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欣賞交響樂?
有些人認為交響樂高不可攀,無法理解。殊不知,它象文章壹樣,也有深淺之分,只要懂得欣賞方法,入門是不難的。因為它所反映和描寫的畢竟是人類的生活和人類的思想感情,普通的人,入了門,就可由不懂到懂,由知之不深到漸入佳境。當然在欣賞較高深的交響樂時,需具備壹定的、相應的生活經歷和較高的文化水平,“必須用自己的經驗、印象和知識的積累去補充。”
大家知道,音樂是聽的,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哪來的形象呢?在音樂美學上有些長期爭論不休的問題,譬如音樂能不能表達什麽內容。在這個問題上歷來有兩種對立的觀點,壹派說:“音樂是什麽都可以表達的。”另壹派說:“音樂就是音樂,除了音樂之外,什麽也沒有表達,也不能表達。”我認為:音樂的特長是抒發感情,在感情這方面是可以表達的,而且可以表達得很細致,但是感情以外的東西,要音樂表達就比較困難壹些。
又如另壹個爭論的問題,就是音樂所表達的內容能不能用文字語言說清楚。莫紮特曾說過這樣壹句話:“如果用文字可以表達的,那我何必還寫音樂呢?”這句話說明了他寫成音樂的正是用文字無法表達的東西。我們平時看電影常常看到這樣的鏡頭:兩個人對望著壹句話也沒有。其實呢,心裏有很多話要講,就是覺得用千言萬語也說不清楚,還不如用眼睛來相互傳達他們的感情更妙更好,這叫做“心照不宣”。音樂也有這個特點。音樂家跟聽眾交流感情是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文學可以通過文字表達明確的意念,繪畫戲劇都有鮮明的視覺形象,而音樂呢?這些都沒有。所以嚴格地說,“音樂形象”這個說法是不太科學的,不如說“音樂的性格、情緒”還比較恰當壹點。
許多聽眾往往有這樣的壹種要求:交響樂很難聽懂,最好妳給我講講清楚,這裏到底是表現什麽?那兒又是表現什麽?音樂更多的是靠我們去想象的,它本身並不明確具體。比如羅西尼的歌劇《威廉·退爾》序曲最後壹段寫抗敵勝利,它的主題和馬蹄聲“噠噠啦、噠噠啦”的節奏很相似,我們壹定會產生壹種聯想:喔,這可能是軍隊,是騎兵隊在奔馳。音樂本身根本看不到馬,也看不到跑,只是從節奏產生出聯想而已。而這種聯想的產生要有壹個特定的條件,就是馬必須在跑。如果馬不跑,站在那裏,音樂就沒有辦法表現它了,妳怎麽知道它是馬還是牛?還是別的什麽?
從這可以看出,音樂的描繪性敘事性是非常有限的,它只限於客觀事物中那些有音響的、有節奏的、有動態的也就是運動中的事物。因為音樂是壹種音響的、壹種聽覺的藝術,它存在於音響的運動之中。如果跟音響和運動這兩種特性沒有聯系的事務,音樂要想“描繪”它們就比較難了。所以說,音樂的特長不在於描繪,也不在於敘事,它的長處是抒情。
比如我們心情激動了、情緒緊張了,心就跳得快。音樂表達這種心情的時候就可以采用緊張的比較快的節奏;如果心情平靜的時候,自然就松弛下來緩慢下來,於是音樂的節奏、速度也慢了。
音樂還有壹個特長,如在表現憂愁憂慮痛苦發怒盛怒這種情緒的時候,可以把它們的各種層次很細微地表現出來。我寫的《第壹交響曲》第三樂章中的壹段采用戲曲的哭腔描寫痛苦。如果大家對戲曲的哭腔有點熟悉的話,能麽聽起來就會有聯想了。
音樂是通過作曲家主觀的感受寫出來的,因此它的主觀性是很強的。而聽的人呢,也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音樂創作跟其它藝術有些不壹樣,文學寫出壹部小說來,創作已經完成了。戲劇寫出壹個劇本還不夠,還要演,這是二度創作。音樂呢?除了這個二度創作外,還有壹個三度創作,就是聽眾如何來欣賞和理解這個作品,就是說聽眾也要投入到這個創作中間去,這樣壹部音樂作品的創作過程才算全部完成。 有些聽眾還提出這樣的問題:音樂怎樣描寫外部世界?比方寫大海怎麽寫?這裏可以舉兩個典型的例子來看看作曲家是怎樣描寫大海的。
壹個是裏姆斯基·柯薩科夫的“天方夜譚”,其中第壹章就描寫大海。這個樂章的引子有兩個主題,壹個是代表蘇丹王——沙赫裏亞爾,是個很粗暴的形象;另壹個是王妃“舍赫拉查德”的形象。可妙就妙在這兩個主題後來都變成海的形象了。人怎麽會變成海呢?如果我們聽這段音樂就會發現:原來是音樂旋律的起伏使我們聯想到海浪的起伏。這說明交響音樂創作上的壹個特點,就是可以用同壹個音樂素材,通過節奏、和聲、配器的變化來改變音樂形象。
“天方夜譚”組曲是描寫舍赫拉查德講故事給那個蘇丹王聽,所以它就利用這兩個人物的主題來寫大海,這不是真的大海,而是他們心目中的大海、故事裏的大海。這裏人物主題變成大海,兩者有沒有什麽內在聯系呢?有的。譬如蘇丹王是很殘暴的,跟大海的洶湧可怕是可以聯系上的。至於那個“舍赫拉查德”主題是個很美的主題。我想作曲家寫的時候,可能就是考慮到要把它稍加改變變成浪花的主題的。從這裏可以看出壹個作曲家的本事來,他可以用很集中的壹兩個主題材料千變萬化地塑造出不同的音樂形象。
另壹個例子是法國印象派代表人物德彪西寫的壹個“大海”。他的寫法又不壹樣了。這部作品叫作交響素描,有三個樂章。
第壹樂章的標題是“從破曉到中午的海”,是寫平靜的海、從薄霧中慢慢顯現的海。
第二樂章是“浪的嬉戲”,寫頑皮的海,海浪在追啊、玩啊。
第三章是“海與風的對白”,這是咆哮的海。
這個海跟剛才介紹的那個海性格上很不壹樣:首先它的內容不壹樣,另外作曲家的性格也不壹樣。德彪西是壹位印象派的作曲家,他的創作特征是著重於捕捉瞬息萬變的光和色彩的變化、景象的變化。所以他的旋律都是斷斷續續的,壹會兒這樣幾個音、壹會兒那樣幾個音,變化多端,它是在描述大海那種變化無窮的色彩。
裏姆斯基·柯薩科夫和德彪西都是交響樂色彩配器的大師,但各有所長,因此他們寫出來的音樂也是截然不同的。
從以上兩個例子可以總結出三條:第壹條是,即使描繪性的音樂也都不是純粹客觀地描寫外部世界,這些描寫是被音樂化了的、性格化了的、感情化了的,而不是事物的本身。因此壹千個人寫大海,就會寫出壹千個樣子。第二條,音樂形象是從聯想產生的,這個聯想是通過音樂對事物運動的形態及其發出的聲響所作的壹種摹擬而來的。第三條呢,作品描述什麽有時還要靠文字標題來提示,否則不能準確判斷它在寫什麽。比方柴科夫斯基的交響詩“弗蘭切斯卡·達·裏米尼”中的壹段描寫地獄裏的旋風。如果不講這是旋風,也可能以為是大海,因為二者有著相似的運動方式。所以確定音樂形象還要靠文字標題。同時也說明音樂的描繪只能近似,不能逼真。
標題音樂可幫助大家理解作品形象,那麽怎樣去理解無標題音樂呢?這就更需要從人的心裏狀態和感情上去理解。譬如貝多芬的《第五(命運)交響曲》,這“命運”標題是人家給加上的。音樂中“命運”主題,有人解說它是反面形象,是兇惡殘暴陰森的命運的形象。但也有人把它說成是貝多芬對封建勢力的挑戰,是怒吼的貝多芬,是扼住命運的咽喉的貝多芬,是壹個正面形象。這不是截然相反嗎?總之,這個主題體現了作者自己的感情,體現了他對命運的態度。第四樂章寫貝多芬理想中的勝利,在這壹樂章中,貝多芬還寫下了非常天才的壹筆,就是在勝利高潮的時候,突然命運的主題又出現了。有人說這是對過去鬥爭的回顧,也有人說這是被打倒的奄奄壹息的命運企圖東山再起。但是我傾向於另外壹種解釋,即雖然勝利了,仍然不能失掉警惕,那些躲在陰暗角落裏的反動的東西說不定還要再來的。這樣的解釋更符合貝多芬的實際,符合他的邏輯,也更好地顯示出他作品的哲理性。至於究竟怎麽理解,大家還可以作出自己的解釋。
交響樂給人的啟示是很多的,它可以給妳很多想象的余地,尤其是無標題交響曲更有這個特點,因為它沒有標題的約束,概括性很強,內涵非常豐富。即使聽壹百遍還會有新的發現。而且,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加深,對作品的理解也將更加深刻。這就是無標題交響樂的壹個長處。
最後講兩點結論:第壹點,音樂的特長主要是抒情不是描繪。所以在欣賞它的時候主要在於它的情緒如何感染我們,不壹定追究它在寫什麽。樂曲解釋只是作為壹種參考,主要還要發揮我們自己的獨立思考。第二點,欣賞交響樂首先要充分調動我們自己的想像力,我們越是善於想像思考,也就越容易理解作品。總之壹句話,音樂是聽的,不是說的。交響樂只要多聽,大膽發揮妳的想像,妳就壹定會有更多的收獲。
許多聽眾往往有這樣的壹種要求:交響樂很難聽懂,最好妳給我講講清楚,這裏到底是
表現什麽?那兒又是表現什麽?
音樂更多的是靠我們去想象的,它本身並不明確具體。比如羅西尼的歌劇《威廉·退爾
》序曲最後壹段寫抗敵勝利,它的主題和馬蹄聲“噠噠啦、噠噠啦”的節奏很相似,我們壹
定會產生壹種聯想:喔,這可能是,是騎兵隊在奔馳。音樂本身根本看不到馬,也看不
到跑,只是從節奏產生出聯想而已。而這種聯想的產生要有壹個特定的條件,就是馬必須在
跑。如果馬不跑,站在那裏,音樂就沒有辦法表現它了,妳怎麽知道它是馬還是牛?還是別
的什麽?
從這可以看出,音樂的描繪性敘事性是非常有限的,它只限於客觀事物中那些有音響的
、有節奏的、有動態的也就是運動中的事物。因為音樂是壹種音響的、壹種聽覺的藝術,它
存在於音響的運動之中。如果跟音響和運動這兩種特性沒有聯系的事務,音樂要想“描繪”
它們就比較難了。所以說,音樂的特長不在於描繪,也不在於敘事,它的長處是抒情。比如
我們心情激動了、情緒緊張了,心就跳得快。音樂表達這種心情的時候就可以采用緊張的比
較快的節奏;如果心情平靜的時候,自然就松弛下來緩慢下來,於是音樂的節奏、速度也慢
了。音樂還有壹個特長,如在表現憂愁憂慮痛苦發怒盛怒這種情緒的時候,可以把它們的各
種層次很細微地表現出來。我寫的《第壹交響曲》第三樂章中的壹段采用戲曲的哭腔描寫痛
苦。如果大家對戲曲的哭腔有點熟悉的話,能麽聽起來就會有聯想了。
音樂是通過作曲家主觀的感受寫出來的,因此它的主觀性是很強的。而聽的人呢,也要
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音樂創作跟其它藝術有些不壹樣,文學寫出壹部小說來,創作已經
完成了。戲劇寫出壹個劇本還不夠,還要演,這是二度創作。音樂呢?除了這個二度創作外
,還有壹個三度創作,就是聽眾如何來欣賞和理解這個作品,就是說聽眾也要投入到這個創
作中間去,這樣壹部音樂作品的創作過程才算全部完成。
有些聽眾還提出這樣的問題:音樂怎樣描寫外部世界?比方寫大海怎麽寫?這裏可以舉
兩個典型的例子來看看作曲家是怎樣描寫大海的。
壹個是裏姆斯基·柯薩科夫的“天方夜譚”,其中第壹章就描寫大海。這個樂章的引子
有兩個主題,壹個是代表蘇丹王——沙赫裏亞爾,是個很粗暴的形象;另壹個是王妃“舍赫
拉查德”的形象。可妙就妙在這兩個主題後來都變成海的形象了。人怎麽會變成海呢?如果
我們聽這段音樂就會發現:原來是音樂旋律的起伏使我們聯想到海浪的起伏。這說明交響音
樂創作上的壹個特點,就是可以用同壹個音樂素材,通過節奏、和聲、配器的變化來改變音
樂形象。“天方夜譚”組曲是描寫舍赫拉查德講故事給那個蘇丹王聽,所以它就利用這兩個
人物的主題來寫大海,這不是真的大海,而是他們心目中的大海、故事裏的大海。這裏人物
主題變成大海,兩者有沒有什麽內在聯系呢?有的。譬如蘇丹王是很殘暴的,跟大海的洶湧
可怕是可以聯系上的。至於那個“舍赫拉查德”主題是個很美的主題。我想作曲家寫的時候
,可能就是考慮到要把它稍加改變變成浪花的主題的。從這裏可以看出壹個作曲家的本事來
,他可以用很集中的壹兩個主題材料千變萬化地塑造出不同的音樂形象。
另壹個例子是法國印象派代表人物德彪西寫的壹個“大海”。他的寫法又不壹樣了。這
部作品叫作交響素描,有三個樂章。第壹樂章的標題是“從破曉到中午的海”,是寫平靜的
海、從薄霧中慢慢顯現的海。第二樂章是“浪的嬉戲”,寫頑皮的海,海浪在追啊、玩啊。
第三章是“海與風的對白”,這是咆哮的海。這個海跟剛才介紹的那個海性格上很不壹樣:
首先它的內容不壹樣,另外作曲家的性格也不壹樣。德彪西是壹位印象派的作曲家,他的創
作特征是著重於捕捉瞬息萬變的光和色彩的變化、景象的變化。所以他的旋律都是斷斷續續
的,壹會兒這樣幾個音、壹會兒那樣幾個音,變化多端,它是在描述大海那種變化無窮的色
彩。裏姆斯基·柯薩科夫和德彪西都是交響樂色彩配器的大師,但各有所長,因此他們寫出
來的音樂也是截然不同的。
從以上兩個例子可以總結出三條:第壹條是,即使描繪性的音樂也都不是純粹客觀地描
寫外部世界,這些描寫是被音樂化了的、性格化了的、感情化了的,而不是事物的本身。因
此壹千個人寫大海,就會寫出壹千個樣子。第二條,音樂形象是從聯想產生的,這個聯想是
通過音樂對事物運動的形態及其發出的聲響所作的壹種摹擬而來的。第三條呢,作品描述什
麽有時還要靠文字標題來提示,否則不能準確判斷它在寫什麽。比方柴科夫斯基的交響詩“
弗蘭切斯卡·達·裏米尼”中的壹段描寫地獄裏的旋風。如果不講這是旋風,也可能以為是
大海,因為二者有著相似的運動方式。所以確定音樂形象還要靠文字標題。同時也說明音樂
的描繪只能近似,不能逼真。
標題音樂可幫助大家理解作品形象,那麽怎樣去理解無標題音樂呢?這就更需要從人的
心裏狀態和感情上去理解。譬如貝多芬的《第五(命運)交響曲》,這“命運”標題是人家
給加上的。音樂中“命運”主題,有人解說它是反面形象,是兇惡殘暴陰森的命運的形象。
但也有人把它說成是貝多芬對封建勢力的挑戰,是怒吼的貝多芬,是扼住命運的咽喉的貝多
芬,是壹個正面形象。這不是截然相反嗎?總之,這個主題體現了作者自己的感情,體現了
他對命運的態度。第四樂章寫貝多芬理想中的勝利,在這壹樂章中,貝多芬還寫下了非常天
才的壹筆,就是在勝利高潮的時候,突然命運的主題又出現了。有人說這是對過去鬥爭的回
顧,也有人說這是被的奄奄壹息的命運企圖東山再起。但是我傾向於另外壹種解釋,即
雖然勝利了,仍然不能失掉警惕,那些躲在陰暗角落裏的反動的東西說不定還要再來的。這
樣的解釋更符合貝多芬的實際,符合他的邏輯,也更好地顯示出他作品的哲理性。至於究竟
怎麽理解,大家還可以作出自己的解釋。
交響樂給人的啟示是很多的,它可以給妳很多想象的余地,尤其是無標題交響曲更有這
個特點,因為它沒有標題的約束,概括性很強,內涵非常豐富。即使聽壹百遍還會有新的發
現。而且,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加深,對作品的理解也將更加深刻。這就是無標題交
響樂的壹個長處。
最後講兩點結論:第壹點,音樂的特長主要是抒情不是描繪。所以在欣賞它的時候主要
在於它的情緒如何感染我們,不壹定追究它在寫什麽。樂曲解釋只是作為壹種參考,主要還
要發揮我們自己的獨立思考。第二點,欣賞交響樂首先要充分調動我們自己的想像力。
交響樂,亦稱交響曲,它的名稱起源於希臘語,譯意為“***同發聲”,是壹種具有奏鳴曲特點的、由管弦樂團演奏的大型器樂套曲。其結構宏大,意蘊深廣,擅於概括社會生活和人類思想的豐富內容。
交響樂的結構通常是由4個樂章組成。第壹樂章快板,是個完整的三段體,即呈示、展開、再現;第二樂章慢板(或稍慢),為行板,富有歌唱、抒情性特點;第三樂章快板(或稍快),為中速小步舞曲或詼諧曲(有時省略);第四樂章快板(或急板),習慣為急速的回旋曲(有時用變奏)構成歡樂的終曲。這四個樂章既互相獨立,又有密切的內在聯系,主題始終貫穿在整個樂曲中。
交響樂突出的特點是充分發揮了弦樂、木管、銅管、打擊樂器的音色、音域。新穎的配器,使多種樂器相互補充,協調默契,從而產生氣勢宏偉、色彩絢麗、表現力極強的藝術效果。如“樂聖”貝多芬的《降E大調第三交響樂》(英雄),作為“特性交響樂”的代表,不僅具有非同凡響風格的構思。而且曲調激昂,氣勢雄偉,充滿了對英雄的無限贊美。我國音樂家冼星海的《民族解放交響樂》結構嚴謹,音調雄渾,感情充沛,欣賞之後,無人不被那可歌可泣的樂曲所激勵。
搞懂了交響樂的結構、形式,再根據演奏理解樂曲的主題,欣賞那動人的曲調和演奏技巧,則實在是壹種美妙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