶級文物。
此器身為長方形,通高28.8厘米,通長131厘米,通寬67.6厘米,重94.2公斤。銅禁整體由三層粗細不同的銅梗相互套結,纖細精致,似焊無焊縫,似鉚無鉚痕,通體鏤空透雕雲紋。禁為承置酒器的案,銅禁四周以透雕的多層雲紋做裝飾,通透性較好,似天空飄浮的朵朵白雲,禁身的上部攀附著12條龍形異獸,它們凹腰卷尾,探首吐舌,面向禁的中心,形成群龍拱衛的場面,另外有十二只異獸蹲於“禁”下為足。其器身由粗細不同的銅梗支撐,這些銅梗***分5層,最內較粗的壹層是梁架。每根梁架兩側伸出多處支梗,猶如古代建築上的鬥拱。1978年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下寺楚墓出土,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雲紋銅禁整體用失蠟法(熔模工藝)鑄就,工藝精湛復雜,令人嘆為觀止,堪稱禁類青銅器中的精品,雲紋銅禁的出土將中國失蠟法鑄造工藝的 歷史 向前推進1100年,是我國迄今發現用失蠟法鑄造的時代最早的銅器,國寶級文物。
王孫誥編鐘壹組26件,最大的壹枚重152.8公斤,最小的重2.8公斤,形制相同,大小依次遞減。鐘身呈合瓦狀,舞中有柱形甬,甬下部有環帶形旋及長方形斡。鐘腔正背兩面***有柱形枚36個,口為弧形,內壁口邊有調音所致的銼磨痕跡。這套編鐘是王子午的兒子王孫誥為其父親所鑄造的禮樂之器,其充分體現了作為楚國皇室的威嚴、古樸、輝煌、凝重之大氣。1978年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下寺楚墓出土,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這套編鐘鑄銘17篇,長達117字,是目前所見的春秋時期數量最多、規模最大、音域最寬,音律較準、保存較好的壹套青銅打擊樂器,比湖北曾國墓中的編鐘要早壹百多年,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與藝術魅力,是研究中國音樂史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國寶級文物。
此鼎通高62厘米,口徑62厘米,匕長63厘米,為淅川下寺楚墓2號墓出土的7件列鼎之壹。此鼎侈口,立耳外撇,束腰,鼓腹,平底,獸首蹄足,器身有六條怪獸,昂首卷尾,攀緣附壁,器表裝飾淺浮雕蟠螭紋、竊曲紋和垂麟紋。器內壁及底部有銘文14行84字,大意為:王子午自鑄銅鼎,以祭先祖文王和進行盟誓。我施人民以德政,因而受到尊重,望子孫後代以我為準繩。“王子午”即文獻所載楚莊王之子,字子楚,楚康王時為令尹。1978年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下寺楚墓2號墓出土,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此器造型精美合度,氣宇軒昂,其剛健挺拔的姿態,繁縟生動的裝飾,反映出楚文化特有的藝術之風,是已知春秋中晚期最具有楚國風格的典型銅鼎,六條怪獸采用失蠟法鑄造而成,具有很高的藝術與科學價值,鼎內鳥篆銘文,書體纖秀雋美,有明確的人名和紀年,為研究楚國 歷史 文化提供了極為寶貴的實物資料。
此壺通高79.2厘米,頸、肩、圈足飾蟠虺紋和雲雷紋。頸部附龍須雙耳。蓋飾鏤空夔龍。從口沿到底座的整體線條收放自如,龍耳方壺整體造型魁偉氣派,壺蓋飾鏤空夔龍紋,頸部鑄接雙龍耳、下有雙虎俯伏承托全器,形象生動怪異,使莊嚴的器形蘊含著生機和旋律感。1978年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下寺楚墓出土,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此壺造型奇特,形體雄偉,與鄭公大墓的蓮鶴方壺壹起,壹南壹北,堪稱春秋方壺的絕代雙驕,此壺將楚人的極盡巧思彰顯的淋漓盡致,堪稱精品,是楚國青銅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