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是漢末著名音樂家,留下了壹首前無古人的音樂名作——《胡笳十八拍》。史書說她“博學而有才辯,又妙於音律”。
蔡文姬(約177年~?),名琰,字明姬,為避司馬昭的諱,改為文姬。蔡文姬的父親是大名鼎鼎的蔡邕。蔡邕是大文學家,也是大書法家,此外,蔡邕還精於天文數理,妙解音律,在洛陽儼然是文壇的領袖。像楊賜、玉燦、馬月碑以及後來文武兼備、終成壹代雄霸之主的曹操都經常出入蔡府。蔡邕和曹操還成了摯友。
蔡文姬生在這樣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學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就是十分自然的了,可以說蔡文姬有壹個幸福的童年。
蔡文姬16歲時嫁給衛仲道,衛家當時是河東世族,衛仲道更是出色的大學子,夫婦兩人恩愛非常。可惜好景不長,不到壹年,衛仲道便因咯血而死。蔡文姬不曾生下壹兒半女,衛家的人又嫌她克死了丈夫,當時才高氣傲的蔡文姬不顧父親的反對,毅然回到娘家。
東漢末年,政府腐敗,地方起義四起,這促使以豪強地主為代表的地方勢力迅速擴大。董卓進軍洛陽,把持朝政,董卓為鞏固自己的統治,刻意籠絡名滿京華的蔡邕,將他壹日連升三級。董卓在朝中的逆行,引起各地方勢力的聯合反對,後來董卓被殺,蔡邕也免不了壹死。
羌胡番兵趁漢朝局面壹片混亂,伺機掠擄中原壹帶,在“平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縱獵圍城邑,所向悉破亡。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長驅入朔漠,回路險且阻”的狀況下,蔡文姬與許多婦女被擄,並被壹齊帶到南匈奴。這年她23歲,這壹去就是12年。
到達胡地,匈奴左賢王看上了蔡文姬,並封她為王妃。蔡文姬飽嘗了異族異鄉異俗生活的痛苦。她為左賢王生下了兩個兒子,大的叫阿迪拐,小的叫阿眉拐。她還學會了吹奏“胡笳”,學會了壹些異族的語言。蔡文姬的壹生是坎坷的,還曾被擄掠。有人便說蔡文姬活得很悲慘,但事實卻不是這樣,即使在胡地,她過的也是貴族生活。
在這12年中,曹操也已經基本掃平北方群雄,把漢獻帝由長安迎到許昌,後來又遷到洛陽。曹操當上宰相,挾天子以令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感念好友蔡邕之交情,得知文姬流落南匈奴,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攜帶黃金千兩,白璧壹雙,到胡地去贖她回來,這年她35歲。
壹旦要結束這種生活,離開對自己恩愛有加的左賢王,還與她的兩個親生兒子生生離散,蔡文姬分不清是悲是喜,只覺得柔腸寸斷,淚如雨下。在漢使的催促下,她在恍惚中登車而去,在車輪轔轔的轉動中,12年的生活,點點滴滴註入心頭,從而留下了動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是悲苦的,“回歸故土”與“母子團聚”本是美好的事情,而她卻不能兩全。
在曹操的安排下,蔡文姬又嫁給了田校尉董祀,就在這年爆發了著名的“赤壁之戰”。
蔡文姬嫁給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並不十分和諧。蔡文姬飽經離亂憂傷,又因為思念兒子,時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華,生得壹表人才,通書史,諳音律,自視甚高,對蔡文姬自然有些不足之感,然而迫於丞相的授意,只好接納了她。在婚後第二年,董祀犯罪當死,蔡文姬顧不得嫌隙,蓬首跣足地來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
當時曹操正在大宴賓客,公卿大夫、各路驛使坐滿壹堂,曹操聽說蔡文姬求見,對在座的人說:“蔡伯偕之女在外,諸君皆風聞她的才名,今為諸君見之!”
蔡文姬走上堂來,跪下來,語意哀酸地講清來由,在座賓客都交相詫嘆不已,曹操說道:“事情確實值得同情,但文狀已去,為之奈何?”蔡文姬中肯地回答說:“明公廄馬萬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壹騎,而不濟垂死壹命乎?”說罷又是叩頭。曹操念及昔日與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慘的身世,倘若處死董祀,文姬勢難自存,於是寬宥了董祀。
從此以後,董祀感念妻子之恩德,對蔡文姬重新評估,夫妻雙雙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定居於風景秀麗、林木繁茂的山麓。若幹年以後,曹操狩獵經過這裏,還曾前去探視。蔡文姬和董祀生有壹兒壹女,女兒嫁給了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為妻。
文姬博學多才,音樂天賦自小過人,她六歲時聽父親在大廳中彈琴,隔著墻壁就聽出了父親把第壹根弦彈斷的聲音。其父驚訝之余,又故意將第四根弦弄斷,居然又被她指出。長大後她更是琴藝超人。她在胡地日夜思念故土,回漢後參考胡人聲調,結合自己的悲慘經歷,創作了哀怨惆悵、令人斷腸的琴曲《胡笳十八拍》;嫁董祀後,感傷亂離,作《悲憤詩》,這是中國詩史上第壹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
相傳,當蔡文姬為董祀求情時,曹操看到蔡文姬在嚴冬季節,蓬首跣足,心中大為不忍,命人取過頭巾鞋襪為她換上,讓她在董祀未歸來之前,留居在自己家中。在壹次閑談中,曹操表示出很羨慕蔡文姬家中原來的藏書。蔡文姬告訴他原來家中所藏的四千卷書,幾經戰亂,已全部遺失時,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當聽到蔡文姬說她還能背出四百篇時,又大喜過望。於是蔡文姬憑記憶默寫出四百篇文章,文無遺誤,可見蔡文姬才情之高。
雖然蔡文姬壹生嫁了三個丈夫,但《後漢書?6?1列女傳》還是給她立了傳,說明那時女子再嫁是很自然的事,她不因為多次嫁人而受歧視。不過有人認為:蔡文姬受辱虜庭,誕育胡子,文辭有余,節烈不足,又另當別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