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論語·為政》。
大意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明智的態度。
提示古人要求做人誠實,表現在學習方面,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而且,這種誠實更是智慧,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本身就是壹種進步。如果以不知為知,不僅不誠實,而且會影響自己的進步。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出處《論語·憲問》。
大意君子以說得多、做得少為恥辱。
提示在日常生活中,應該註意使自己的言行壹致,如果只是誇誇其談,而在行動上壹事無成,那就會被別人視為“言論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
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
出處《墨子·修身》。
大意讀書人雖然有學問,但是親身實踐才是根本。
提示在先秦的諸子百家中,墨子是最講究實際行動的。他和他的弟子,都在實踐中推行墨家的施政思想。自古以來也有許多思想家、學問家在知與行的問題上作了有益的探索。李時珍走遍了南方許多省,收集民間藥方,逐壹加以驗證,寫成了不朽的藥學名著《本草綱目》。僅僅靠書本知識而缺乏實踐的人,是很難成為大學問家的。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出處《荀子·修身》。
大意路程雖近,不走就達不到目的地;事情雖小,不做就成功不了。
提示任何壹項事業都要靠實踐去完成。成功的路就在自己的腳下,如果不能腳踏實地去走,永遠沈浸在美妙的幻想中,那只會壹事無成。
聞之而不見,雖博必謬;見之而不知,雖識必妄;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
出處《荀子·儒效》。
大意聽說過而沒有親眼見到,雖然聽得很多,必定會有許多是錯誤的;見到了而不能理解,雖然記住了,必定會有許多是虛妄的;知道了而不去施行,雖然知識豐富,也必定會遇到困擾。
提示在古人看來,耳聞、目見、心知、力行,是認識事物的四個途徑,但以“力行”最為重要。因為“力行”不僅可以檢驗通過前三種途徑所獲得的知識,而且還可以進壹步促進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把握。
善言古者必有節於今,善言天者必有征於人。
出處《荀子·性惡》。
大意善於談論古代的人必然要在現今尋找依據,善於談論天道的人必然要在人事上尋找證明。
提示無論說什麽話,如果想要讓別人相信自己,那就必須有充分的證據。而證據往往表現出事物的關聯性,所以,壹定要用發展的、辯證的眼光看問題。
謹於言而慎於行。
出處《禮記·緇衣》。
大意說話要嚴謹,行動要慎重。
提示這句話告誡人們,壹個有修養、有道德的人應該對自己的言行負責,所以,在“言”“行”之前都要深思熟慮,切不可憑壹時沖動而魯莽行事。
君子強學而力行。
出處揚雄《法言·修身》。
大意有道德的人勉勵自己學習並且努力去行動。
提示強學和力行,都要求壹個人有堅忍不拔的毅力。努力讀書學習,需要有毅力鉆研進去,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同時要縝密思考,把所學和所用有機結合起來。所以,學習不是最終目的,學以致用才是更重要的。
實事求是。
出處《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
大意從客觀事實中去研究,得出規律。
提示河間獻王劉德,是漢武帝的弟弟。他壹生好學,不愛虛誇。平生的最大嗜好是收藏古書,遇到民間送上善本書,他都找人來謄寫壹遍,然後把抄好的書給人家,自己保留原本。唐朝人顏師古評論他這種行為“務得事實,每求真是也”,是指他所珍藏的古書都是真正的好本子,所得古書中所講內容也都符合古代事實。這就是“實事求是”的原意。後人把這句話引申為對壹切事都應當尊重事實,從實際出發,憑事實說話。
百聞不如壹見。
出處《漢書·趙充國傳》。
大意聽別人說壹百次,不如自己親眼看壹次。
提示雖然“耳聞”與“目睹”都是人類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但在許多情況下耳聞的真實性卻值得懷疑,因為經常會被傳言所蒙蔽,只有自己親眼所見才更為確實。“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出處《漢書·董仲舒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