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是粵東古邑,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見諸史載已有2200余年,得名於古五嶺之壹的揭陽嶺,春秋戰國時屬百越地。秦始皇平定南越後,於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設立
揭陽戍守區,隸屬南海郡。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建制揭陽縣,管轄現潮汕、興梅和閩南的龍溪、漳浦等地方。東晉成帝鹹和六年(331年)揭陽拆為海陽、潮陽、海寧、綏安4縣。以後幾經復廢,至宋紹興十年(1140年),又設立揭陽縣。新中國成立後,揭陽縣先後隸屬潮汕專區、粵東行政區、汕頭專區、汕頭市。1991年12月7日,國務院(國函[1991]84號文)批準撤銷揭陽縣建立揭陽市(地級)。
揭陽歷史悠久,見諸史載已有2200余年,得名於古五嶺之壹的揭陽嶺,春秋戰國時屬百越地。秦始皇平越後,於33年(前214年)設立揭陽戍守區,隸屬南海郡。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建制揭陽縣,管轄現潮汕、興梅和閩南的龍溪、漳浦等地方。東晉成帝鹹和六年(331年)揭陽析為海陽、潮陽、海寧、綏安4縣。以後幾經復廢,至宋紹興10年(1140年),又設立揭陽縣。新中國成立後,揭陽縣先後隸屬潮汕專區、粵東行政區、汕頭專區、汕頭市。1991年12月7日,國務院批準揭 陽撤縣建市(地級)。現轄榕城區、揭東、揭西、惠來3縣,代管普寧市(縣級)。
歷史縣域概況
揭陽縣:現汕頭市金平區、龍湖區,揭陽市榕城區、揭西縣、揭東縣,及豐順縣湯坑(古藍田都6個鎮)
現汕頭市直接淵源是原澄海縣地,澄海縣地則分別析自潮州三陽中的揭陽縣、海陽縣兩縣。揭陽縣鮀江都、鱷浦都(合為現在的金平區)、蓬洲都(現龍湖區);海陽縣外莆都、蘇灣都(合為現在的澄海區)。1861年汕頭開埠所在地鮀浦司,即指今金平區,現金平區即是汕頭市政府駐地;汕頭經濟特區,則創建於龍湖區;“沙汕頭”明代中期以前即為揭陽縣地。
揭陽市榕江和練江流域歷史上是粵東地區經濟較發達的地區之壹。對外通商歷史悠久。早在唐代,榕江炮臺口岸及神泉港、靖海港就與東南亞各國通航,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明清時代,手工業、商貿業較發達;民國初期,隨著現代工業技術的輸入,出現了簡單機械加工的小五金制品行業、服裝加工行業和棉紡織業;抗日戰爭後期至解放前夕,揭陽經濟處於癱瘓狀態;1949年10月19日,市區榕城獲得解放,從此揭陽各地開始了欣欣向榮、蓬勃發展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新時期。改革開放,特別是建市以來,揭陽經濟社會迅猛發展,兩個文明建設均取得長足的進步。
揭陽地靈人傑,歷代賢達誌士輩出。宋代高士吳復古、明朝尚書翁萬達、滿清狀元林德庸、直隸總督鄭大進等均系揭陽籍名臣重將。南昌起義南下部隊指揮部決策會議在流沙召開,周恩來、賀龍、葉挺、劉伯承、郭沫若等革命先驅到過榕城、流沙、棉湖等地;二次革命戰爭時期的大南山八年遊擊戰爭,留下令人緬懷的史績!
揭陽倚山瀕海,山川毓秀,名勝古跡甚多,主要旅遊景點有: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榕城、揭陽學宮、雙峰寺、黃歧山風景區、桂竹園風景區;惠來金海灣植物園、神泉海角甘泉和海市蜃樓、百花峰、銘湖巖;揭西大洋高山旅遊度假區、潮汕守護神祖廟—霖田祖廟、廣德庵、石內溪冰臼群、百潭谷、龍潭崆瀑布、京明溫泉度假村、黃滿磜瀑布、大北山森林公園等;普寧培豐寶塔、馬嘶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