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電影《秋日奏鳴曲》中的音樂——肖邦《a 小調第二前奏曲》

電影《秋日奏鳴曲》中的音樂——肖邦《a 小調第二前奏曲》

在電影裏女兒和母親分別演奏了這首奏鳴曲,琴聲在兩個人的表達中竟是完全不同的感覺。壹部想要表達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糾葛,親人間的距離和誤解,這個人類生活中最常見的矛盾狀態也從這裏開始了。

電影裏的母親是壹個身負盛名的鋼琴家,彈奏肖邦《a小調第二前奏曲》,鋼琴聲熟練而又不失水準,音樂的感染力令人動容。同樣的音樂,已經長成大人的女兒彈得稚嫩生澀,聽起來是那般的無力。隱藏在音樂裏的情緒與電影人物的關系瞬間被展現得清晰直白。就如《秋天奏鳴曲》的秋色已經臨近冬天的感覺,想要表達的愛被撕扯,真實復雜的情感冷峻地擺在了觀眾面前。

這首《a 小調第二前奏曲》正是肖邦從古典到浪漫的代表作品。樂曲看似平靜的背後,抒發著作曲家內心的壓抑和傷感,華沙起義被鎮壓,滿腔的愛國情懷透過音樂的和聲語言將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相混合。這是典型的肖邦風格,就這首前奏曲而言復雜多變的調性布局是這首曲子的特點。

電影選擇了這首音樂,音樂解析了這部電影。

我想英格曼選擇這首奏鳴曲是有象征意指的,壹個人過於在意自己的工作,疏遠甚至拋棄家庭,壹方面找各種自我寬慰的借口,另壹面無法彌補的遺憾和愧疚折磨著自己。

在壹個成功者的背後,敏感甚至有殘疾的孩子內心深處的希望與失望,無助與怨懟幾乎無法逾越。《秋天奏鳴曲》中的母親與孩子,並非常見的歌頌母愛的電影,卻從壹個人們很少提起的角度深刻地剖析人內心的自私與脆弱,不安與煩躁。母親再次離開了。母女無法達成和解。據說導演曾經想以母女彼此諒解收尾,女兒“給予母親新生的想法因難度過高而放棄。”

影片中無法溝通的癱瘓女兒,象征著母女之間彼此的缺憾。雙方互為渴求,而又不能包容,如同不協和和弦,沒有答案,電影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