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壹名高三學生的父親特意找到心理醫生,說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壹般,壹進入高三,他就像變了壹個人,終日沈默寡言。此前,家長曾帶他看過心理醫生,醫生初步診斷為由於學習壓力過大,孩子產生了明顯的抑郁癥。然而,就在前不久,他突然決定輟學,任憑家長怎麽勸說也不願再去學校。 筆者從幾所高中學校了解到,目前距離高考還有不到壹個月的時間,但已有不少學生出現考前焦慮、煩躁等心理困擾。某中學的高三學生小慧(化名)對筆者說:“我老是擔心自己考不好,壹看到模擬題,腦子就壹片空白。”小慧的成績向來都在班裏排前五名,老師和家長都對她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並不斷鼓勵她為學校和家庭爭光。然而,最近半個多月,小慧壹反常態,復習效率明顯降低。
面對高考,壹些家長比學生顯得更為焦慮。本月8日,市民楚女士已經是第二次到醫院看心理醫生了。她表示,這段時間,自己老是擔心孩子在考試時,會出現塗錯答題卡、忘帶準考證等問題。壹想到這些,她就坐立不安,晚上經常失眠。
如今,高三學生背負著來自多方的壓力:社會評價的壓力、老師教育的壓力、家長期望值較高的壓力以及自我施加的壓力。重壓之下,考生的心理負擔讓人擔憂,家長出現的壹些心理問題同樣不可小視。
有專家建議,考生應學會調節自身心理,分析原因對癥下藥。如果是前期復習太緊張導致狀態下降,就得放慢自己的復習進度;如果是學習方法不對所致,則需要調整學習方法。同時,不要任意放大別人的進步,導致自信不足。此外,考生可經常進行自我比較,通過比較獲得自己的閃光點,增強信心。
專家強調說,家長的焦慮情緒對孩子有著直接的輻射作用,這不利於他們調節應試心理。專家說,家長的期望值不要過高,不要畫圈子給孩子。同時,考生應學會勞逸結合,有效學習。“8-1〉8”理論早已說明滿負荷學習8小時的效果,不如拿出1個小時去運動、聽音樂減壓。
“重壓之下,家長應當學會和孩子壹起減壓。”某中學心理輔導老師建議,壹方面,家長應為孩子創造內緊外松的學習環境,不要把自己的焦慮情緒帶給孩子,更沒必要全家人像準備“戰鬥”壹樣,對孩子進行無微不至的特殊照顧,那樣只會讓他們感到煩躁;另壹方面學生和家長的心態都要放松,淡化高考,從認識上根本減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現在社會對有壹技之長的技校人才的需求遠遠超過了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