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會優秀說課稿範文(精選5篇)
作為壹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說課稿準備工作,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麽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麽寫的嗎?以下是我整理的中班社會優秀說課稿範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壹起來看看吧。
中班社會優秀說課稿1
壹、說教材
在生活中,等待是不可避免的,學會等待也是遵守規則建立秩序的必要條件。據平時對幼兒的觀察,發現中班孩子在等待時往往表現得不夠耐心,經常出現吵鬧、遊離於活動之外等現象。於是,我們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從幼兒園的壹日活動著手,從傾聽等待、排隊等待、合理安排等待時間三個方面設計了社會活動“學會等待”,旨在從小培養幼兒耐心等待的好習慣,增強幼兒文明意識。
二、說目標:
根據教材內容,我制定了以下三個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理解等待的意義。
2、通過交流討論,探討等待的多種方式。
3、逐步養成安靜有序等待的好習慣。
三、說準備:
根據活動內容和目標,我準備了以下這些來完成我的活動:
卡通小鬧鐘、時鐘音樂、等待標誌、情境圖,視頻
四、說教法: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通過《綱要》,我以幼兒為主體,以小鬧鐘為主線貫穿活動始終。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從幼兒園的壹日活動著手,從傾聽等待、排隊等待、合理安排等待時間三個方面來完成活動目標。通過交流討論,逐步讓幼兒養成安靜有序等待的好習慣。
五、說學法:
幼兒在學習有序等待的活動中,通過視頻,幼兒對生活常規的秩序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認識。他們會自己判斷怎樣有序的完成各項生活常規才是對的。幼兒在活動中再次洗手時,就知道如何有序等待才是不會出現擁擠現象。還有在餐後活動和離園活動時應該如何做才是有序的。
六、說過程
整個活動通過導入激法興趣、觀察理解、探討方法、遵守常規等來進行活動。
首先我以出示小鬧鐘引起幼兒興趣,讓幼兒對活動的時間有了個概念。
接著我讓幼兒說說上課時應該有那些等待的常規,讓幼兒自己體會,自己遵守常規。
再接著通過視頻,讓幼兒清楚大家餐前餐後都是如何做的,那樣做對不對,為什麽?然後讓幼兒說說,平時餐前餐後離園時應該怎樣耐心等待才是妥當的。
活動最後讓幼兒想想哪些地方也要耐心等待的,讓幼兒知道任何活動都是要有秩序,要想有好的秩序,必須要學會耐心等待。這時已經把活動的教育目的達成。結尾用壹個舞蹈結束。這樣做為的是放松幼兒身體,緩解上課帶來的疲勞。
七、教學亮點:
在中班進行有效的秩序教育十分必要。如何搭建適宜的支架,使幼兒變被動為主動,進而去自覺地理解、接納並遵守相應的規則呢?我進行了大膽的嘗試,使幼兒在回憶經驗、交流討論、觀看視頻等過程中理解了等待的意義。
本次活動體現了兩個特點:
1、以“小鬧鐘”為主線,串聯活動過程。
壹個小鬧鐘貫穿於整個活動過程,不同時段配上海頓的經典樂曲《切分時鐘》,幼兒學著小鬧鐘的鐘擺隨樂起舞,充分體現了玩中學帶來的快樂。孩子們在動靜交替、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等待的方式。
2、以“兒歌”作總結,凸顯活動目標。
活動中,每個環節的提問,都能激發幼兒的經驗回憶,少了教師的機械講授,多了壹些輕松與自然。同時,老師還適時地加入兒歌進行總結,瑯瑯上口的兒歌生動地概括了等待時需要懂得的秩序,讓抽象的規則變得易於理解、便於記憶。
中班社會優秀說課稿2壹、說教材:
我選擇的活動是《麻雀媽媽》,它是屬於社會領域範疇,幼兒社會教育是指以發展幼兒的社會性為目標,以增進幼兒的社會認知,激發幼兒的社會情感,培養幼兒的社會行為為主要內容的教育。再從中班幼兒社會教育的目標看:使幼兒初步了解自己的與他人的情緒,初步學會同情和關心他人。我選擇這壹活動主要是考慮現在獨生子女普遍缺乏同情心和關心他人的情感意識,在他們的生活中,只有父母和長輩對他們的關心和照顧,他們很少會想到要去關心和愛自己的父母。所以我以此作為活動設計的依據,想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父母是如何關心,照顧自己的基礎上,激發幼兒愛父母的情感。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初步懂得爸爸媽媽為了我們的成長很辛苦,我們要愛爸爸媽媽。
2、激發幼兒愛父母的感情。
重點、難點:讓幼兒初步了解父母的基礎上,激發幼兒愛父母的感情。
二、說教法:
為了增強本次活動的效果。提高幼兒學習興趣,活動第壹環節,我以木偶熊貓記者的情境表演引出課題,使幼兒迅速地集中起來、並將問題自然地呈現在幼兒面前,使幼兒主動討論的積極性,為第二個環節作鋪墊,然後在第二個環節中我設計幼兒拿出照片互相說壹說在妳小時侯父母是如何關心,照顧自己的。讓每個幼兒有大膽講述的機會,這裏我考慮讓每個幼兒都真正參與到討論,而不局限於部分幼兒參與,這壹環節主要是為了突破重點和難點,實現本次活動的目標,因為社會情感是社會發展的動力因素,只有讓幼兒有壹定的社會認知,幼兒的社會情感就能深化,有了社會情感,社會認知才能轉化為社會行為,那麽這種行為需要在日常的各項活動中逐步加入深化。最後我還是壹熊貓記者的身份結束遊戲。
三、說幼兒學法:
在本次活動中,幼兒主要以形象直觀的演示教具,淺顯易懂的兒歌形式,通過移情法讓幼兒結合自己的親身經驗進行講述。在講述中,使幼兒逐步了解父母對自己的關心和照顧,激發幼兒愛父母的情感。
教案:麻雀媽媽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初步懂得爸爸媽媽為了我們的成長很辛苦,我們要愛爸爸媽媽。
2、激發幼兒愛父母的情感。
活動準備:木偶熊貓壹個,麻雀媽媽,幼兒自己小時侯的照片
活動過程:
壹、以熊貓記者的采訪形式引出課題。
(1)出示熊貓木偶,把幼兒帶入情景之中。
小朋友們好!我是熊貓記者,今天我要到森林裏去采訪。咦!我怎麽聽到有哭聲呀?
(2)請幼兒看“麻雀媽媽”熊貓記者問:“麻雀媽媽。妳為什麽怎麽傷心呀?”唉!我真的很傷心,妳聽我慢慢地說吧(麻雀媽媽念兒歌)
二、以熊貓記者的口吻。調動幼兒討論的積極性。
提問:(1)小朋友,妳們說說麻雀媽媽為什麽傷心?
(2)麻雀媽媽為了小麻雀的成長做了哪些事?
(3)小麻雀長大以後又是怎樣對待媽媽的?
(4)教師與幼兒***同小結。麻雀媽媽為了小麻雀的成長很辛苦。可是,小麻雀長大後卻再也不回來看媽媽,小麻雀這樣是不對的。
那麽,我們小朋友小的時候也像小麻雀壹樣,自己不會吃飯,不會穿衣,不會走路,那麽妳們是怎樣長大的?
三、激發幼兒關心媽媽的情感。
(1)引導幼兒看照片,互相述說父母是如何關心、照顧自己的?
(2)爸爸媽媽這樣關心我們,我們長大後應該怎樣對待爸爸媽媽呢?
四、以熊貓記者的口吻 小結。
小朋友討論得太好了,我也懂得了爸爸媽媽為了我們的成長很辛苦,我也要愛爸爸媽媽,我壹定要找到小麻雀,把小朋友的話告訴它,等它改正了以後,我再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小朋友,好嗎?再見。
中班社會優秀說課稿3此活動的選材來源於生活,筷子是幼兒比較熟悉的壹種餐具,他們基本上每天都能看到,用筷子進食是我國的壹大特點。
常言道,心靈手巧。使用筷子是手的精細協調動作。用筷子夾食物時,不僅是5個手指的活動,腕、肩及肘關節也要同時參與。從大腦各區分工情況來看,控制手和面部肌肉活動的區域要比其它肌肉運動區域大得多,肌肉活動時刺激了腦細胞,有助於大腦的發育。可見,及早進行手的活動功能訓練壹方面可以讓幼兒享受用筷子進餐的樂趣,另壹方面對幼兒的智力發育也有好處。中班幼兒的小肌肉不斷的發展,可以掌握多種動作技能,而且會比較協調。但班裏大部分幼兒不會使用筷子吃飯。因此,我選擇此教材讓幼兒在遊戲練習中學會使用筷子,並體驗其中的樂趣。
二、教學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為依據,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壹面,目標為:
1、了解筷子的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國人的發明創造。
2、鍛煉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協調性。
3、嘗試用筷子進行各種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根據活動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和難點定位於:使用筷子進行各種活動。為此,我作了以下的準備:幼兒人手壹雙筷子、壹只碟子;每組壹只托盤,內放煮熟的五香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賣湯圓》音樂磁帶和錄音機。
三、教學方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本次活動中,我還采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采用的教法有:
1、示範法:使用筷子需要掌握動作要領,通過教師準確的示範動作讓幼兒掌握學習內容和基本動作技能。
2、操作探究法:它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次活動安排了三次操作活動。第壹次是引起興趣後第壹次操作,主要是練習筷子的正確使用方法。此時不必強求孩子壹定要按照自己用筷子的姿勢,幼兒拿筷子的姿勢有個逐漸改進的過程,學會主要動作要領就可以。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拿筷子的姿勢會越來越準確。第二次操作是實踐活動,通過品嘗食物進壹步練習和鞏固筷子的使用方法。第三次操作,主要是嘗試使用筷子進行各種活動,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並體驗其中的樂趣。
3、遊戲法:中班幼兒處於遊戲的高峰時期,好動是他們這壹年齡段的'突出特點。因此,我設計了“筷子舞”“搭建筷子”等壹些遊戲,讓幼兒充分體驗筷子帶來的樂趣。
說學法:
1、操作嘗試法:陶行知先生說過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第壹次操作活動中我就引導幼兒練習筷子的使用方法,在這壹過程中幼兒通過對教師示範的觀察進行練習,他們不壹定會使用的很正確,那也不要緊,在第二次的實踐活動中,幼兒通過品嘗,強化了筷子的使用方法,教師適時的個別指導,就鞏固了練習方法。在嘗試筷子進行各種活動時,孩子們通過使用筷子打擊節奏、搭建遊戲等活動中,他們的創造思維得到了發展。
四、教學過程:
我采用了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序,活動流程為:
導入活動——學習筷子使用方法——練習筷子的實踐活動——筷子遊戲
1、導入活動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活動壹開始我就采用謎語引起幼兒對筷子的興趣,“姐妹雙雙壹樣長,壹起工作壹起忙,冷冷熱熱都經過,酸甜苦辣壹起嘗。”這個謎語形象的講述了筷子的外型特點和用途。在孩子們興趣勃勃的猜出謎語後,教師出示筷子,簡單介紹它的來源和用途,激發幼兒操作筷子的欲望,為下壹環節打下基礎,並落實了第壹個目標。
2、學習活動。
筷子的使用方法有壹定的標準,因此,我在幼兒第壹次練習前,先示範講解使用筷子的動作要領,再讓幼兒練習自由練習。第二次的學習,我配上了音樂,讓孩子在輕松快樂的氛圍裏練習並攏筷子撥飯、張開筷子夾菜等動作。
3、實踐活動。
學習筷子的目的在於在實踐活動中的運用,在這環節裏我為幼兒提供了豆類食品,讓他們通過品嘗鍛煉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協調性,落實了第二個目標,在音樂中,孩子們無拘無束的使用筷子,邊吃邊和同伴交流,教師巡回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幼兒。最後是小結使用筷子的好處。
4、遊戲活動。
《綱要》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系,相互滲透,註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因此,在幼兒使用筷子品嘗活動即將結束時,教師隨音樂用筷子敲出歡快的節奏,吸引幼兒壹起來打擊節奏樂。這個遊戲活動滲透了藝術活動,在幼兒跳完節奏舞後,教師提問:“筷子還可以怎麽玩?”這個問題的設計為幼兒提供了創造發揮的空間,在這環節中幼兒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遊戲活動。
五、活動評價
縱觀整個活動,各環節緊密相連,相互滲透,所有環節都是圍繞“筷子”來進行。本次活動,在教學內容的組織上體現了“整合”的設計思想,有效貫徹了《綱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我相信,通過這個活動,能讓幼兒真正體驗在活動中享受使用筷子的樂趣。
中班社會優秀說課稿4壹、說教材
1、教材內容分析:這是中班主題活動《我搬家了》中的壹節社會活動。《不壹樣的房子》這個故事具有奇妙別致的想象,把小松鼠的粗心和烏龜的樸實、善良塑造的活靈活現,讓幼兒感受到其中的幽默。此活動故事情節簡單,充滿童趣,形象鮮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兒學習興趣,且遊戲融入教學活動過程中,符合幼兒的年齡和現有經驗。
2、本班幼兒現狀分析:我們班幼兒的思維方式仍帶有直覺行動性,還需要依靠動作、探索去發現事物的特征。
3、目標定位:幼兒聽故事,可以懂得壹些道理,此外,通過故事教學,還能增長幼兒知識,發展智力,使幼兒獲得美感,提高審美能力。因此特制定以下幾個活動目標:
(1)知道故事中動態的場景變化與故事內容之間的關系。
(2)增加對各種房子的了解。
(3)養成做事情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4、活動重點、難點:本節課的重點是引導幼兒辨別大自然中的聲音,理解故事情節,理解小松鼠的房子會動的原因。難點是體驗朋友之間友好的情感。
5、活動準備:為了使活動的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協調統壹,寓教育於生活情境、遊戲中,特作以下準備:故事課件、各種房屋課件。
二、說教法
新《綱要》明確提出了:"創設壹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的環境,支持促進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讓幼兒想說、敢說。"在活動中,我本著讓幼兒成為學習主體的原則,采用了以下教法:
1、視聽講結合法:根據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占主要地位的特點,以及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而采用的,“視”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細致地觀察課件,“聽”就是教師的語言啟發、引導、暗示和示範,“講”就是幼兒的講述,包括分組講,自由結伴講,這樣可以更好地滿足每個幼兒想說的願望,視聽講結合法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處於積極的學習狀態中。
2、分段講述法:在幼兒自由探索獲取知識的同時,利用教學課件進行分段講述的方法,由於這篇故事描寫了四個不同的場景,完整教學不利於幼兒的記憶,分句又會破壞故事的完整性,所以運用分段講述法,每壹段設計幾種不同形式的提問,使幼兒熟悉理解故事中的語句。
以上兩種方法交替使用,互相補充,使語言與藝術極和諧的融為壹體。
三、說學法
遵循“幼兒是通過自由觀察,積極探索進行學習的。”這壹認知發展規律,為了給今後獨立學習,獨立思考奠定基礎,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煉了能力,更升華了情感。
本次活動結合目標采用的方法有:
1、多種感官參與法:在活動中通過眼看(觀察)耳聽(傾聽、)腦想(想象)學壹學、說壹說(嘗試)等多種方法來獲得知識體驗,重點是引導幼兒註意傾聽,大膽表述,在欣賞故事中借助於多媒體課件生動活潑的畫面,聲情並茂的解說,刺激幼兒的各種感官,激發幼兒想說的願望,然後利用各種教學方法給幼兒提供表達的機會,讓幼兒敢說、想說。多感官參與的活動給幼兒創造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留下了更為深刻的印象。
2、探索仿編法:新《綱要》指出:“幼兒語言學習是開放而平等的學習”教師和幼兒是構造學習和交流過程的***同體,因此,我為幼兒創造了支持性的語言教育環境,支持幼兒在活動中擴展語言經驗。我在引導幼兒進行仿編童話的同時,提供了各種圖片以引起幼兒的思考,讓幼兒在探索中自主的學習,突破難點。
四、說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第壹環節)
活動開始部分,教師以:“小松鼠建了壹座會動的房子,這事怎麽回事呢?”我以這樣的形式導入,目的是激發幼兒興趣,帶著疑問聽故事。
2、組織教學,學習重點(第二環節)
這壹環節是讓幼兒理解掌握故事內容,也是完成教學重點的主要環節,可分為三個小部分:
(1)視聽結合,整體感知
通過觀看電腦課件,幼兒園完整欣賞故事,使他們對故事內容有初步的印象。
設計提問:會動的房子到底是怎麽壹回事?
(2)壹問壹答,緊扣重點
幼兒分片段觀看,教師根據故事內容進行提問,啟發引導,幫助幼兒具體感知,理解故事內容。
設計提問:小松鼠在哪裏造了房子?房子造好了發生了什麽事?小松鼠分別看到了哪些景物?接著,引導幼兒討論:假如妳是小松鼠,發現自己把房子建在了烏龜的背上,妳會怎麽想?怎麽說?
3、請幼兒說說,烏龜還會帶松鼠去哪呢?他們還會聽到什麽聲音?
4、結合課件,請幼兒欣賞不同類型的房子。
最後,結束部分
然後組織幼兒討論:小朋友,妳能象故事中的小松鼠學習嗎?為什麽?接著,對幼兒進行行為教育,教育幼兒改掉粗心的毛病,養成無論做什麽事情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中班社會優秀說課稿5壹、說設計意圖
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節奏的加快,城市中的家長們往往忙於加班、應酬,孩子在家的獨處時間越來越多,而孩子獨處的過程又與幼兒的安全息息相關。新《綱要》中明確指出: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進行安全營養和保育,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因此,設計此活動,力求通過與幼兒生活密切的相關點,在懂得壹些安全常識的同時,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為依據,此活動的目標是:
1、培養幼兒的勇敢精神,激發其自信心。
2、提高幼兒在危急時刻的自我保護能力。
3、引導幼兒了解獨自在家時的自我保護方法,能運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根據活動目標,我們把重點定位於:提高幼兒在危急時刻的自我保護能力,了解獨自在家時的自我保護方法,活動難點是能運用完整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培養勇敢精神,激發其自信心。
三、說活動準備
為順利完成以上目標,為此,我們做了如下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
詢問家長,了解幼兒獨自在家時的情況。
2、材料準備:
多媒體課件:情景表演“獨自在家時”(內容是設計的短小情節)
四、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因此,本活動采用的教學法有:
1、采用直觀法:以多媒體課件直接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能使活動生動活潑。
2、采用提問法:在活動中教師適當的提出問題,有助於幼兒的思維,啟發學習,有利幼兒獲得新的知識和發展智力。
3、采用交流討論法:皮亞傑指出:兒童是具有主動性的,他的活潑受興趣和需要的支配,通過直觀法這時讓幼兒交流討論是個很好的時機。
4、采用遊戲法: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本活動最後壹個環節中,我就引導幼兒扮演故事中獨自在家的孩子,***同體驗合作的快樂,我在幼兒旁邊利用孩子在表演的過程中不理解的進行引導或表演好進行表揚。
五、說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煉了能力更升化情感,本活動幼兒采用的學法有:
1、直觀法:讓幼兒通過觀看多媒體情景表演直接獲得印象。
2、討論談話法:是讓幼兒在討論談話中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充分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同時也讓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發展。
3、遊戲體驗法:心理學家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采用遊戲體驗法,是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加深理解所學的知識。
六、說活動過程
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知識掌握程度為由,我這樣開展活動過程,談話導入——出示多媒體課件,激發興趣——自由探索討論——遊戲體驗。
1、談話導入:
壹開始我就與幼兒談話:亮亮是住在李老師隔壁的壹個小姑娘,最近她的爸爸出差了,媽媽是醫生,晚上要去醫院值班,讓亮亮壹個人在家,亮亮壹個人在家都做了些什麽呢?李老師帶來了亮亮自拍的錄象,小朋友想不想看?激發幼兒的學習欲望。
2、出示多媒體課件,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出示多媒體課件(內容是設計表現獨自在家時的小情節),引起幼兒的興趣,讓幼兒觀看課件內容的過程中,教師提問:亮亮在幹什麽?將幼兒的註意力集中到活動中來。
3、自由探索討論
根據幼兒好奇心強的特點,讓幼兒觀看課件後,在這環節中,我作為引導者、合作這、支持者,幫助幼兒運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幼兒動腦筋想壹想,看壹看,說壹說,亮亮在家為預防大灰狼都做了什麽準備?當她聽到“滴答滴答”的聲音時她又是怎麽做的?亮亮是不是壹個勇敢的孩子?
小朋友有沒有獨自在家呆過?獨自在家時感受如何?妳認為自己勇敢嗎?
互相討論壹下,獨自在家時可以幹什麽?討論後請部分孩子在集體面前進行交流。
幼兒分組討論如果有陌生人敲門、有電話找爸爸媽媽、突然停電的情況發生時該怎麽辦?教師巡回指導了解情況,請每組2—3名幼兒總結交流,師幼***同為獨自在家時出點子想辦法,引導幼兒了解獨自在家時的保護方法。
(四)遊戲體驗法:
幼兒分組大膽創編“獨自在家”的情景表演,教師可以適當參與扮演陌生人。這時,老師給做的好的幼兒及時表揚,能讓每個幼兒都在遊戲中找到快樂,這樣不僅能使幼兒真正掌握知識,也能讓幼兒親身體驗獨自在家的感覺,培養幼兒的勇敢精神。
(五)家園同步
活動結束後,要求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為幼兒獨自在家創造適宜條件,讓幼兒親身體驗獨自在家的感覺,並將幼兒的表現記錄下來帶到幼兒園進行展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