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舞蹈中的歌舞音樂,壹般采用當地的民歌小調,結合歌 舞的特點加以發展而成。歌與舞的結合,或者使載歌載舞中的民 歌更加富於節奏性和韻律感,例如雲南花燈、維吾爾族的賽乃
姆等;或者使某些歌與舞交替進行的歌舞形式中的民歌增加了 音樂手段,擴大了音樂表現力,例如藏族歌舞堆諧中的慢歌段 和快歌段的並列。
另外,器樂前奏和間奏的加入,不僅烘托出
歌舞音樂歡快的節奏和活躍的氣氛,也給舞蹈的表演以提示和 單純展現舞姿的時間。可以說,民間歌舞中歌與舞結合的這種 綜合藝術,增強和擴大了歌或舞的表現範疇和表現力,因此被
人民所喜愛。
民間舞蹈中的樂舞音樂,其樂器伴奏部分也常常采用民歌、 小曲的音樂,例如朝鮮族長鼓舞中的伴奏音樂。
而當打擊樂器在 舞蹈中作為道具出現的時候,例如朝鮮族的長鼓舞、傣族的象腳
鼓舞等,壹方面擊鼓的動作豐富了舞蹈的語匯,另壹方面,復雜 的鼓點和振奮人心的鼓聲又更易於引起觀眾的***鳴。
器樂伴奏在歌舞音樂和樂舞音樂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 舞蹈中的打擊樂多有固定的鑼鼓點,鼓點在舞蹈中不但起伴奏 作用,而且可以預示表演者的不同舞姿和隊形。
民間舞蹈的伴奏樂隊有不同的組合形式。抒情優美的舞蹈伴奏常以絲竹樂為
主,剛健粗曠的舞蹈伴奏常以打擊樂為主。嗩吶和鼓在民間舞 蹈音樂的伴奏中有很突出的地位,它們可以營造出熱烈紅火的 氣氛,與民間舞蹈表演的場合——節日及喜慶聚會的氣氛相
吻合。
民間舞蹈音樂往往采用規整的I或音節拍,並常常開始和結 束於強拍。和音節拍常見於朝鮮族和鼻族舞蹈,皆和音節拍常 見於維吾爾族和塔吉克族舞蹈。
歌與舞結合的民間歌舞音樂,其結構大致有下列幾種:
單歌段——用壹首民歌曲調演唱多段唱詞,反復地歌舞。
'這種形式較多地保留了民歌的原形,並因舞蹈的需要而增加了引
子和過門(即間奏)。? 歌曲與舞曲相交替——這種形式出現在歌時不舞、舞時 不歌的舞蹈中,例如藏族的堆諧。
聯曲體的歌舞套曲——將幾首歌曲聯結在壹起,形成調 式、調性、節拍、速度等方面的對比,使音樂更加豐富和生動。
例如漢族的花燈和采茶,維吾爾族的木卡姆中的歌舞和賽乃姆, 蒙古族的安代舞等等。
固定的鑼鼓點和鑼鼓牌子——這是舞蹈音樂中的打擊樂 伴奏形式,也是器樂形成獨立段落的標誌。有些民間舞蹈中的器
樂段落已發展到相當成熟的階段,具有復雜和高超的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