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古箏歷史悠久,流傳於廣東梅縣、大埔等客家地區。廣東客家音樂,也稱為漢樂,受地方風格和方言的影響,形成了優雅,安靜,美麗和委婉的風格。代表曲目有《水蓮花》、《芭蕉窗夜雨》等。
潮州古箏主要流傳於廣東潮州,形成了輕六、重六、活潑五等獨特的曲調。音樂豐富而獨特。其代表人物有國盈、蘇文賢、林茂根。代表曲目有《西洋寒鴉戲水》、《秋思曲》等。
山東古箏曲調多為鑼調式,由八板組成。其演奏風格古樸典雅,具有濃郁的山東地方特色。這壹箏派的代表曲目有:《漢宮秋月》、《織錦四件套》、《同壹個世界》、《美人鄉愁》等。
河南古箏由秦征傳入河南,並與當地民間音樂相融合,發展成為後世著名的中州古曲。以內心深處的慷慨激昂為特點。上世紀20年代,遂平的魏子友首先引進了河南古箏,傳承了《小手》、《關雎》、《天下大同》、《漁舟唱晚》等十余首樂曲。
浙江箏派流行於杭州。其音樂多為移植琵琶,抒情而富有戲劇性。演奏時,傳統浙派箏派左手的揉、唱、滑、按等技法簡單,只對旋律做了壹些修飾,表現得恰到好處,並不誇張。代表劇目有《山流水》《妳的傳說》等。
陜西箏派是近年來復興的壹個流派。箏曲涉及多種劇種和音樂,既有悲壯跌宕的氣勢,又有激昂慷慨的秦腔“英雄歌”。還有和羌音樂的“悲音”,如泣如訴,細雨纏綿,委婉酸楚。
福建箏派在20世紀70年代才被發掘出來,很少流傳。其音樂和樂種有的與潮州、客家箏樂風格相近,有的屬於南箏派同歌異名。大部分音樂流暢緩慢。
內蒙古箏僅有10弦,多用於民歌、牧歌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