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人望是我國著名的口琴家, 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1906年生於浙江瑾縣,自幼在母親(音樂教員)的熏陶下酷愛音樂。1928年開始學習口琴,1929年在上海創辦大眾口琴會。他認為小小口琴是普及音樂教育最大眾化的樂器。自大眾口琴會創建以後,他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從事口琴音樂活動,多方努力於口琴藝術實踐。無論在口琴編曲,作曲,演奏,教育和理論等各個方面,他都做出了很多寶貴貢獻。
石人望是中國有名望的口琴曲,編曲,作曲家。他繼承和發展了東方的復音口琴音樂體系,他滿腔熱情,把許多古今中外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歌曲和樂曲改編為口琴曲。既善於掌握作曲家的創作意圖,又能巧妙地運用口琴的技法把各種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巧妙的表現出來。在口琴編曲方面,他首創了獨奏加助奏這種音樂形式,他善於運用創作中的變奏原則使主旋律得到發展,變化,豐富。他能遵循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的規律,創作出優美的前奏和引子,把樂段渾然壹體地連接起來,並充分運用加花變奏和轉調變奏等手法把樂曲推向高潮。他總是用靈活多變的技法來處理樂曲,從不用生硬的伴奏來貫穿全曲。他編的口琴曲,結構嚴謹,技法細膩,內容充實,獨具特色。如《小放牛》《鳳陽花鼓》《金蛇狂舞》《南泥灣變奏曲》《紡棉花》《美麗的祖國》《杜鵑圓舞曲》《卡門變奏曲》等。至今仍廣為流傳,為口琴界所稱道
石人望又是久負盛名的口琴演奏家,他的創作就是建立在演奏實踐的基礎上的。由於他有著高超的演奏技巧,這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因而使口琴音樂藝術有了進壹步的發展,他吹奏的伴奏柔和優美,清晰可辨,音色豐富,根音明顯,節奏性強,娓娓動聽。他的氣息運用得法,樂感濃郁,耐人尋味。他在漫長的演奏實踐中創造了"小鼓奏法",使樂曲變得生動活潑。他還創用了八度加手震奏法,它即能表現雄壯明亮的音色,又能吹奏優美圓潤的抒情旋律,他是中國口琴界研究日本首創的"小提琴奏法"最獲得成就的人。他曾參加過全國音樂周,上海之春及上海音樂界的音樂會的多次演奏,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精湛的口琴技藝,聞名遐邇。他還榮幸的被周總理邀請到中南海演奏他的代表作《鳳陽花鼓》。這是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口琴音樂民族化,大眾化的重視和關懷。
石人望還是卓有成就的音樂教育家,他從大眾口琴會成立之日起幾十年來,壹直推行口琴音樂教育,熱心向廣大青少年,學生及全國口琴愛好者普及口琴音樂,曾在上海各區少年宮,文化館,文化宮,青年宮,及學校口琴班,口琴隊作輔導工作。他也曾到過北京,天津,巡回教授口琴,並通過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廣播教授口琴,受到廣大口琴愛好者的熱烈歡迎。他的弟子真是桃李滿天下,有的成了中國知名的口琴活動家,演奏家,或音樂家。有的在國際音樂比賽中獲獎,為國爭得了榮譽。
石人望也是中國少有的口琴理論家。他善於總結自己多年來的藝術實踐經驗,編著出版了具有獨特風格的《標準口琴奏法》《口琴廣播教材》及供自修用的《口琴吹奏法》。特別是《口琴編曲法》,是他對創作改編口琴樂曲的重要理論貢獻,他還專為少年兒童編寫了《怎樣吹口琴》,受到中國廣大少年兒童的重視和喜愛。他的許多口琴書籍如《口琴自學法》《新編口琴演奏法》《口琴圓舞曲》及《口琴名曲選》等在香港出版,對港澳和東南亞的口琴愛好者及口琴屆都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石人望所有這些著作,不僅是口琴藝術理論的珍貴財富。同時也豐富了東方復音口琴音樂體系的藝術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