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畢業論文想寫詩僧王梵誌,請高人指點壹二

畢業論文想寫詩僧王梵誌,請高人指點壹二

王梵誌

王梵誌 唐代詩人。衛州黎陽(今河南浚縣)人。生平事跡不詳。《桂苑叢談》和《太平廣記》卷八十二《王梵誌》都說他生於隋代,為黎陽城東人王德祖從枯樹中發現收養的,"七歲能語","作詩諷人,甚有義旨"。敦煌寫本《王道祭楊筠文》又說他是"通玄學士"。約可考知他的創作活動主要在初唐。

王梵誌的詩歌以說理為主,重視懲惡勸善的社會功能。某些詩篇具有諷刺世態人情的積極意義,如:"造作莊田猶未已,堂上哭聲身已死。哭人盡是分錢人,口哭原來心裏喜。"詩的風格淺顯平易而時帶詼趣,往往寓生活哲理於嘲戲諧謔之中,寄嘻笑怒罵於瑣事常談之內,開創了以俗語俚詞入詩的通俗詩派。但也有相當壹部分作品宣揚封建倫理和佛家教義,內容淺薄,格調不高。

王梵誌詩在當時頗有影響,人謂其"不守經典,皆陳俗語,非但智士回意,實易愚夫改容,遠近傳聞,勸懲令善"(敦煌寫本《王梵誌詩原序》)。佛寺禪門往往用它來"教戒諸學道者"或"開悟愚士昧學之流"。日本平安朝時代編篡的《日本見在書目錄》,也著錄"王梵誌詩二卷",可以推測大約在八、九世紀間竟已流傳到日本。唐代詩人中,寒山、拾得、豐幹壹路的詩作,直接秉承王梵誌衣缽;而王維、顧況、白居易、皎然等,也或多或少受到他的影響。至宋還有人模仿王梵誌體寫詩。明清以後,王梵誌詩卻又湮沒無聞。《全唐詩》不載其詩。直到敦煌藏經洞發現王梵誌詩的手抄本後,才逐漸引起國內外的重視。

《宋史·藝文誌》曾著錄《王梵誌詩集》 1卷,今不存。敦煌寫本王梵誌詩,有1925年劉復校錄本,收入《敦煌掇瑣》。又有1935年鄭振鐸校補本《王梵誌詩》1卷、《王梵誌詩拾遺》,載《世界文庫》第5冊。張錫厚搜集整理《王梵誌詩校輯》***收詩 348首,附編有關評論考辨等資料,較為完備。 吾富有錢時

王梵誌●吾富有錢時

吾富有錢時,婦兒看我好。

吾若脫衣裳,與吾疊袍襖。

吾出經求去,送吾即上道。

將錢入舍來,見吾滿面笑。

繞吾白鴿旋,恰似鸚鵡鳥。

邂逅暫時貧,看吾即貌哨。

人有七貧時,七富還相報。

圖財不顧人,且看來時道。

王梵誌是唐初的壹位白話詩人。

這是壹首慨嘆人情冷暖的詩作。乍讀起來,全篇既沒有精彩的警句,也很少環境氛圍的藝術描繪,似乎是平平淡淡、語不驚人;實際上它以“直說”見長,指事狀物,淺切形象;信口信手,率然成章;言近旨遠,發人深省,別具壹種淡而有味的詩趣。

全詩結構緊湊,層次分明,步步圍繞主題,寫得頗有情致。首段六句,作者以概述的筆調,指出妻室兒女態度好壞的關鍵在於壹個“錢”字。擁有錢財時,壹切都好,妻室兒女也顯得十分殷勤。假如要脫衣服,很快就會有人把脫下的袍襖折疊得整整齊齊;假如離家出外經商,還要壹直送到大路旁邊。詩人在這裏選取習見的生活現象,以凝煉的筆觸,不加修飾地敘寫出各種場景,給人以平凡而生動的感覺。

接著,作者利用貼切的比喻,進壹步刻畫出金錢引起的種種媚態:“將錢入舍來,見吾滿面笑。繞吾白鴿旋,恰似鸚鵡鳥。”當攜帶金錢回到家中時,壹個個笑臉相迎,象白鴿那樣盤旋在妳的周圍,又好似學舌的鸚鵡在妳耳邊喋喋不休。人們向來把鴿子當成嫌貧愛富的鳥類,而鸚鵡則被視作多嘴饒舌、獻媚逢迎的形象。因此詩人用“白鴿”、“鸚鵡”來形容見錢眼開的貪財者。

最後六句,概括全篇主旨,也是王梵誌對世情險薄的憤激之語。句中的“邂逅”,不期而至的意思:“貌哨”,指臉色難看;皆為唐人口語。這幾句詩說的是:當我偶然陷入貧窮之時,妳們的臉色為何變得這樣的難看,要知道人在最窮的時候,也可能會有極富的機會。他直率地警告那些庸俗的貪財者,如果只為貪圖錢財,而毫不顧及人的情義,那就看看來時的報應吧!這裏,詩人率直地寫下了他的憤激之情。

這首詩在藝術表現上明顯的特點是:以銳敏的觀察力捕捉生活中某些不大為人重視的動作和事理,運用通俗凝煉的語言,設想奇巧的對比描寫,著墨不多,無意於渲染,但是那種貪錢者的醜態便躍然紙上。與此同時,詩人的不平之氣也豁然而出。作者利用比較嫻熟的駕馭民間語言的能力,出語自然,質直素樸,言近旨遠,從而開創唐代以俗語俚詞入詩的通俗詩派,為唐詩的發展作出了貢獻。nikanxingbux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