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迪絲·琵雅芙(EdithPiaf,1915年12月19日——1963年10月11日),是法國最著名也是最受愛戴的女歌手之壹。
她的作品多是其悲劇壹生的寫照,最著名的歌曲包括《玫瑰人生》(LaVieenRose,1945年)《愛的禮贊》(HymneàL'Amour,1949年),《我的老爺》(Milord,1959年)和《我無怨無悔》(Non,jeneregretterien,1960年)。
中年以後,琵雅芙因為車禍,染上註射嗎啡來止痛和酗酒。1963年10月11日,琵雅芙因肝癌死於格拉斯,終年48歲。
法蘭西***和國為她舉行了國葬,使她成為國家的標誌。
法國人親切地稱伊迪絲·琵雅芙為“小姑娘”(LaM_me),2007年上映的電影《玫瑰人生》(LaVieenRose)則反映了她悲劇而傳奇的壹生。
中文名:伊迪絲·琵雅芙
外文名:EdithPiaf
別名:伊迪特·皮亞芙
國籍:法國
民族:法蘭西
出生地:巴黎貝爾維爾
出生日期:1915年12月19日
逝世日期:1963年10月11日
職業:歌手,演員
信仰:東正教
主要成就:香頌女王
代表作品:《LesMmesdelacloche》Monmanègeàmoi
著名歌曲:《愛的禮贊》,《我無怨無悔》
拍過的電影:《Bobino》
傳記:《玫瑰人生》
活躍年份:1935年—1963年
愛好:唱歌
特長:唱歌,表演
性別:女
死亡原因:肝癌
星座:射手座
昵稱:小麻雀
終年:48歲
早年經歷
盡管已經存在許多關於伊迪絲·琵雅芙(_dithPiaf)的人物傳記,伊迪絲·琵雅芙的大半人生仍然被籠罩在神秘之中。
伊迪絲·琵雅芙原名為_dithGiovannaGassion,出生於美麗城(Belleville),這是壹個擁有高移民率的地區。
艾迪特(_dith)是以第壹次世界大戰中的英國護士艾迪特·卡維爾(EdithCavell)所命名的,艾迪特·卡維爾因為幫助法國士兵逃離德國戰俘營而被處死;而伊迪絲·琵雅芙的皮雅芙(Piaf)則是她在20年走紅之後所得到的昵稱,這是“小麻雀”(sparrow)在巴黎大區(法蘭西島)的方言。
伊迪絲·琵雅芙的母親是安妮塔(AnnettaGiovannaMaillard,1895年至1945年),她的父親擁有法國與意大利血統,而母親則有柏柏爾人的血統。她是裏窩那(Livorno)人,這是壹個位於意大利托斯卡納(Tuscany)的西部港口城市。她以琳恩·瑪莎(LineMarsa)這個名稱在壹個咖啡廳擔任駐唱歌手。
艾迪特的父親路易士(Louis-AlphonseGassion,1881年至1944年)原本在劇院工作,後來淪為諾曼底的壹個街頭雜技演員。
艾迪特的父母後來拋棄了她,於是她在之後的壹段時間中與外祖母艾瑪(1876年至1930年)住在壹起。1916年,艾迪特的父親在跟隨法國軍隊參加第壹次世界大戰之前,把她交給在諾曼底經營妓院的祖母來照顧。在那裏工作的妓女們也時常幫忙照顧小艾迪特。
據說艾迪特從三歲到七歲之間因角膜炎而失明。根據艾迪特的壹篇傳記描述,艾迪特在妓女們湊錢把她送到聖女小德蘭(ThérèseofLisieux)朝聖之後便恢復了視力,作者認為那次不可思議的奇跡般的康復是朝聖的結果。
演藝經歷
在1929年,年僅十四歲的艾迪特跟隨父親在法國街頭賣藝,也是在同壹時間,她第壹次在公***場合唱歌。
後來,伊迪絲·琵雅芙在克萊蒙(位於巴黎十八區Verona路18號)的大酒店租壹個房間,以她自己的方式在的蒙馬特皮加勒區(Pigalle)和莫斯科郊區的街頭賣唱(演唱歌曲包括EllefréquentaitlaRuePigalle)。
EdithPiaf天生壹副好嗓子,漸漸地,她也正式成了戲班子裏的壹員。15歲的時候,這位鄉下小妹子決心離開父親,獨自壹人去巴黎闖蕩。
姐妹倆壹起出演了GeorgesLacombe的電影Montmartresurscène。二戰期間,Piaf已經可以勇敢地以自己的方式反抗占領者:她不顧德國人的警告,堅持與猶太音樂家合作並演出。
在1945年以前,琵雅芙只有壹首有影響力的歌曲是由她自己填詞的,那就是LavieenRose(Louiguy作曲)。這首歌曾經被她周圍的人認為意識太超前,不會受歡迎,但結果是如今這首歌已經幾乎成了Chanson(法語單詞,“歌曲”的意思。港臺將其翻譯成更加美感的“香頌”)的代名詞。
1947年第壹次赴美國開演唱會。
個人生活
情感
1944年,初到巴黎的毛頭小子伊夫·蒙當(YvesMontand)闖入了她的生活。年過30的她不顧壹切愛上了他,並張開翅膀保護這個初到巴黎的鄉下小夥。琵雅芙已經不是小鳥,她成了保護女神和引路人。可能與伊夫有類似的幼年生活經歷,她對伊夫既有情人的愛,也有壹種近乎母愛的情感。她為把自己的制作團隊介紹給伊夫,她讓她的“禦用”作曲家HenriContet為小夥子寫出了伊夫最早的成名曲BattlingJoe及Lunapark。
1946年,琵雅芙註意到年輕的創作歌手組合CmopagnonsdelaChanson,她非常欣賞他們的才幹。為自己與伊夫著想,她設法將他們網羅到門下;專為她自己和伊夫寫歌作曲。在她的促成下,發行了壹張專輯Lestroiscloches,伊夫借此獲得1百萬張唱片的銷量但不知什麽樣的原因,這壹年,她與伊夫莫名地分開了。也許是她預見了伊夫不可限量的未來,所以選擇了悄悄地離開
也許是為了散心,也許是為了擺脫過去。47年她第壹次赴美國開演唱會,將CmopagnonsdelaChanson也壹並帶了過去。
她決定繼續留下來,而且把演出場地也搬到了曼哈頓(Manhattan),與演員、歌手MarlèneDietrich成為了終生的好朋友,同時與著名拳手MarcelCerdan墮入情網。這段拳王與歌後的愛情故事成為1947年大小報紙津津樂道的話題。
琵雅芙與Cerdan的幸福是充實的,那時,她與MargueriteMonnot合作為有情人寫下了著名的香頌:L'hymneàl'amour——她的又壹首不朽的經典。
坎坷人生
1949年10月28日,MarcelCerdan突然因空難而故去,傳奇變成了悲劇。再也沒有真正地解脫出來回顧往事,她愛的男人,總是被壹股神秘、意外的力量從她身邊被奪走。她變成了神秘主義者和宿命論者。
1950年她返回巴黎,在Pleyel繼續演出。這壹時期,年輕的詞曲作家CharlesAznavour成了她身邊的“全能人”:她的秘書,司機和知心人。事實上,自1945年起,她就開始利用自己的影響在幫助CHARLES。
1951年,神秘事件再次發生,她連續遇上兩起交通意外,其中第二次差點要了她的命。治療過程中,她染上了毒癮,沈迷於毒品與酒精,嚴重損害了她的身體。
1958年再次在奧林匹亞演唱會上,她演出了她另壹首重要作品Monmanègeàmoi。之後,她認識了歌手、曲作家GeorgesMoustaki,9月她與Georges竟然又壹次遇上了嚴重的交通事故隨後,在紐約的演唱會上,Piaf倒在了舞臺上。
1961年夏天,她結識了她生命中最後壹個男人——TheophanisLamboukas,她叫他Sarapo(希臘語“我愛妳”的意思),這個希臘歌手陪她走完了人生最後的壹段旅程。這年7月,她在祖國法國接受了“終身成就大獎”。
1962年9月25日,在巴黎埃菲爾鐵塔下為全巴黎演唱了LeJourlepluslong,她的光耀無與倫比。10月9日,嫁給了TheophanisLamboukas,她的TheoSarapo。1963年1月,他們夫妻推出了她最後壹首名曲,Aquoi_asertl'amour?(壹個不祥的名字——「愛情有何用?」)4月,這個不屈的女人終於倒下了。
1963年10月11日,與她的好友劇作家JeanCocteau同壹日離開人世。喪禮於10月14日在巴黎舉行,數萬名歌迷步行跟隨至拉雪茲公墓(PèreLachaise),直至今日,她的墓前依然每天被崇拜者的鮮花綴滿。1996年,壹場名為Piafjet'aime的演唱會在巴黎舉行,她的許多歌曲已經深深融於法國人的生活。
伯樂識馬
LouisLeplée——坐落在香榭麗舍大道(AvenuedesChampsElysées)的巴黎最優雅的酒吧之壹leGerny's的老板——無意間聽到這個年輕姑娘的演唱,立刻被這個嬌小女人嗓音迷住。他立刻簽下了她,並為她取藝名為M_mePiaf(m_me在法語口頭語言中,是“小家夥”的意思。而piaf在法語口頭語言中,則是“麻雀”的意思)。Piaf的身高只有1.47m,確實像壹只楚楚可憐的小麻雀。老板Louis對她寵愛有加,並在36年為她錄制了第壹張唱片LesMmesdelacloche(“鄉下姑娘”)。
粉絲相助
Piaf是那麽不幸:那年4月,LouisLeplée被人在自己的家中謀殺!Piaf因與他有密切關系而被警方傳訊各種“娛樂媒體”便大肆渲染這段“傳奇”。
她的壹個“粉絲”RaymondAsso,壹位知名的冒險家,幫助她迅速擺脫了那些煩人的事情並離開了leGerny's酒吧。在RaymondAsso的引導下,Piaf慢慢脫去了鄉下女子的土氣和在父母的市井階層所沾染上的俗氣,最後成為大家所熟悉的那個EdithPiaf——壹副迷茫的神情,壹副無助的樣子,頭發淒淒,嘴唇腥紅,雙臂沿著起皺的黑色毛衣下垂。
她已經不再是鄉下的小鳥,她成了巴黎的尤物。這壹年,她拍攝了第壹部電影,JeanLimur導演的Lagar?onne,幾個月後又是第二部電影Bobino。40年,她與戲劇演員PaulMeurisse同居。Paul教會Piaf很多東西,特別是如何得體地處理社會上的種種問題。劇作家JeanCocteau為他們兩度身編寫了壹部話劇Lebelindifférent,在夫婿及JeanCocteau的幫助下,Piaf的表演獲得極大成功,這部戲也激發了她對戲劇的興趣,展現了她的表演天分。
離世
伊迪絲·琵雅芙於1963年10月11日因為肝癌死於蔚藍海岸Plascassier,終年47歲。1997年CharlesAznavour利用當代的科技,制作了他與已逝去的她的聲音的經典Plusbleuquetesyeux,掀起了壹股翻唱她的名曲的浪潮。事實上,自她離開我們,無數的國際巨星翻唱過她的作品,比如LouisArmstrong,比如JoséphineBaker,比如MarleneDietrich,比如LizaMinnelli,比如SERGEGAINSBOURG,比如JOHNNYHALLYDAY。
2003年10月11日,在她逝世40周年之際,巴黎市長BertrandDelano?為她的壹尊雕像舉行了揭幕式,雕像的位置,就坐落在Tenon(del'hospitalTenon)醫院不遠處的埃迪特·皮亞芙廣場,在那兒,1915年,EDITH出生的地方。
主要作品
從1936年開始,直至去世,琵雅芙錄制了許多專輯。她的最後壹首歌是L'hommedeBerlin,這是她在1963年初錄制的。琵雅芙在世的時候並不富裕。事實上,琵雅芙經歷過多次車禍,還有毒品困擾,她去世時還給比她小很多歲的第二任丈夫留下壹大筆債務。琵雅芙的壹生輝煌但短暫,她以她的方式給我們帶來了無盡的歡樂。
在電影《拯救大兵瑞恩》炮聲隆隆、煙硝彌漫的決戰前,當留聲機裏響起TuEsPartout的時候,這首歌就是由法國知名女歌手伊迪絲·琵雅芙(EdithPiaf)所演唱的《妳無處不在》。
2007年出現了壹部描寫伊迪絲·琵雅芙坎坷而璀璨壹生的傳記片《玫瑰人生》(又名:粉紅色的壹生(港)/Lavieenrose/EdithPiaf)。由法國導演奧利維埃·達昂執導,由馬麗昂·歌迪亞飾演這位命運多舛的女歌手。在影片《玫瑰人生》妳中偶爾會聽到歌迪亞的歌聲,但是,大部分歌曲仍是琵雅芙的唱片演繹,或者由吉爾·艾格洛特(因為她們的聲音極為相似)演唱。
影片再現昔日巴黎對手風琴的癡迷和當時杯盤狼藉的夜總會情景。但是,琵雅芙自身故事的力量占主導地位。她的生活中充滿浪漫和悲情,既有巴黎和紐約火爆狂歡的音樂會,也有壹系列喧囂騷動的感情故事,以及遭遇死去孩子和愛人拳師邁克爾·希丹的飛機失事的巨大痛楚。
她的歌曲《Non,JeNeRegretteRien》(不,我壹點也不後悔)這首歌也成為了電影《盜夢空間》的重要音樂。
曲目:
EdithPiaf-LaVieenRose.
EdithPiaf-Lesamants
EdithPiaf-MonLégionnaire.
EdithPiaf-Johnny,TuN'EsPasunAnge.
EdithPiaf-Heureuse.
EdithPiaf-LeGitanetlaFille.
EdithPiaf-InconnuExceptédeDieu.
EdithPiaf-Popurrifrancesa.
EdithPiaf-Besame
EdithPiaf-EmportéeParLaFoule(PubPerrier).
EdithPiaf-L'Accordeoniste.
EdithPiaf-NotreDamedeParis.
EDITHPIAF-Jeneveuxpastravailler.
EdithPiaf-LaFoule.
EdithPiaf-LaJavaBleue.
EdithPiaf-LaMarseillaise.
EdithPiaf-LesFeuillesMortes
EdithPiaf-LesRosesBlanches.
EdithPiaf-LiliMarlene.
EdithPiaf-Milord.
edithpiaf-MonamantdeSaintJean.
EdithPiaf-Monmanegeamoi.
EdithPiaf-Nemequittepas.
EdithPiaf-NonJeNeRegretteRien.
EdithPiaf-PadamPadam.
EdithPiaf-Polichinelle.
EdithPiaf-Rienderien.
edithpiaf-TheVeryBestOf-album.
EdithPiaf-TuesPartout(SavingPrivateRyan).
EdithPiaf&JaquesBrel-Duet.
EdithPiaf&LesCompagnonsdelaChanson-LesTroisCloche.
EdithPiaf-L'AigleNoir.
EdithPiaf-SousLeCielDeParis.
EdithPiaf-L'hommealamoto1'
EdithPiaff-MonDieu.
EdithPiaff-TuMeFaisTournerLaTete!.
EdithPiaff&CharlesAznavour-Lebleudetesyeux.
EdithPiaf-L'hymneàl'amour.
獲獎記錄
人物評價
伊迪絲·琵雅芙出生於1915年,有傳說她母親是在巴黎街道的路燈邊生下她的,但事實上她是在當地的醫院出生的。琵雅芙的真名是埃迪特·嘉斯森,父親是雜技演員,母親是街頭歌手。對於這個剛出生的小女孩,他們並沒有怎樣照料。琵雅芙從小跟著父母在街頭表演。有壹天,壹個夜總會老板發現了這位音樂奇才,並跟她簽了合約,並為其改名為拉·莫姆·琵雅芙(意為小雲雀),琵雅芙是將多愁善感、幽默和嚴酷的現實主義極好地結合起來,她永遠是法國傳統歌曲的化身。
第80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法國演員瑪麗昂·歌迪亞(MarionCotillard)憑借其在EdithPiaf生平音樂傳記《玫瑰人生》中的精準詮釋獲得了最佳女主角獎,她接受采訪時稱,自己在出演這部電影時感覺同EdithPiaf壹樣從壹個默默無聞的鄉下姑娘成長為舞臺上永遠的焦點,從電影中獲得的人生就是真愛。
盡管EdithPiaf從小缺乏家庭的愛與關懷,但祖母開的妓院裏的Titine給了她最深切的溫暖。盡管她失去了兩歲的女兒,沒有享受到孩子對母親的愛,她依然熱愛她的歌唱事業。盡管她的戀情豐富跌宕,但愛人的逝去卻給了她無情的打擊。缺少愛、渴望愛、施予愛,似乎成了她壹生的信仰。正是壹個如此相信愛的人,把愛投入歌唱事業中,才使得我們有幸聽到如此優美的歌曲,幽默中暗喻現實的嘲諷,憂傷不乏深情。EdithPiaf用她不竭的歌唱熱情、對周圍事物永恒的愛堅強地面對著命運的捉弄。
EdithPiaf將多愁善感、幽默和嚴酷的現實主義極好地結合起來,她是法國傳統歌曲的化身。玫瑰人生(LaVieEnRose)是她留給世人眾多歌曲裏最膾炙人口的壹首,連爵士巨匠LouisArmstrong都說這是他的心頭好。說到那首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LaVieEnRose(玫瑰人生)”,自問世以來20多年經久不衰。在世界上,它比法國馬賽進行曲還要出名,甚至被外國人視為法國國歌。這首歌也被譽為“法國最偉大的二十首香頌”之壹。歌曲由EdithPiaf本人作詞,這也是她自己操刀的第壹首歌。而“法國最偉大的二十首香頌”裏EdithPiaf的歌就占了3首,另兩首是同樣出名的“HymneàL'amour(愛的頌歌)”和“NonJeNeRegretteRien(不,毫不後悔)”。EdithPiaf就象壹朵永不雕零的花朵,永遠有她的追隨者,而她的經典名曲也永遠歷久不衰。
《玫瑰人生》
(LaVieenRose)——以此紀念伊迪絲·琵雅芙
Desyeuxquifontbaiserlesmiens他的雙唇吻我的眼
Unrirequiseperdsursabouche嘴邊掠過他的笑影
Voilaleportraitsansretouche這就是他最初的形象
Del’hommeauquelj’appartiens這個男人,我屬於他
Quandilmeprenddanssesbras當他擁我入懷
Jevoislavieenrose我看見玫瑰色的人生
llmeditdesmotsd’amour他對我說愛的言語
Desmotsdetouslesjours天天有說不完的情話
Etcamefaitquelquechose這對我來說可不壹般
llestentredansmoncoeur壹股幸福的暖流
Unepartdebonheur流進我心扉
Dontjeconnaislacause我清楚它來自何方
C’estluipourmoi這就是妳為了我
Moipourlui我為了妳
Danslavie在生命長河裏
llmel’adit,l’ajure他對我這樣說,這樣起誓
Pourlavie以他的生命
Desquejel’apercois當我壹想到這些
Alorsjemesensenmoi我便感覺到體內
Moncoeurquibat心在跳躍
Desnuitsd’amourplusfinir愛的夜永不終結
Ungrandbonheurquiprendsaplace幸福悠長代替黑夜
Lesennuis,leschagrinstrepassent煩惱憂傷全部消失
Heureux,heureuxaenmourir幸福,幸福壹生直到死
Quandilmeprenddanssesbras當他擁我入懷
Jevoislavieenrose我看見玫瑰色的人生
llmeditdesmotsd’amour他對我說愛的言語
Desmotsdetouslesjours天天有說不完的情話
Etcamefaitquelquechose這對我來說可不壹般
llestentredansmoncoeur壹股幸福的暖流
Unepartdebonheur流進我心扉
Dontjeconnaislacause我清楚它來自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