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與知識的雙向交流是緊密聯系在壹起的,所以在詩歌課堂教學的起始階段,教師應力求醞釀出壹種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感或情緒。新課的導入,教師可以運用聲情並茂的開場白,喚起學生的情感需求,把學生帶入課文特定情境中。
有人說導課是教師送給學生的第壹束鮮花,視為教學“定調”,更有“善於始者,成功已半”的說法。“入境動情”的導語能壹下子抓住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欲望。特別對那些抒情性很濃的詩歌佳品,教師宜創設壹個與文章基調相壹致的情境,利用動情的肺腑之言,帶學生置身於教學內容相應的情景之中,奠定感情基調,讓學生迅速進入角色,使學生的情感與作品的情感積極交融,產生強烈而深厚的情感反應。
在教郭沫若先生的《天上的街市》時,老師提前制作了壹幅彩色幻燈片,第壹張幻燈片:深藍色的天空中,點綴著的是閃爍的星星,天空下面街道上燈火四射。“星星閃爍,街燈閃爍”,這幅畫面,給人壹種朦朧的感覺,此時,學生的興趣高昂,對照畫面,有了身臨其境的感覺,好象自己隨著郭沫若先生的遐想步入了“天上的街市”。
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壹***只有二十八字,勾出壹幅淒清昏黃的畫面,表達了作者落寞的遊子情,有的老師在進行教學時,則先勾
出壹副畫面,畫面上:壹條彎曲延伸的小路,小路上壹匹奇瘦的老馬馱著壹個背向讀者的背影,信守長衫、駝背;馬尾軟弱無力地牽拉著;路邊壹條小溪,兩面三刀三根木棍搭成了壹座小橋;小橋的壹邊壹兩間茅草屋;枯藤漫延在溪邊、樹下。學生聽到如此描述,立刻置身其中。
學生置身於教師創設的這種特定的情境中,就會帶著壹種對“美”的憧憬和急於領略美景的審美期待,進入文章的情感世界,引起強烈的情感***鳴。這種情感的***鳴,可以轉化為學生自覺審美的“催化劑”,使學生產生新的審美追求,主動去尋美訪勝,采擷珠寶,從而深潛到文章所構築的內部世界,領悟文章所營造的美學意境。
二、品析意象,開拓審美聯想和想象能力
對於那些洋溢著詩情畫意的優美詩歌,要讓學生體會文中優美的意境,開拓其審美聯想和想象能力,首先要引導學生品析文中極富藝術表現力的意象,引導學生深悟文中深層意蘊所包含的藝術美、哲理美和情感美。“詞以壹字為工”。閱讀教學中,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課文壹些寄托作者情感的精彩意象進行賞析、揣摩,進而大膽想象,來深刻體會作品的內蘊美,通過對美的意境的感受,對美的本質的認識,去領悟它所包含的人生意義和美學價值,從而撥動學生心靈的琴弦,培養其高尚的審美情趣。
三、配樂朗讀,提升審美情操
“文學的本質是始於感情終於感情的。文學家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而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識的或是無意識的——總是要在讀
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樣的感情作用的”。因此,教讀壹些經典詩歌作品,光靠品析語言還不夠,還要通過指導朗讀,把無聲的文字變為有聲的語言,生動地再現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特別對那些抒情性極濃的詩歌,教師還可以借助音樂作為朗讀背景,指導學生配樂朗誦,把音樂語言與文學語言溝通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等器官,使文中所描繪的意境,所傾吐的情和意,叩擊學生的心靈,引起***鳴,讓學生在愉悅的學習中提升審美情操。
筆者在課堂教學中,曾多次嘗試以音樂作為媒體進行詩歌教學,效果是明顯的。如白居易的《長恨歌》,為了讓學生深入領會境與情合、人景合壹的
完美境界,我預先剪輯了幾段經典民樂(如《春江花月夜》、《梁祝》等)作為披文入情的觸發點,在概括完文段的意象特點後,用錄音機播放出來,要求學生用心去聽,把握音樂旋律的感情基調,選擇壹段旋律作為課文文段的配樂朗讀的音樂。其目的是希望通過音樂的感染力來喚醒學生積極、愉快的情緒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通過對節奏、旋律、音響等聽覺表現進行分解和綜合等心智加工活動,培養學生的審美想象。
但是,這種審美感受和體驗畢竟是高層次的審美境界,學生不壹定都能上升到這壹審美層次,有些同學有這種審美體驗,但也是瞬間的,怎麽樣來保持和強化這種審美活動呢?因此,下壹步的教學環節就從“配樂美讀,提升情操”入手。配樂朗誦是學生很感興趣的語文實踐活動,同時也為了給學生壹個充分表現自己才華的機會,調動其聽覺、視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我利用樂曲《春江花月夜》
作為課文朗讀的背景,要求學生主動起來進行配樂朗誦的表演,使學生廣泛參與感受美、體驗美、欣賞美的實踐活動,通過審美對象誘發的美感,激發學生的審美激情,用藝術美的力量來使學生的心靈世界向美好方面轉化,進而表現和創造美,提高審美能力,從而促進審美心理結構的形成和發展。
朗讀是學習語文的傳統方法,也是審美傳情的極好手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地對學生的朗讀實施點撥與指導,可以使學生初步掌握閱讀和欣賞抒情詩歌的方法和途徑,培養入情入境地朗讀詩歌的能力,同時,音樂與文學語言的結合,也拓寬了學生的審美視野,提升了學生的審美情操。
四、音樂熏陶,審美創新能力的再遷移訓練。
音樂作為藝術的壹種形式,和詩歌有許多相通之處,特別是其廣闊的情感空間和想象空間,為人們的審美想象提供了壹個自由馳騁的大天地,音樂的旋律和節奏又最能撥動青年學生的心弦,引發強烈的審美***鳴。因此,在詩歌單元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對音樂非常感興趣的心理特點,抓住這個訓練學生創新能力的很好的契機,教師進行壹些聽音樂作想象作文的訓練課,利用音樂中所蘊含的豐富的審美因素,來強化學生的審美體驗和審美感受,讓藝術和文學語言溝通起來,讓美的因素塑造學生完美的人格和高度發達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