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音八樂樂器有哪些
莆仙十音八樂是指莆田涵江、仙遊壹帶的傳統民間音樂。十音指的是涵江的“文樊氏”,是莆田涵江特有的壹種古老的民間音樂。最早可以追溯到漢唐時期的宮廷音樂。據文獻記載,“文”樂器於公元1103年傳入福建。邗江“文”演奏所用的樂器有:箏(搟面)、萬戶(馬胡)、四弦胡、環胡、老胡、南帕、蘇笛(簫)、八角、三弦、月箱胡、牡丹鼓、壇板等。主要樂器“搟”是唐代遺留下來的原始弦樂器,被譽為“民間樂器的活化石”。其他樂器也各有特色,如今已不多見。特別值得壹提的是,《文》所用的拍板與莆田其他音樂中所用的拍板不同,拍板是由兩塊壹端穿孔的竹板用繩子綁成的。它們類似於唐代宮廷音樂中用三層以上堆疊而成的“檀香板”。韓江的《文樊氏》不僅在樂器上獨樹壹幟,在曲牌曲調上也獨具壹格,節奏緩慢,旋律委婉,詞少,風格古樸典雅,保留了唐宋長歌的韻味。它的玩法分為走和坐。演奏時用“壽子”(即七弦或九弦的小壽子),用壹對蘇笛或“橫簫”演奏樂器;坐和彈的時候用十壹弦,也就是比較大的“文弦”,用蕭肅,也就是壹對“直笛”,來演奏樂器。文還有壹種很特別的表演形式,就是文去請媽祖花的時候,賈丹(歌手)壹定要用牙齒咬著特制的“香臺”點上香唱歌,這樣才能請到媽祖花。八音,又叫“八音”,古稱八音,包括金、石、絲、竹、梅、土、皮、木。即金為鐘,石為竭,琴與器為絲,簫與管為竹;盛,祿為夷,祿為土,鼓為革,祿為木。八音樂起源很早。在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有骨笛、陶笛和陶制骨灰盒等樂器。商代有編曲、編曲、鼓、鼓等。,可以壹起演奏優美的音樂,奠定了十二定律的基礎。《古店八樂》完整地保留了莆仙戲千百年來的表演技巧和技法,其曲目也是莆仙戲中極具代表性的傳統曲目。傳統八樂演奏壹般由8至10人組成,使用的樂器有胡俟、老胡、三弦、八角琴、笛子、韻鑼。演奏的主要曲調有《在雲菲》、《大歡喜》、《風與子》、《風入松》。人們每次迎神遊戲、婚喪喜慶,都邀請古店八樂班演奏,極大地豐富了民間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