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易簡於古琴演奏意識方面,也提出許多專業性觀點和要求。他指出人們學琴常常只求曲多,而多則不精壹,以精為要。其實薛易簡能三百四十曲,確是甚多。但他卻只存善者並精研至妙。這是博而後深,完全不是維務為多,而是多中求精。薛易簡說古之琴人,能二三弄便有不朽之名,乃是至精至妙,有獨到風格面貌者。現代著名琴家查阜西先生中年之時被稱為查瀟湘,是以《瀟湘水雲》獨步琴壇。現代另壹位著名琴家吳景略先生曾被稱為吳漁樵乃是於《漁樵問答》壹曲至精至妙,以至於壹九五七年溥雪齋先生以書畫名家、北京古琴研究會會長之位,而專程赴天津的中央音樂學院向吳景略先生學習此曲。現代又壹位著名琴家管平湖先生,以《流水》壹曲名聲早播。隨後《廣陵散》享譽天下,也是數曲學之精妙而令其名不朽。上述三位前輩皆精研入奧多曲,而其中代表者既可證其琴學又可傳其高名。故壹二曲之至精至妙,也是職業琴家心血所成。薛易筒是所親歷者而有此卓見。
易簡論及彈琴應取之法如甲肉相半、清利暢美,暗用其力,戒露於見。也是現存的最早古琴演奏技法的直接論述。他在此明確提出音色要求及相應的演奏要領。他還指出“左右手於弦不可太高,亦不可低。”這太高太低至今仍是常見於彈琴者身上之病。至於“定神絕慮,情意專註”乃是要求彈琴者精神放松,思想集中,是很為重要之演奏原則,和今天的演奏要求完全壹致。其“如對長者”,是要人們尊重藝術,慎對技巧,是彈琴者必須洛守的準則。薛易簡於其琴之“七善”之外又提出“七病”:夫彈琴之甚病有七:彈琴之時目睹於他,瞻顧左右,壹也。搖身動首,二也。變色慚怍,開口怒目,三也。眼色疾遽,喘息粗悍,進退無度,形神支離,四也。不解用指,音韻雜亂,五也。調弦不切,聽無真聲,六也。調弄節奏或慢或急,任己去古,七也。概括的提出了古琴演奏的基本要求,這些要求從觀點到實際,以至於行文用語,在今天仍充滿生命力,並且富於法則性。七病中所記之前兩病,常是彈琴人為表現自己風度、技能,為引人註目而作的誇張動作,在今天亦時有所見。第三、四病是彈琴者精神緊張,以至不能控制自己,而令進退失去掌握,妨礙了演奏,使音樂零亂破碎。第五病是屬於演奏方法錯誤,指法運用疏漏,使音色粗鄙旋律失誤。第六病則是調弦未至精確便開始演奏,以至音多不準。這也是至今可見之現象。第七病則對於節奏和速度隨主觀而為的“任己”,脫離琴曲原本形象、思想和內容,其至曲解前人琴曲的內容和面目的“去古”,實在是嚴重的原則性問題。今天仍時有人彈琴只有自己趣味,而不顧琴曲之原本思想內容,將清微淡遠或激昂慷慨加在任何風格、內容琴曲之上,是犯了唐人早巳指出的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