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土家族過年習俗(選擇題)

土家族過年習俗(選擇題)

答案:B

土家族習俗

--------------------------------------------------------------------------------

由於長時期與其他兄弟民族的交往,生活習俗、文化等互相影響、吸收,現已通用漢語和漢文。生活習俗與其他民族大同小異,現保留的獨特部分極少。

居住 土家族采取倚山建房,壹般為吊腳樓,樓上住人,樓下關牲畜。建房要求背有靠山,面有向山。壹般是四列三間,居中的壹間要設祖先神位。正側左右兩房住人,多為兩小間,叫住“小二間”。小二間前設火鋪,火鋪中間置火炕,火炕用於取暖的煮飯,火炕上放著鐵制三角架。火炕上空吊有炕架,用以烘炕物品。特別是春節之前,用以烘炕臘肉和香腸等物。

婚姻 土家族的婚姻有姑表開親之俗。壹般姑家之女嫁舅家之子,稱為“骨種”,“接親路”,視為親上加親。土家族的婚禮,要送三道人情。姑娘出嫁前要練《哭嫁歌》。要哭眾親友,還要提前1~2天不飲食,叫做“不吃茶飯”。姑娘婚後生了孩子,男方要到女家報喜。由女婿提壺酒,送到女家放在堂屋的香龕上,壺嘴朝外,表示生男孩;壺嘴朝內,表示生女孩。後由女家親戚送糧食、雞、肉、蛋到男家吃“月米酒”,男家也要反送禮物。

服飾 土家族男女大多喜穿大衣袖、大褲腳,在褲腳上刺繡花、鳥壹類,褲子要接腰,男女頭上喜包白帕子,腳上穿白底布鞋,大方美觀。婦女頭綴銀飾,胸前配有銀刀、響鈴、牙簽等。男女小孩帽上有各種各樣的頭飾,帽後配有銀飾響鈴,叮當作響。

喪葬 土家族的喪葬,老人去世,大都要舉行隆重的葬禮。要請土老師主持選擇安葬日期和墓地以及座山、向山。發喪時,路上要丟“引路紙錢”,墳內禁放有鐵的東西。因此,要自己的親人挖井,待死者埋葬以後,才能離開。埋葬的過程中,要請土老師開棺、清棺、“拋米”。拋米時,親人在棺前跪地用背後衣服接米,有的當場將米嚼細吞下,也有的將米帶回煮食,表示後代要團結和睦,衣食不愁,繼承老人的遺風。

節日 土家族有過“趕年”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臘月二十八、二十九日過年,現土家族聚居的部分村寨,壹直保留了這壹習俗。“四月八”是土家族送毛蟲的節日,要自念諺語,祈望莊稼免遭蟲害,五谷豐登。

信仰 土家族崇拜祖先,認為祖先是最大的神,處處保佑子孫。普遍信奉“土王”,傳說“土王”是土家族的祖先,每逢節日都要燒化錢紙,祭祀祖先和“土王”。土家族還信奉土地神,過年期間,凡是走親訪友經過土地廟時,都要燒香化紙,也還在不少土家族供奉“三王廟”的,廟內供有冉、楊、田三神位,祈禱三王神保佑人口平安、六畜興旺。

背景:湘、鄂、川、黔邊界上家族的壹些地方,每年要過三次年:臘月二十九(或二十八)“過趕年”;農歷六月二十五過“六月年”;十月初壹過“十月年”。

漢族以及壹些有關民族過大年(簡稱“過年”,即春節)都在臘月三十(或二十九)。土家族人提前壹天趕著過年,故稱“過趕年”。土家族人為什麽要過趕年呢?在湘、鄂、川、黔邊界民間流行著四種不同的說法:壹種是說為了抵禦外國的侵略。傳說明嘉靖年間倭寇(日本)入侵中國,永順土司工彭翼南奉命出征,他率領士兵三千,提前壹日過了年奔赴前線,大敗倭寇,立了“東南戰功第壹”。為了紀念這次征戰勝利,同時,也為表達廣大民眾對抗倭將士的深切懷念,永順縣土家族人就定在臘月二十九(或二十八)過年,這種“過趕年”的習俗已經持續了好幾百年的歷史。另壹種說法是,為了打敗異族的騷擾。緣於民族戰爭頻繁,土家族民眾常常不能安全過年。於是,本民族頭領便施巧計,出奇制勝。頭領讓民眾提前壹天過年,爾後,率領將士猝然出擊,敵人過年大吃酒肉,毫無戒備,被土家族人打得落花流水,倉皇撤離。還有壹種說法,土家族人祖先貧困,給財主當長工,窮得無法過年,不能合家團圓,只好提前壹天“團年”。另外也有說,四川西陽、秀山壹帶的士家族人分別在農歷三月三、四月十七過年,是因為明代萬歷年間土家族人奉命出征,班師回朝的日期不壹致,所以過年的時間也就不壹樣。

從以上四種不同的說法(傳說)中,可以找到壹些***同的東西,那就是:不論是外國的侵略、異族的騷擾或者地主的盤剝、掠奪,土家族人從來就是英勇無畏,同仇敵汽,並且足智多謀,以奇制勝,這是壹個英勇的民族,豪爽的民族。

“過趕年”的晚上,寨上燒起沖天大火,調年旗高高飄揚,男男女女圍著旺火跳擺手舞,唱調年歌,舞“毛古斯”。這種“過趕年”的爽快樸野、紅火亢奮,別有壹番情調。

土家族人豪爽、痛快的民族氣質的形成與發展,與其歷史進程中曾經飽經患難、備受欺壓,幾度被迫舉族(氏族或部族)遷徒卻能泰然處之的史實分不開。因而,同其先輩楚民族(或巴人,“南蠻”)壹樣,養成了念祖、懷舊、齊心、尚武的強烈民族精神,這在上家族過“六月年”和“十月年”的風俗與傳說裏鮮明地體現出來。

民間傳說中說,古代土家族人原住江西壹帶,因不堪忍受官府、財主的掠奪、欺壓,避免被斬盡殺絕的災難,他們約定在農歷四月初八開始準備,然後悄然離開,經過洞庭湖,溯沈江而上,到達武海派點心合時令陵山區壹個山青水秀的地方。這裏有大樹可蓋吊腳樓,有清泉可醞“苞谷燒”(家制白酒),能夠安居樂業,值得歡慶壹番。於是,新落居的土家族民眾就決定先過壹次年:宰牛,祀神,“擺手”,唱歌。這壹天是農歷六月二十五,就叫“六月年”。

經過幾個月的辛勤勞作,新墾的土地肥沃,五谷顆粒粗壯,六畜見風長膘,土家族人迎來了新的家園的第壹個豐收的秋天。這樣,他們又在農歷十月初壹再過壹個“十月年”(這也與他們的祖先——楚人以十月為歲首的“十月年”自然有關)。家家蒸“苞谷燒”,寨寨殺大肥豬,人們紛紛串寨,登門拜年,相互表達美好的祝願。

在我國湘西、鄂西壹帶富饒美麗的土地上,自古以來居住著壹個勤勞勇敢的兄弟民族,這就是土家族。

土家族約有五百七十萬人(壹九九零年),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龍山、保靖、古丈等縣為主要聚居區,其余分布在湖北省恩施地區來鳳、利川、鶴峰、鹹豐、宣恩等縣和四川石柱黔江、彭水等土家自治縣。

土家族的語言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接近彜語支。沒有本民族文字,長期以來使用漢文。絕大多數土家人都通用漢語,部分人兼通苗語,僅永順、龍山壹些偏僻地區,只會講土家話。

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意為本地人。稱漢族為“客家”。二千年以前,他們定居於今天的湘西、鄂西壹帶,那時與其他少數民族壹起,被侮稱為“武陵蠻”或“五溪蠻”。關於土家族的族源說法不壹,壹說是古代巴人的後裔;壹說是古代由貴州遷入湘西的烏蠻的壹部;壹說是唐末至五代的初年(壹九壹零年前後),由彭鹹率領的從江西遷居湘西的百藝工匠的後裔。這些說法,都有待進壹步研究。但有壹點可以斷定。即大約自五代以後,湘鄂西地區土家族這壹穩定的人們***同體,開始逐漸形成為單壹民族。

土家族所居住的湘鄂西區丘陵地帶,海拔多在四百至壹千五百米之間,境內山嶺重叠,崗巒密布,武陵山脈橫貫期間,酉水、澧水、清江縱橫交錯,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具有發展農、林、牧、副、漁業的良好條件。山區森林密布,梯田滿崗,種植水稻、玉米、薯類、麥類等;經濟作物有甜菜、苧麻、棉花、油桐、油茶、茶葉等,其中油桐、油茶是土家族地區多種經營中的主要項目,在土家族人民的經濟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經濟林木有松、杉、楠、柏等。此外,貴重的藥材、水產與地下礦藏也很豐富,特產娃娃魚是聞名中外的珍貴動物。

土家族民俗

跳喪舞

土家族跳喪舞又叫繞棺、打繞棺、喪鼓舞,是巴人在兩千年前傳承下來的民間歌舞。老人逝世,停靈樞於堂前數日,親屬鄰裏前往吊唁。入夜,“打鼓踏歌”,通宵達旦,以增熱烈氣氛,謂為亡人人解寂,慰新屬節哀。土家人熱愛跳喪舞,“聽到鼓聲響,腳板就發癢”。跳喪舞的特點基本與土家族擺手舞相似,手腳同邊,舞凈豪放,動作平委、舒緩們著節奏強烈的打示波器樂,舞者邊跳邊唱,唱腔多用假嗓,近似喊歌。適合男女老幼齊跳,舞蹈詞匯健康,壹般以歌頌死者生平事跡、歌唱撫育以及生產勞動方面的內容為主。土家跳喪舞集歌、舞、吹、打於壹體,是壹種綜合的民間藝術,跳喪舞本質上是壹種民間祭祀活動,表現了土家人對祖撫的崇拜。 2、板凳龍

是土家族以板凳作“龍燈”的舞蹈形成。兩人、三人均可,兩人舞是壹前壹後,三人舞是前二後壹。舞蹈動作有“河鷹展翅”、“雪花蓋頂”、“黃龍纏腰”、“猛虎下山”等。活動時間多在農歷大年三十至正月十五。喜慶節日亦有之。

燈戲

燈戲是流行武陵山區民間的地方戲種。其特點有四:壹是服裝簡單,壹件官衣、壹頂紗帽、三副口條、壹把劍足矣;二是人物少、生、旦、醜三行,出臺常為壹男壹女,最多不超過4人;三是器樂不多,文場只需1人用“大筒子”伴奏,武場增加鼓、鑼……,四是不擇演出場所,院壩、廣場皆可。燈戲因演出意義不同而名稱各異新春宵,歡度佳節,稱“賀新燈”,清明祭祀,稱“清明燈”,壽誕祝壽,稱“壽燈”,男婚女嫁、抱子添孫,稱“公燈”。燈戲劇目肯60多個。

女兒會

女兒會原是土家族(苗族也有)青年談情說愛的傳統習俗節日,農歷五月實三、七月十二舉行,男女青年穿戴壹新,前往趕會。舊時,女孩平素不得出門,唯這天去集於會,故稱“女兒會”。欲擇夫婿的女孩兒,著衣多層,內長外短,以讓所有好衣裳都能被人看到。趕會時,稍帶壹些土產山貨,佯裝趕集售物。欲覓對象的男子則身背空背簍,佯裝購物,相中那位姑娘,便近前“購物”。在壹場風趣的“計價還價”中各顯聰明才智,進行互相了解。如物價看漲,表明姑娘不答應,不夥子應知趣走開,否則便會挨罵。反之,即表示姑娘默許,雙方退出鬧市,找壹僻靜處自訂終生大事。

薅草鑼鼓

土家人謂水稻中耕為薅秧,玉米中耕為薅草。此兩項農事,均值盛夏時節,難免疲勞困倦,為振作精神,調節心身,即伴以鑼鼓助興,故謂薅草羅鼓。薅草鑼鼓壹般是壹鑼壹鼓,自敲自唱,唱詞多為祝願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壹類,也有說唱歷史故事的,此外,說唱人還時常即興發揮,開玩笑逗趣,起鼓勁加油的作用。 6、註米年肉

土家族人為祝願年吉慶有余:有米有肉,特以上好臘肉拌糯小米蒸制成菜,供“團年”時合家品評,以米、肉為題講四言八句求吉利。

南劇

南劇取施南府之“南”字而名。又因其音樂系由“南路”(似“二簧”)、“北路”(似“西皮”)、“上路(似“秦腔”)三大聲腔組成,又與公儺戲、燈戲、本地山歌及祭祀音樂等匯融,故成為壹種得具特色的劇種。南劇音樂由鑼鼓譜和曲牌樂組成,角色分生、旦、凈、醜四大行,文武兼備,文戲武唱,氣功武術雜於其中。劇種多為傳奇戲和歷史故事劇,傳統劇目近千。 8、儺戲

儺戲是在民間習俗的酬神還願儀式基礎上演變發展而成的壹種地方戲曲。以戴面具表演為特征;儺戲分“正八出”和“外八出”兩種,“正八出”統屬巫教儀式,“外八出”是有情節的折子戲和連臺大戲。角色分生、旦、凈、醜四大行,唱腔分高腔、平腔、哀腔、花鼓腔、山歌腔。儺戲以古樸、簡單、生活化而受鄉村人民喜歡。鄉民逢酬神祭祖、祝壽、添子、婚喪、榮升、金榜題名、迎神賽會以及消災求福、沖難去邪,皆演儺戲。

過社

土家人重視春社,即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社日前十天便有過社者,過社的主要活動有二,壹是上墳祭祖,但祭掃新墳不過檢;二是吃“社飯”,即用艾篙末、野蒜、地米萊、豆千粒、臘肉丁為佐料蒸制的糯米飯,親鄰好友,彼此饋贈以示和睦團結,社日禁鋤犁,否則會妨農事。

陪十姊妹

陪十姊妹是土家族姑娘哭嫁的獨特形式。新娘出嫁的頭天晚上,爹娘邀請鄰中的未婚姑娘9人,連新娘***10人圍席而坐,通宵歌唱,故稱陪十姊妹歌。十姊妹轉坐壹桌,首先由新娘哭“十擺”,新娘哭“壹擺”,廚師在桌上擺壹樣菜,擺完後,其余九姊妹輪次哭,最後又由新娘哭“十收”,廚師再壹樣壹樣將酒菜收進,菜收完,陪十姊妹活動告結束。哭嫁的歌詞內容很多,“十擺”、“十收”有哭祖宗之德,爹娘之恩,姐妹之誼,兄嫂之賢,故土之情等等,有時也哭罵媒人。音律多用七字八句的順口溜。

西蘭卡普

西蘭卡普是流傳在武陵山區土家族集散地的壹種古老傳統的土家工藝織錦。在土家語裏,“西蘭”是鋪蓋的意思,“卡普”是花的意思。西蘭卡普即為土家族人的花鋪蓋,系土家族人民智慧和勤勞的結晶,被譽為土家族工藝美術之花。西蘭卡普,在北宋時期就名噪壹時,這種用棉紗彩織的布,當時是土司朝拜皇帝的壹種貢品。同時,土家人也用來美化自已服飾。到了近代,色彩熱烈鮮明,紋樣豐富,成了土家姑娘的陪嫁品之壹。據說,這種陪嫁品必須要新娘新手紡織,花樣由新娘自已構思,圖案是花鳥蟲魚和各種幾何圖表,織工精細,色彩絢麗、樣式古樸典雅,質地精良。西蘭卡普講究花紋圖案和做工精細。被面上的花紋圖案,由各種彩色絲線紡織而成,花卉和圖案達100多種。西蘭卡普壹般每幅寬約50厘米,3幅連綴可做被面,單幅可做枕巾、圍裙、桌墊、腳被等。

過月半

土家人更重視過月半,素有“年小月半大”之說。本來是農歷七月十五為月半節,但因過月半須全家團聚,並接回出嫁姑娘,這在時間上就有“婆家過月半走不脫,娘家過月半必須去”的矛盾,於是訂七月初壹至十五,均為過月半。過月半的主要活動是祭祖,以紙錢封包,寫已故親長名字,焚於戶外,揚聲呼名哀悼,以示敬送銀錢,並以香、燭遍插小徑,謂之路燭,化錢於野外,施給孤魂遊鬼。

冬科喹

是流行在土家族青年男女中的壹種小樂器,它的制作是簡單,只要用三四寸長的小毛竹壹節,鑿四個小孔,內裝壹個小活舌,即可吹奏。

土家族青年男女都吹冬冬喹,壹般在勞作間歇或閑暇時,或蹲在古樹下,或立在小溪邊、竹林中,或三、五人齊奏,或壹人獨奏,他們眼望長空,吹奏著自己的心曲,那種古想方設法悠揚的曲調,令人陶醉。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土家族有個婦女叫冬冬,她勤勞善良,心靈手巧,常常幫助另人織土花被面,織蛇皮花帶,做鞋,縫衣,因此土家人都喜愛冬冬。後來冬冬的丈夫被抓去給土王爺相等王宮,冬冬的丈夫臨走時說:“在桃花開的時候,我就要回來的。”到了春天,冬冬坐在桃樹下,望著桃花開,等候丈夫回來,等得苦悶,她隨手折了根毛竹,鑿了小眼,留了活舌。對著桃花吹奏起來,以寄托對丈夫的思念之情。桃花開了,桃花落了,丈夫還沒有回來。第二年也如此,第三年冬冬正吹小竹管時,飛來壹只小喜鵲歇在桃枝上,對冬冬報信說:“不要吹了,丈夫死了,不要吹了,丈夫死了。”原來冬冬的丈夫被折磨死了。冬冬聽得惡訊,也在桃樹下活活哭死了。冬冬死後,每當桃花盛開的時節,在夜靜更深的夜裏,還可聽到這悠揚淒楚的聲音。

土家族人民為民思念冬冬,也照冬冬生前做的小竹管吹奏,同時把這小樂器取名叫做“冬冬喹”,“喹”是“吹”字的變音。

過趕年

南方人過春節多叫“過年”,而土家人的春節叫“過趕年”。趕年是土家人的壹年中最隆重的節日。所謂“趕年”,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提前壹天或兩天(即臘月二十八或二十九)過年,對此土家人有自己的傳說解釋。

相傳在明朝嘉靖年間,土家族先民隨胡宗憲將軍征計倭寇,壹年,春節將至,倭寇未除。遠離家鄉的土家人在臘月二十九那天就提前過了年,總帥大犒將士,激厴鬥誌。將士們在豐盛的慶賀之後,養精蓄銳,軍心大振。第二天(除夕)乘倭寇沒有防備之時,發起進攻,取得了戰爭的勝利。為了紀念祖先,土家族從此總是提前過年,並稱之為過趕年,以此為每年最盛大的節日。

土家人過年,還要殺年豬、春糍粑、做點心。特別是這個年糍粑,很有特色。打糍粑多在臘月二十七這天,而且常常是左鄰右舍幾家人合在壹起打,洋溢著歡笑與和諧。方法是:把糯米蒸熟後,用特制的粑槽、粑槌打糅,然後再壓成扁扁的。糍粑打好後,總是五個壹串串起來,另外還要做五個大粑,他們叫“庫弄糍粑”。原來這種粑粑是用來向土五進貢的,後來沒了土王,但習久成俗,也就相沿至今。據說,如果哪家不做大糍粑,壹年都會不吉利。

六月六

古歷六月初六日,是土家族紀念古代英雄覃厘的盛大節日。這壹天,土家山寨喜氣洋洋,殺豬、宰羊、打糍粑、做豆腐,把遠方的客人接來家裏作客,家裏的衣服都拿出來曬壹曬,女人們在溪流裏洗頭發,晚上燈籠火把,還要在擺手堂裏跳擺手舞。

傳說有壹年,土家族聚居的地方鬧饑荒,覃厘的老娘活活餓死了,有壹晚老娘給覃厘托夢,要覃厘栽上壹山南竹,在堂屋裏練三年六個月的箭,等到雞飛狗上屋的時候,把箭向北方射去,就可以射死皇帝,登上皇帝的座位。覃厘聽了老娘的話,在後山栽了山楠竹,自己關起大門在堂屋裏練箭,囑咐嫂嫂等到滿了三年六個月,看到雞飛狗上屋就喊他。過了三年,嫂嫂等得不耐煩了,把黑狗放在屋上,把雞趕得滿天飛,然後高聲喊覃厘,說是三年六個月了,雞飛狗上屋了。覃厘聽得嫂嫂的喊聲,慌慌張張地開了大門,然後拉滿弓,連發三枝箭向北方射去。箭壹射出,後山的楠竹根根炸破了,他們還沒騎上馬背,射出的箭也沒有射中皇帝。皇帝拔出釘在龍位上的簡桿壹看,上有“湖廣覃厘”四個字,於是派兵馬大元帥帶五千兵開到上湖南捉拿覃厘。覃厘和嫂嫂躲進大山,躲了三年六個月,兵馬大元帥好象海裏尋針,沒見覃厘的蹤跡,安排回朝日期,誰知覃厘在山溝裏洗澡,背上三務金龍閃閃被官兵看見了,於是被抓住解到京城,關進監牢裏,嫂嫂也跟著到京控望覃厘,嫂嫂囑咐覃厘說:“妳只要說背上的金龍是畫成的,皇帝就會放妳。”第二天皇帝親自審問。皇帝看到覃厘背上的金龍,本不敢殺他,問是生成的還是畫成的,覃厘記得嫂嫂的囑咐,答應說畫成的,皇帝聽說是畫的微微壹笑,吩咐刀斧手拖出去斬了,嫂嫂趕到殺場,抱住覃厘痛哭,血濺在她的衣服上、頭發上。覃厘被殺之後,天地不分,日月不明,雞犬不叫,皇帝知道殺錯了,皇帝不穿龍袍,不登龍位,讓覃厘的陰靈穿壹龍袍、坐壹天龍位,做壹天皇帝。

土家族人在這天曬衣服也叫曬龍袍,就是覃厘做壹天皇帝的傳說,這天女人們洗頭發,也是因為血油在嫂嫂的頭發上留下的故事。現在土家地區流傳有“三年都等了,卻等不起六個月”等俗語都是指的覃厘的故事。

牛王節

土家族的祖先從事農耕較早,從古以來養成愛護耕牛、尊重耕牛的傳統。每年古歷四月十八日,定為牛的生日。這壹天,土家族人都要給牛做生日,哪怕春耕生產很忙,到了四月十八那天,也要讓所有的牛休息壹天,還要給牛煮稀飯,主人還要恭恭敬敬的念壹首《祝牛王詞》。 據說念到這裏,老牛眼淚汪汪,感到主人講到它的內心之處。

相傳,牛王原是天的壹員神將。壹天,他陪著玉帝在南天門觀看凡間風景,當他看到凡人沒有飯吃,壹個個面黃肌瘦,就向玉帝求情,給凡人送糧食種,讓凡人吃胞肚子。玉帝答應了牛王的要求,但囑咐說:“叫凡人三天吃壹餐吧。”牛王歡歡喜喜來凡間,給凡人送了許多種子,並教給耕種的方法,但他慌慌張張把玉帝的話傳錯了,說壹天吃三餐。凡人有了糧食,壹天吃三餐,肚子胞了,日子過好了,個個吃得肥胖胖,沒有事做,敲著鼎罐蓋唱歌,鬧得玉帝不安寧。壹天,玉帝對牛王說:“凡人吃了飯沒事做,妳到糧食地裏撒些草籽種,後業糧食地裏長滿了青草,薅薅草草吧。”這回牛王又把玉帝的話聽錯了,走壹步撒三把草籽種,後來糧食地裏長滿了青草,薅也薅不完,人們邊薅罵,罵玉帝害死了凡人,罵得玉帝不耐煩。壹天,玉帝把牛王叫來說:“都是妳把好事做壞了。凡人功夫做不完,妳下界幫凡人拉犁拉耙做陽春去吧,餓了就吃地上青草。”四月十八這天,牛王下凡了。從此以後,後王老老實實地給凡人做事,幫助凡人拖犁拉耙,壹年苦到頭不得歇氣。餓了就吃青塞肚皮。人們為了報答牛王,於是把四月十八日定成牛王的生日。 “四月十八牛歇駕”,直到現在,這個古樸的風俗還牢牢保持著。

堂屋

土家發居壹般依山而建,律明三暗王布局,兩廂吊腳樓,正房中間為堂屋,堂屋上設香盒(神龕),供奉名路神主。堂屋子是土家人祭祀活動的神聖之地,也是舉辦婚喪嫁娶重要儀式的場所。尤其是每遇年老亡故的喪事,土家人都要在堂屋舉行跳喪舞的悼念活動。土家人相信“萬物有靈”和“靈魂不死,”因而喪事喜辦,用歡快熱烈的跳喪舞悼念亡靈,活躍氣氛。所以,《隨書》誌上說:“老人死,置屍棺舍,領裏少年,各持弓箭,繞棺而歌,以箭扣弓為節,歌其生平樂事以致終卒。”從這段史誌看,這很可能是巴人最早的“跳喪舞”,其意是遠古的人們用弓箭驅邪防鬼,為亡者歌功頌德,相似於現在人們為死者開追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