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滇黔韻·黔東南之旅·侗族鼓樓·侗寨的標誌
人們來到黔東南黎平、從江、榕江以及廣西三江、龍勝、湖南通道等地,常可看見沿途的侗寨裏,矗立著壹座座美觀優雅、造型奇特的鼓樓。鼓樓是侗寨獨有的建築形式和標誌,壹寨中往往壹姓壹鼓樓,數姓數鼓樓。
鼓樓底部呈四方形,瓦檐為多角形,木結構,宮殿式,高塔形。鼓樓的結構可分下、中、上三部分。下部是供人們聚會或歇息的地方,壹般約二、三平方丈,有的圍以欄幹,有的空敞。中置“火塘”,四周設有長凳,讓人休息。有的還於橫枋、四壁或門上彩繪龍鳳麒麟、山水花木等,工藝精美,栩栩如生。樓身由四根粗壯高大的杉木為主柱,從地上直接樓頂,桁梁鬥拱,支撐重檐。中部的層層疊樓是鼓樓的主體部分,樓檐壹般是六角,間或有四角、八角,在檐頂棱脊和突出的翼角上,多飾有獸頭、仙鶴、葫蘆、金瓜等。樓的層次悉為奇數,從三至十五層不等,高二、三丈到四、五丈。層層飛檐,重疊而上,依次縮小,如同寶塔。樓內是空的,只在頂部安放壹面大木鼓,人們可以通過依附木柱的梯子攀援而至。現在樓頂少有懸鼓。上部主要是造型別致的樓頂,頂部呈四角、六角或八角攢尖形。頂蓋上端,往往是連串葫蘆形的鐵尖。整個結構全以木榫、木栓穿合,不用鐵釘,結實牢固,扣合無隙。整座鼓樓結構嚴密,氣勢雄偉,是侗族建造藝術的結晶。
據方誌載,侗族地區明代已建有鼓樓。《玉屏縣誌》載:“南明樓,即鼓樓,明永樂年間建。”《沅州廳誌》也載:“邑治舊有鼓樓,創自弘治年間。”現存鼓樓壹般建於清中葉以後,以從江縣的增沖、信地,黎平縣的己堂,通道縣的馬田,三江縣的馬胖,龍勝縣的龍坪等地的最為著名。
鼓樓起源
鼓樓起源的傳說很多。黔東南等地傳說:古時候,侗家有個愛動腦筋的小夥子叫曼林,他要修建壹座最雄偉的木樓作為全家族議事的場所,而且要按杉樹王的樣子來修。這時,遠處來了壹夥人也要修木樓,並與曼林打賭比賽:如若他們先修成,寨上的良田、美女隨他們挑;修不成,則給寨裏人當幫工。曼林提出條件:木樓要修出六丈高,六面八方,不準用壹釘壹鉚。比賽開始,曼林帶幾個弟兄在寨子這頭修,那夥人在另壹頭修。那夥人為了搶先,就在晚上偷偷地把曼林下好的梁柱都鋸短了。誰知曼林正好用它們把木樓壹層層地收縮上去,建成杉樹壹樣的建築,而且不用壹釘壹鉚,六方八面,飛檐翹脊,好看極了。而那夥人修的木樓,上下壹樣大,壹陣風吹來就倒了。那夥人急忙偷偷溜走了。
後來,那夥人投靠了強盜,帶人來搶劫,殺了曼林。曼林的女友良美滿腔悲憤,領著幾個有膽量的姑娘,與寨老商量了計策。六位寨老晚上請強盜進寨會宴。眾強盜擁進寨裏,頓時,寨裏響起“撲通、撲通”的鼓聲和喊殺聲。強盜亂成壹團,全被消滅。原來,那鼓聲是姑娘們用雙掌拍打染布木桶裏的水而發出的。從此侗家就制作了牛皮鼓,神聖地放在木樓裏,把木樓改名為“鼓樓”。
古樸的鼓樓文化
鼓樓是全寨社會活動的中心。過去,樓的大梁上所懸的這面皮鼓,侗語稱“款鼓”,為“款首”(村寨頭人)集眾用鼓。凡有大事,款首就上樓擊鼓,召喚寨中成員齊集鼓樓坪聽候指令安排。如遇緊急情況,壹寨擊鼓,各寨響應,可聚集起幾寨群眾***同行動。如發生山火寨火,也擊鼓呼救。鼓樓過去也是侗家集會議事的中心,寨老處理糾紛、明斷是非的會堂。現在多為人們休息“擺古”、進行文娛活動的場所,青年男女相互交往、談情說愛的地方。夏天可來此乘涼,冬天可在此火塘生火取暖,聽長者擺談侗家傳說,暢敘農家趣事。當小夥子和姑娘要在這裏吹笙彈琴,“行歌坐月”時,老人們也就知趣地離開。鼓樓前面有“鼓樓坪”,還往往有戲臺。逢年過節,人們盛裝雲集這裏,舞龍燈、賽蘆笙、踩歌堂、演侗戲。蘆笙手吹起蘆笙,奏出悠揚悅耳的樂曲;歌手們手拉手圍攏過來,伴著音樂盡情唱歌跳舞,未婚男女利用這種機會相互交往,至夜方休。
侗寨的人們不但彼此間融洽相處,待客人更熱情。在南部侗族村寨,還有壹種奇特的迎送客人的儀式——“塞寨門”,也稱“攔路”。外村客人到本寨做客時,主人於寨門或要道口處,用柚葉、禾草或布匹、草標懸於竹竿或繩索上,或以紡車、布機、竹簍、雞籠為障礙物,把客人攔住。主人立於障礙物後,唱塞門和攔路理由,讓對方用歌壹壹對答。主客對唱,旁觀者喝彩助興。直到主人心滿意足,才撤掉障礙讓客人通過。侗家認為,這種儀式表示了對外來賓客的歡迎和尊重。做客辭別時,寨子裏的男女老少也個個來挽留客人,並形成人墻擋道。姑娘們會唱起“攔路歌”,叫客人“不要走,***同歡樂不分手”。如果來訪的客人唱壹支歌,表明要走的情由,人們就會自然讓出壹條路,並唱歌送行。然後將客人送到侗寨大門或寨外風雨橋上,與客人揮手告別,並唱道:“分別了,親友,高舉金杯遙相祝,明年這時候——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