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默片(無聲)時期
第壹位在電影中使用音樂的人是盧米埃兄弟。
1895
年
12
月
28
日在
巴黎的卡普辛大道餐廳,盧米埃兄弟放映了電影史上的第壹部商業片,
當時盧米埃兄弟在放映的同時還邀請了鋼琴家做現場的伴奏,所演奏曲
目均是通俗的小品音樂,因此這代表了電影與音樂第壹次的交會。
(觀看電影《雨中曲》中當時觀眾欣賞無聲電影時的場景,因為沒
有人物對白,劇情完全靠字幕的形式傳達給觀眾。)
喜劇大師卓別林是當時最具代表性的電影明星。
2
、
起飛時期
對於電影史來說,
1927
年是非常關鍵的壹年,因為影像與聲音結合
的技術終於成熟,使得有聲電影正式崛起,觀眾終於能在看電影時聽到
演員們的聲音了。由於故事情節已經能由說話聲與對白交代清楚,從今
而後它就是情緒系統的重要領導者。從有聲電影問世到上世紀三十年代
中期,基本上電影音樂家的作曲方式是以純音樂的形態來構思,因此,
電影音樂脫離不了古典音樂的氣息。
3
、
專業化時期
上世紀三十年代之後,隨著電影的發展以及壹些音樂家對電影音樂
發生興趣之後,開始為電影寫作專門的樂曲,電影音樂才有了明顯的特
性與進步。這個時期的電影音樂家以史坦納為代表,史坦納可以說是電
影音樂家的鼻祖。史坦納首創米老鼠式的編曲方式,為早期的電影譜下
不少成功的作品,如《亂世佳人》、《北非諜影》等;此外,恐怖大師
希區柯克與柏納赫曼的《驚魂記》(
1960
年),全片以小提琴的弦樂音
響制造出淒栗驚駭的場面,也成為電影音樂的典範。
電影音樂的主要特征
1
、
視聽統壹的綜合性
——
電影基本上是壹種視覺藝術,
但聽覺要素
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輔助部分。
2
、
片斷與整體的矛盾統壹性
——
電影音樂在影片中是分段陳述、
間
斷出現的(早期的電影音樂例外)。
3
、
音樂長度的制約性
——
電影音樂受電影蒙太奇的限制,
隨劇情發
展而變化,因而每個音樂片斷的時間長度,均受到嚴格限制(誤差通常
不能超過半秒鐘)。
4
、
音樂與科學技術的不可分離性
——
電影音樂要通過錄音
(包括混
合錄音、光學錄音)、洗印、放映等技術處理,因而深受科學技術的制
約。
電影音樂的主要功能
1
、
描繪作用
——
這是較為客觀性的處理,
主要用音樂來渲染烘托畫
面的情緒及氣氛。
2
、抒情作用
——
主要用於塑造人物性格,表現人物思想感情、心理
變化,體現內心潛臺詞等。
3
、
劇作作用
——
音樂參與影片的情節發展,
成為影片結構不可缺少
的組成部分,
包括刻劃人物的復雜內心矛盾,
表現人物之間的外部沖突。
4
、背景氣氛作用
——
音樂以特定音調、樂器音色、風格在影片的局
部或整體中,作為表現時代特征、民族特點、地方色彩或強化特定的影
片基調與氣氛的手段。
5
、結構貫串作用
——
同樣的音樂在影片中多次反復(或變化反復)
出現,在情節發展過程中起著紐帶作用,既能使整部電影完整、統壹,
又能使觀眾在心理上獲得前後貫串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