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莽姓 莽氏家譜 莽姓起源 莽姓名人 莽姓的來源 莽姓簡介

莽姓 莽氏家譜 莽姓起源 莽姓名人 莽姓的來源 莽姓簡介

莽[莽,讀音作mǎng(ㄇㄤˇ)]

壹.姓氏淵源:

第壹個淵源:源於古國,出自西周時期西域古莽之國,屬於以國名為氏。

據史籍《列子·周穆王篇》記載:“西極之南隅,名古莽之國。”

周穆王西巡,誇父禦車,行至西王母之所。途徑莽國,受貢。後徐王造反,周穆王日弛千裏而歸,及時平滅了叛亂,穩定了西周王朝的統治。

期間,有莽國勇士隨周穆王歸,參與平叛。後留華,稱莽氏,世為宗周之衛。

第二個淵源:源於匈奴族,出自西漢武帝時期侍中仆射莽何羅,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漢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漢武帝派遣驃騎將軍霍去病,將萬騎,出隴西,過焉支山千余裏,切斷匈奴右臂,執渾邪王子,繳獲了休屠王的祭天金人。夏天,經居延及小月氏攻祁連山渾邪、休屠二王,使他們遭到慘重打擊。同年秋,匈奴單於因渾邪王屢為漢軍所破,傷亡數萬,怒不可遏,欲召誅渾邪王。渾邪王便說服休屠王***同降漢。而休屠王因其部損失不大,估計單於不會殺他,後又中途反悔,渾邪王便殺了休屠王,其眾四萬余人降漢。漢武帝封渾邪王為列侯,其屬下莽何羅亦被重用被。

休屠王之子日磾因父親被殺,無所依歸,便和母親閼氏、弟弟倫隨渾邪王降漢,被安置在黃門署養的馬,時年僅十四歲。

漢武帝晚年深信巫術,有壹次身患重病,繡衣使者江充深恐漢武帝駕崩,會遭太子所誅,便想乘機先滅太子,以除後患。於是上奏武帝道:“陛下疾病,乃是巫蠱作祟,必定有人暗中用巫蠱祝詛陛下所致。”漢武帝疑心生暗鬼,夜夢數千木人持杖擊頭,如是信以為真。就命江充擔任治巫使者,江充藉機大作威福,使胡巫掘地尋捕巫蠱,燒熱鐵鉗,苦刑逼迫招供,人民受刑,展轉互相誣告,造成史上大冤獄,以致冤死者數萬人。江充又奏宮中有蠱氣沖天,漢武帝命他清理後宮,江充暗中先使胡巫於太子宮埋蠱,然後掘太子宮,獲得數千桐木人,太子恐懼,不能自明,於是矯詔要斬江充,事敗,皇後太子都畏罪自殺。後來有朝臣上書為太子洗雪冤情,漢武帝察知江充埋蠱的奸詐,下令誅殺江充三族。

當時,已升任侍中仆射的莽何羅兄弟與江充相善,及江充積極屠殺太子時,莽何羅之弟莽通用誅太子時力戰得封。江充被誅,莽何羅兄弟深恐牽連問罪,遂陰謀反叛。莽何羅的行動,被金日磾察覺,遂暗中註視其動靜。莽何羅覺察到金日磾註意他,因而遲遲不敢發難。

漢後元元年(公元前88年)農歷6月,漢武帝出行住在林光宮,金日磾也隨從,因小病臥行宮廬舍中。莽何羅便與其弟通、安成三人認為有機可乘,便假傳聖旨,“矯制夜出,***殺使者”,當夜發兵。

次日清晨,漢武帝還在睡覺,金日磾正去便溺,發現莽何羅匆忙從宮外闖入漢武帝寢宮內,頓時生疑,馬上回身入宮,坐於漢武帝內房。須臾,莽何羅袖藏白刃,從東廂上殿準備行刺,突見金日磾,膽怯變色。但莽何羅反心已定,決意向漢武帝住定急沖,由於行動慌忙,碰到寶瑟(馬桶)而摔倒,金日磾趁機沖上去抱住莽何羅,大叫“莽何羅反!”

漢武帝驚起,侍衛們拔刀欲殺莽何羅,漢武帝恐傷到日磾,制止了侍衛。金日磾將莽何羅擒住,用捽胡(摔跤手法)投擲殿下,被侍衛擒縛。

事後,漢武帝大肆搜捕莽何羅兄弟余黨,莽氏壹族紛散四逃,期間,有改姓氏為芒氏者。

第三個淵源:源於嬴姓,出自東漢朝明德皇後馬氏,屬於因故改姓為氏。

傳說,該支莽氏起源於東漢時期。據史籍《前漢書·武帝紀·莽何羅》記載:“莽氏,本姓馬,明德皇後惡其先人有反者,易姓莽。”

東漢時期有壹位明德皇後,為漢明帝劉莊的皇後,本姓馬氏,其祖先叫馬可羅,後因叛逆罪而被皇帝所殺。這位明德皇後感到與祖姓同宗為“馬”氏是壹種恥辱,就把自己的姓氏改為莽氏。其家族亦因而皆棄“馬”氏為莽氏。

註:

按此傳說,馬可羅當為著名的歷史人物,但查閱相關於漢史之古籍,未嘗見有關“馬可羅”的記載,且歷代史書仍稱明德皇後為“馬皇後”、“馬太後”,且西漢時期前有莽何羅謀反,後有王莽篡漢,怎麽可能再用“莽”字為姓氏呢,豈不表明還要謀反嗎?這顯然與中國封建時代的大忌之韙相悖。所以,此說有待進壹步考證。

第四個淵源:源於布朗族,出自遼國契丹王族耶律氏,屬於漢化改姓以為氏。

據雲南施甸布朗族文獻《由旺蔣姓宗支敘》中的記載:“吾祖籍鎮南京,姓耶律氏,名阿保機,先宋登帝於遼,位傳十二世至阿育祖……傳於太子,被金人所刻。後裔改稱為莽……數代亦發數枝,分尼鶴慶、邑林、騰越。後至大明洪武十五年……受恩於洪武十五年,欽授永直郎,延至正統,封受武略將軍之職,改莽姓為蔣。由始至今,年遠代深,闡明裕後矣。”

這段記錄說明,雲南的布朗族與遼、宋時期契丹族人有密切關系,曾有壹支契丹耶律氏族人遷徙雲南地區定居,改姓氏為莽氏,後陸續分衍落業至平安、平戛、猛板等地區。其中有木瓜榔乃莽氏九代駐守之故地(今雲南保山戛土舍),在明朝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被明太祖朱元璋欽授永直郎,世襲數代。後又在明朝正統年間(公元1436~1450年)被明英宗朱祁鎮封受武略將軍,此後,這支莽氏族人又以“將軍”之諧音漢字“蔣”改成了蔣氏。

明神宗朱翊鈞萬歷初年(公元1573年),保山縣戛土舍蔣思孝隨明軍征緬甸有功,欽授猛板千夫長世職。清朝乾隆年間,戛土舍淪陷於緬甸。清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中英勘界,清 *** 收復猛板部分地區,為形勢需要,仍設土職,遂以蔣思孝的第八世孫原猛板土官蔣金龍為土千總,世守猛板。

第五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出自蒙古族莽那特氏部落,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誌·氏族略·附載蒙古八旗姓》記載:

①蒙古族莽格努特氏,源出元朝忙忽惕氏後裔,世居喀喇沁。後有滿族引以為姓氏,滿語為Manggenut Hala。所冠漢姓為莽氏、牛氏、何氏等。

②蒙古族有莽那特氏。至明末清初,有元朝後裔莽那特·吉爾布什,本蒙古喀爾喀太子,世居西喇木楞(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西喇木倫河流域,又稱潢河)。清太祖佟·努爾哈赤時期,莽那特·吉爾布什攜子莽果爾歸附後金政權,清太祖大喜,授其三等子爵,為額駙,賜號“青卓理克圖”,隸屬滿洲鑲黃旗。莽那特·吉爾布什後仕至兵部尚書,晉壹等子爵。其子莽那特·莽果爾之後族衍有莽果氏。莽那特·吉爾布什的後裔子孫中,有冠漢姓為莽氏者。

第六個淵源:源於滿族,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誌·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①滿族莽吉綽氏,滿語為Manggico Hala,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所冠漢姓為莽氏、吉氏、洪氏等。

②滿族莽那特氏,滿語為Mengnat Hala,原莽那特·吉爾布什家族姓氏,世居喀爾喀圖呼爾紮(今蒙古國庫倫),後冠漢姓為莽氏。

③滿族莽果氏,亦稱蒙棍氏,滿語為Manggo Hala,世居烏拉(今吉林永吉),所冠漢姓為莽氏、莫氏、白氏等。

④滿族莽佳氏,亦稱邁佳氏,滿語為Manggiya Hala,世居蓋州(今遼寧蓋州),後改漢姓為莽氏、麥氏。

據史籍《滿漢大臣傳》記載:

①滿族莽努特氏,滿語為Mangnut Hala,源於元朝忙忽惕氏部落的後裔,世居喀爾喀(今我國新疆東部,以及蒙古國、俄羅斯聯邦圖瓦***和國等地),所冠漢姓為莽氏、牛氏、何氏等。

第七個淵源:源於莽人,屬於以民族群體名稱漢化改姓為氏。

莽人,是壹個至盡尚未識別族屬的民族群體,分布在我國和越南、老撾等三國而居的民族***同體。由於居地隱蔽僻遠,迄今為止有很少學者去調查研究。從1990年開始,有學者先後到莽人地區實地調查了七次,頗有所獲。

1957年,我國莽人散居在今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彜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金水鎮烏丫坪辦事處和南科辦事處西南部,沿中越邊境線我方壹側的原始森林中,包括雷公打牛、落鄔、坪河上、坪河中、坪河下、河頭、管木、納西、邊界、龍樹、草果坪、南科等十二個小居住點。當時小的村落只有五、六戶,大的村落也不過十來戶。

1957年春天,在當地人民 *** 和人民 *** 駐軍部隊及相鄰民族的幫助下,原來的十個小居住點合並為今天的雷公打牛、坪河中寨、坪河下寨、南科寨等四個自然村,九十六戶,五百七十五人(1995年末統計數)。

從莽人的圖騰姓氏看,它始於何時,目前難於完全說清楚。但現在莽人所行的圖騰姓氏中,多少會反映出壹些圖騰姓氏的來源。

如今,莽人中有以自己的民族群體為姓氏者,稱莽氏。

二.分布:

今吉林省的吉林市、長春市,北京市的順義區高麗營鎮,雲南省的保山縣、紅河州金平縣金水鎮等地,均有莽氏族人分布。

三.名人

莽英倫:(公元1927~2002年),著名建築學家。

據莽英倫的碑文記載,他生前“主持施工了我國第壹個無外腳手架百米煙囪,第壹個萬噸軟地質浮筏式基礎,第壹個采用交叉作業法,為我國積累了寶貴的建築技術文獻。”

莽英倫是壹位工程技術專家。“無外腳手架百米煙囪”,使用的肯定是滑模法施工,這種方法適用於比如煙囪這樣的施工面規則的項目,其“腳手架”置於建築內面,可隨建築壹同升高,是建築業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實行的壹項技術。

壹生中,只要做過壹件有益於於社會進步的事情,就會將人生的價值體現出來!

莽克榮:(公元1936~今),北京人。著名音樂教育家。

河北省廊坊師範高級教師,中國音協河北分會會員。

1958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音樂系,曾就職於河北省音樂教育研究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