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中文名:Flash mbth: Flash Mob全稱:快閃行動類別:壹種短暫的行為藝術特征:無組織的自發行為概念、簡介、實例、意大利、加拿大、德國、英國、中國、美國、歐洲、亞洲、中國、起源、滿足需求、概念介紹快閃行動快閃分為“快閃行動”或“快閃電影”。“快閃動作”是指多人聚集在同壹地點,做統壹的舞蹈或其他指定動作,或以簡單拍攝的方式進行記錄的壹種短期行為藝術。“閃片”是指專業的歌、舞、影視制作的電影,主要基於電影在網絡上的傳播效應,拍攝難度較大。為了達到電影效果,會多次重復,廣為傳播,而且往往與公益或商業相結合。1.出現過程快閃族最早出現在2000年的紐約,後來擴展到歐洲和亞洲。快閃族起源於2000年3月的美國紐約曼哈頓。當時,壹位名叫比爾(Bill)的組織者聚集了400多人,在紐約時代廣場的玩具“反鬥城”(Toys“R Us”)裏膜拜壹只機械恐龍。5分鐘後,大家突然迅速離開,快閃族名聲大噪。快閃族是壹種都市時尚文化,是現代人在忙碌的時候和世界玩的壹個善意的玩笑。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表示,如果活動設計合理,他們會主動參加。當然,也有人因為害怕誤解而采取保守的態度。比如2003年8月,有人在香港發起了第壹次快閃行動。他們在指定的日期和時間,到旺角壹家電器店詢問店員有沒有遊戲機出售(店裏沒有賣),然後集體鼓掌,各自離開。但行動當天,唯壹玩快閃的人是發起者,壹個少年。2003年8月22日,壹群外國人突然在銅鑼灣時代廣場的麥當勞舉起紙巾跳芭蕾。行動持續了壹分鐘,然後他們就散了。這次行動被稱為香港首次成功的快閃行動。快閃族提出的其他行動還包括在尖沙咀鐘樓外高喊“我愛香港”,以及在壹家超市拍西瓜合影。意大利假裝買書:羅馬是歐洲最早出現快閃族的地方。7月24日,2011,300人在10分鐘內湧入壹個圖書館,查詢壹些不存在的書。時間到了,他們壹起拍手15秒,迅速散去。加拿大人玩蛙跳:8月初,多倫多首次出現了“快閃族”事件。當晚6時30分,數十名當地快閃族聚集在楊街與艾靈頓路交界處的壹家商場外。聽了路領導的現場指示,幾十個人步入商場的玩具店,像青蛙壹樣圍著跳舞。德國張傘跳高:柏林快閃族7月30日首發2011。策劃人拿著壹把五顏六色的傘在大街上,命令在場的75個人隨意跳躍、拍手或伸臂、轉身。8月1日下午6點,德國柏林市中心街頭,40多人突然壹起用手機,高呼“yes,Yes”,然後開始鼓掌。英國家具店的聚會:2011年8月7日晚,壹個40歲倫敦人召集的英國“快閃族”出現在倫敦的購物區。大約200人首先按照星座在不同的酒吧集合,仔細閱讀告知不要被別人看到的說明:“妳應該在18: 30到達。就在店長喜出望外的時候,人群在他面前迅速散去。中國行動凍結:2011 4月1日愚人節,由廈門理工學院和張組織的壹場“快閃”活動在廈門中山路舉行。晚上8點多,壹聲響亮的汽笛聲突然吸引了很多路人的目光。只見百余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聚集在哨位。他們戴著各種面具,有的是白色面具,有的是類似《讓子彈飛》裏的黑幫面具,還有的是骷髏頭。以口哨者為原型,他們展開成壹個長方形,瞬間定格成壹個雕像的姿勢。美國第壹次行動:在第壹次行動之前,比爾給50個朋友發了壹封郵件,邀請他們在曼哈頓下城的壹家零售店見面。但由於沒有向官方透露活動的任何信息,有人向警方透露了信息,活動還吸引了6名警察和1輛警車。因此,該活動並不成功。比爾事後總結,被迫采取保密措施:要求參與者先在某個地點集合,然後組織者散發傳單,說明目標的具體位置。快閃族第二次行動:第二次行動的目標是梅西百貨曼哈頓旗艦店。以前,活動組織者只通知何時何地見面。在得到主辦方的訂單後,大約200人湧入了梅西位於九樓的家裝產品,然後聚集在壹塊售價65438美元+0,000英鎊的地毯周圍,對其進行評論。壹名參與者隨後告訴記者,“有人告訴我們,我們壹起住在郊區壹個很大的舊五金店裏。我們向售貨員明確表示,我們想買壹塊滿意的地毯。“大約過了10分鐘,這群人突然向四周散開,消失了,這讓店員們很疑惑。第三個動作:參與者在中央車站集合,然後開車進入凱悅酒店,乘自動扶梯到夾層,然後在瞠目結舌的客人和服務員面前大聲鼓掌15秒。第四個動作:動作鎖定在時尚的Soho區的壹家高檔鞋店。參與者裝扮成從鄰近的馬裏蘭鄉下乘公共汽車來紐約觀光的遊客。第五招:2011年7月24日,壹大批暴徒來到曼哈頓上西區的壹家愛爾蘭酒吧,圍著壹臺點唱機閑逛,竭力表現得若無其事。壹個第壹次參加的人焦急地小聲對別人說:“妳也是快閃族嗎?”“噓——”對方只是會意地點點頭,眨眨眼,緊張地咯咯笑。這時,壹位“閃客計劃”的組織者出現了,他悄悄給大家發指令:集合地點——中央公園國家歷史博物館對面的山頭。晚上7: 00 (18)到達指定地點的300多名參與者嚴格按照指令要求依次進行沈默的鳥鳴和贊美大自然。出發前,他們都在壹個時區網站上對了表。第六個活動:500多名快閃族成員聚集在壹家酒店,假裝久別重逢,然後在大堂地上睡了幾分鐘,然後迅速離開。在8月初舉行的壹次活動中,200多人在壹家美國書店假裝排隊用信用卡付款,然後突然壹起鼓掌歡呼,讓其他人目瞪口呆。比爾事後表示“第二次出發後的活動非常成功”。他在接受CNN采訪時說:“對壹些人來說,這只是好玩,另壹些人認為這是社交,還有壹些人認為這是政治。我個人是從審美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的。我喜歡看到這麽多不知道從哪裏來的人聚在壹起。“歐洲局勢之後,快閃族的浪潮通過互聯網傳到了英國倫敦,然後席卷了歐洲大陸。在意大利羅馬、奧地利維也納和德國柏林都出現了快閃族。以意大利羅馬舉辦的活動為例。參與者收到郵件後,蜂擁至指定書店。短短十幾分鐘,書店大廳就有300多名暴徒。約定時間到了,所有參與者都大聲鼓掌,時間不超過15秒。不過,路過的當地居民表示,“這個活動真的很超現實。很難不懷疑自己是不是在做夢。“本活動* * *時間不超過1分鐘。2分鐘後,所有的歹徒都已散去。當壹切恢復正常後,留給書店員工的只有壹種驚愕的氣氛。2011年7月30日,柏林,100人撐著五顏六色的雨傘在街頭跳舞,然後走開。2011年8月7日,倫敦,200人聚集在壹家家具店,對家具贊不絕口,然後走開。在羅馬,300多人同時湧入壹家音樂書店,要求店員尋找不存在的書籍或作家。同樣,在亞洲,快閃族風暴於8月開始襲擊亞洲各大城市。2011 8月22日晚上9點多,香港銅鑼灣壹家快餐店內突然湧入數十名外國人,高舉衛生紙壹起跳芭蕾,並發出輕快的叫聲。大約過了壹分鐘,他們立刻停止了動作,迅速散去,這讓在場的工作人員和顧客都驚呆了。臺灣省的“快閃族”是亞洲最大的群體。目前,臺灣省互聯網上至少有5個與“快閃”有關的網站。其中,成立於8月17的“臺灣省快閃族”規模最大,目前成員超過400人。參與者聲稱要“在全臺推廣快閃的概念”。8月27日下午2點,這個團體的成員在臺中光三百貨前進行了壹場線下無厘頭活動,集體向光三廣場高喊“火星來了”!然後很快解散了。在中國的壹天,城市廣場的中心突然聚集了壹群70多歲的人,大約有壹百人,穿著典型的Hiphop。高舉起手機,仰望天空,喃喃自語,各種方言壹時間充斥廣場,潮州客家潮汕方言充斥我的耳朵,真的很新奇。突然壹聲大喊:“我們愛菠蘿,就像廣州愛時尚”,此起彼伏,最後變成了“大吼”,持續了3分33秒多;喊聲壹停,壹聲巨響,人群迅速四處逃散。現場民警猝不及防,無法制止。整個廣場壹片混亂。這是廣州某大學三年級學生Topku發布的壹個假想動作,完全符合快閃族的標準:在特定時間地點突然出現,動作怪異,突然消失。但是...這只是壹種閃光動作的方式。還有舞蹈和定格。FlashMob起源flash mob是英文flash mob的中文翻譯。它源於周星馳導演的著名電影《絕招專家》和《少林足球》的搞笑片段。國外第壹次快閃行動是2003年5月在美國紐約曼哈頓。人們只知道它最初的組織者名叫比爾,自稱是壹名“社會工作者”。比爾成立了壹個名為“暴民計劃”的特別小組來組織活動。“快閃計劃”有其鮮明的特點——參與者應該知道有人接受了邀請。沒有任何網站會提供關於該活動的特別信息,更不用說在任何當地報紙上發布任何廣告——他們只是通過電子郵件互相邀請,作為虛擬世界中的朋友,在現實生活中幾乎沒有人會很了解對方。比爾在給網友的第壹封信中說,“我寫這封信是因為這是我的主意,但這並不意味著我是活動的組織者。個人認為,在發起郵件前策劃活動的人可以充當組織者。活動應該由知道活動內容的人來組織。”滿足需求對於“快閃”活動,有專家認為,采用這種行為藝術形式的人,可能有很強的“冒險心態”,敢於嘗試,鍛煉自己的勇氣,想成為第壹個吃螃蟹的人,讓自己不再內向,更加自信。給自己減壓,給身邊的人帶去歡樂。該行為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不傷害他人,同時註意安全。在現代社會人們內心交流減少的背景下,“快閃族”的出現可以從三個角度來看。首先,表面上是通過“無厘頭”遊戲在大眾面前表現自己,鍛煉自己的勇氣和膽量;二是緩解生活中的壓力;第三,現代社會的年輕人往往會感到“壹種無價值感和無意義感”,即生活得毫無生氣。年輕人精力充沛,但很多時候卻無處可花。快閃運動提供了壹個宣泄青春情感的平臺,所以廣受歡迎。人天生就有自我表現的意識,嬰兒的啼哭也是壹種吸引周圍人註意,得到他們“回應”的需要。快閃族強烈希望通過* * *,最終目的是“影響身邊的人”,引起他們的註意。他們可以“回歸”社會,做壹些不僅僅是個人愛好,而且有益於社會公益的事情,比如塗鴉、街舞、街頭表演等,所以可以被更多的年輕人和大眾接受,參與其中,但在不違法的前提下肯定是娛樂活動,不參與政治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