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原生態藝術活動在民間發展已久,因其質樸自然而清新真實。原生態作為壹個新生事物,近壹兩年在慢慢滋潤著中國大地,像四月的和風細雨。
張藝謀印象中最早出現的原生態?關於劉三姐的評價。當時張藝謀以真實的桂林山水為舞臺,讓當地農民盡情歌舞,模糊的原生態藝術表演就這樣被人們發現了。楊麗萍和她的《雲南印象》發揚了原生態的表演——雲南當地人用他們日常的舞蹈擠進電視和屏幕,與千家萬戶見面。從此,原生態正式萌芽。Po在央視《春晚》的出現,確實給了“原生態”壹個正式的名分,結出了壹顆褒貶不壹的苦甜果實。被壹些所謂專家鄙視的“下巴麗人”散發出強大的魅力!簡單的誦經以壹種新的簡單藝術形式登上舞臺,逐漸被人們所接受。
在第十二屆CCTV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中,原生態唱法被賦予了與美聲、通俗唱法、民族唱法並列的地位,真正進入了藝術的行列..或許,這朵新的野花會成為藝術領域的壹顆新星,從此進入大家的音樂和千家萬戶。
原生態民歌
原生態民歌,顧名思義,是我國各族人民在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的、在民間廣為流傳的原生態民間歌唱音樂形式。它們是中華民族口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原生態歌曲是結合了民間藝術和民俗風情,有自己獨特的文化,保留了自己獨特的習俗,不加任何修飾,充滿鄉土氣息的歌曲。
民歌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結晶,是各個歷史時期人民生活的生動寫照。這些歌曲由人民直接制作,在農民、船夫、趕腳人、牧羊人和婦女中長期流傳,反映了時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說是各個歷史時期人民生活的生動寫照。這些歌曲是大眾口頭創作的,並在流傳中不斷豐富和發展。歌詞更加精煉,曲調也逐漸趨於完美,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民歌的語言生動形象。不直接帶來簡單的生活語言,也註重節奏、對比法等傳統的詩歌手法。它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它是人民的傑作,是流行語言的精華。
中國的民歌種類繁多,主要有內蒙古的長短調牧歌,河套及其周邊地區的滿漢全席、爬山調,陜北、晉西北的民歌,甘肅、青海、寧夏的花兒,新疆的十二木卡姆,陜南、川北的大姐歌、茅山歌,江浙的吳歌,贛、閩、粵交界地區的客家山歌等。
據專家介紹,“原生態”壹詞是從自然科學中借用的。生態是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的壹種存在和發展狀態。原生態就是在自然條件下生存的壹切。原生態民歌是老百姓自然表達的,而很多民歌的改編是原生態情況的變異,屬於非原生態。
原生態唱法只是壹種說法,它不同於學院派的民謠唱法。學院派的民族唱法大多吸收了壹些西方唱法,但原生態唱法是壹種原始的、未經加工的唱法。作為評委,他認為除了衡量音準和音色,還要註意選手是否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民族風格。
原生態民居
《百科全書》上寫著:住宅建築,在近代,除宮殿和政府機關以外的住宅建築統稱為住宅建築。所謂民居,就是人們居住的地方。民居分為現代民居和傳統民居,傳統民居又分為原生態民居和正規民居。原生態民居是那些在歷史、地域性、文化、整體性、建築、生活等方面都得到很好傳承的民居。它們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建築本身,更在於它們承載了當地的原始生活和原生態環境的歷史印記。
原生態舞蹈
所謂原生態舞蹈,應該是遠古先民“缺歌,手舞足蹈”產生的,是較少被“現代化”侵入的具有“文化本源”意義的民間舞蹈。
壹般認為原生態舞蹈是廣場而不是劇場,自娛而不是表演,參與而不是觀賞,隨意而不是規範,省力而不是刻意,傳承而不是創造。原生態舞蹈是普通人在民間儀式或活動中流傳下來的民間舞蹈。
從民族學、民俗學、民族文化心理學的角度,我們會發現原生態舞蹈有以下精神文化內涵:以圖騰符號為神聖力量的崇拜;以生命本體論為主題的儀式性;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主題;基於民間生活的流行。每壹個舞蹈可能都不完全包含,但都和其中的壹個或幾個有關系。
以圖騰符號為神力的崇拜。圖騰是原始氏族和部落群體的標誌和象征。圖騰文化作為形成民族文化和心理深層結構的原始積累層,在元初具有民族文化的原初意義,是民族靈魂和人性的源泉。原生態舞蹈是為了表達圖騰崇拜或以某種動物動作作為圖騰符號作為舞蹈動作,從而獲得群體認同的印記,滿足和實現社會集體意識和歸屬心理。比如舞龍,就和漢族人對龍的圖騰崇拜分不開。少數民族對銅鼓和竹竿的崇拜,以及許多民族儺舞中的天地神崇拜,都是原生態舞蹈中的重要元素。圖騰崇拜舞蹈源於人們對神靈的崇拜和祖先信仰的需要。
以生命本體論為主題的儀式性。儀式是人們的壹種行為方式,儀式舞蹈在原生態舞蹈中占有重要地位。儀式舞蹈來源於對超自然神靈的崇敬和依賴。在原始社會,原始宗教、圖騰崇拜、巫術祭祀等活動都離不開舞蹈。儀式舞蹈在行為上可以分為兩種,壹種是崇拜,壹種是模仿。無論是對神靈的崇拜,還是對神靈的依附,抑或是對鬼魂的偽裝,目的都是借神靈之力驅走邪靈,反映了他們對生活的追求和對生命的向往,寄托了人們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主題。中國是壹個傳統的農耕社會。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主導思想是“天人合壹”。這種觀念體現在原始文化心理中,就是敬畏自然,服從自然秩序,在此基礎上,人與自然才能和諧相處。“天”的本義是“神”,人只能被動服從。人們後來認為天是自然,指的是自然及其演化規律。“天人合壹”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統壹。表現在原生態舞蹈上,是反映人們對天地、對風調雨順祈福的各種祭祀舞蹈。原生態民間舞蹈也包含了很多類似的內容。
基於民間生活的流行。原生態舞蹈作為人類活動的內容存在於民間,是民間生活和生產活動的壹部分,是以民間生活為基調,以大眾審美為旨趣的民間舞蹈藝術。生產活動是人類最基本的活動,以人類體力活動的形式為基本表現形式,形成反映勞動活動的原生態舞蹈,同時表現勞動中自然流露的美好情感。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苗族板凳舞和彜族“阿妹其托”就是源於生產生活的這類舞蹈。
原生態民歌與民族文化的生態保護
(1)當人們像發現新大陸壹樣重新發現原生態民歌的藝術魅力時,都驚訝於現代工業社會對其傳統文化的日益麻木。在日益現代化的大都市,在商品社會時尚文化的沖擊下,我們離原生態民歌越來越遠。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們,幾乎沒有機會領略到純粹民歌的魅力,更談不上真正體驗到充滿淳樸文化傳統和豐富內涵的具有獨特審美特征的原生態民歌,從而不可避免地形成群體價值取向的偏差。“原生態”是指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的壹種存在和發展狀態。原生態就是在自然條件下生存的壹切。原生態民歌是人類發展過程中壹種民間原始文化的記錄,是國家“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具有豐富而飽滿的文化內涵,作為歷史文物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原生態民歌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失傳最快,保存難度更大,應該優先保護。但現實恰恰相反。在文物保護中,原生態民歌總是被遺忘。
隨著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普通話的推廣和流行文化的沖擊,原生態民歌賴以生存的文化生態遭到破壞,壹些傳統民歌失去了演唱環境。壹些民歌的功能喪失了,依附於這種功能的文化也萎縮了。在今天,民歌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是歷史的必然,但民歌的消失是中華民族不可挽回的損失。隨著老歌手的去世,許多優美的民歌也隨之而去。壹個民間藝人的消失,往往就是壹個民歌博物館的消失。由於缺乏明確的教育思想指導,中小學音樂教育沒有堅持教授和演唱原生態民歌,導致很多孩子不會唱自己的民歌。但在以音樂文化傳承與傳播為己任的專業教學領域,經歷了文革時期對民樂的全面否定和港臺歌曲對原生態民歌的強烈沖擊後,原生態的民樂教學逐漸被邊緣化,民歌、戲曲、曲藝等課程開設越來越少,甚至無緣無故地被砍掉。專業院校可供學習和參考的音像資料很少,收集民歌也沒有資金支持。音像店裏的民族聲樂作品大多是用西方或流行唱法演唱的作曲歌曲和各種新民歌。很多學習民族唱法的歌手追求壹夜成名的媒體名氣,只是模仿著名的大牌歌手,從來沒有認真學習過民族傳統風格和技法,民族聲樂學生的民族藝術營養嚴重不足。
(2)在沒有任何媒體宣傳的情況下,將西方民歌木卡姆的旋律與簡單朗朗上口的流行元素相結合而創造出的暢銷唱片,讓壹些唱片公司發現了將民歌風格化、重新包裝的商機,紛紛向傳統原生態民歌滲透,挖掘民族音樂的時代審美內涵,以市場化的方式推動原生態民歌緊跟時代步伐。商業利益和社會需求相結合的強大推力,導致流行音樂領域出現了傳統音樂題材和風格回歸的強勁趨勢。壹些專業音樂人開始以傳統民樂為素材,創作大量的“民歌翻唱”或民樂改編作品。這種所謂的“新民樂”不同於傳統原生態民歌單壹的地域色彩,而是從民族民歌中汲取靈感,借鑒了歐美爵士樂、布魯斯、說唱音樂的特點。在經歷了20世紀城市文化中民族音樂的低迷之後,“新民樂”演唱會出現了罕見的火爆場面。“新民樂”的興起,作為壹種“歡天喜地尋野”的特殊音樂文化現象,表明中國人正在努力擺脫文化價值觀“中心”論的偏頗,追求傳統文化價值觀的回歸。“新民樂”對原生態民族音樂元素的吸收和改造,是創新民族音樂的有益嘗試。但長期以來,由於專業音樂人大量使用民歌,創作了許多具有廣泛影響的優秀民族音樂作品,人們誤以為專業創作是民歌發展的成功之路,只有融入現代音樂元素才是民歌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更有甚者,近年來,壹些民歌藝術節的組織者打著“創新”的旗號,無限擴大民歌的外延,隨意捕捉幾個話題,請幾個外國人、大腕唱壹些似是而非的歌曲,把壹個名為“民歌藝術節”的藝術活動完全變成了商業炒作。
誠然,傳統應該是壹個變化發展的生命體。民歌作為我們民族的壹種非物質文化形式,必然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應該鼓勵積極有益的探索和嘗試。但創新必須對原生態民歌有深刻的理解,對民族音樂藝術發展有真正的關註,民歌的創新發展絕不能以喪失民族藝術的個性特征、顛覆傳統藝術、喪失文化精神為代價。鄉村民歌向城市民歌的轉型壹直是民歌的必然趨勢。但是,城市民歌的不斷發展,必須從原生態民歌中汲取豐富的營養,這是避免城市民歌衰落的必由之路。專業音樂人創作的民族風格歌曲為中國民歌的發展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它無疑仍將是原生態民歌與現代社會生活的重要紐帶,是中國民歌創新發展的重要途徑之壹。以越軌為己任,以陌生為創新的“民歌”創作,絕不是中國民歌的發展方向。
(3)中國各地的原生態民歌有著悠久的傳統,眾多的民族、豐富的民族語言和獨特的民俗風情孕育了令人驚嘆的民歌。在20世紀80年代收集中國傳統藝術的“十大集成”中,中國民歌多達40萬首。如此豐富的傳統音樂資源優勢,也是世界罕見的。原生態民歌文化保留了民族生存過程中最精煉的信息,是地方文明不斷生長的最基本的精神元素。原生態民歌是民族音樂藝術的根,為了繼承和發展中國民歌,越來越多的人在新的歷史時期不斷探索民歌的適應性轉化。而那些依附於農業社會典型生產生活方式的民歌,壹旦隨著經濟轉型而“發展”起來,就不再是自己的了。因此,必須采取博物館式的保護,保持民歌原有的生存環境,讓民歌在自己的生態空間中生存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