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島的雕塑(木雕、石雕)、繪畫和手工藝品也以其精湛的技藝和獨特的風格而聞名。島上隨處可見木質和石質的精美雕像和浮雕,因此該島也被稱為“藝術之島”。馬斯是島上著名的木雕中心。巴厘島的繪畫很獨特,大多是用膠水和礦物顏料畫在粗麻布或白色帆布上。主題以鄉村風光和人民生活習俗為背景,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因此,巴厘島被稱為“詩歌之島”和“東方的希臘”。位於島中央的鳥木是壹個繪畫中心。博物館裏保存著許多歷史文物和巨幅油畫。
在鳥木附近,有壹個方形的千年洞穴——象牙洞,只有兩三米深,裏面雕刻著栩栩如生的雕像。甲維山上有四個著名的石像,大石像前隔著五個神龕。半山腰上,有壹座巴西的總統府,光冷。
巴厘島象牙洞寺廟裏的壹尊佛像。
巴厘島居民每年舉行近200個宗教節日,每個節日都充滿了歌舞。由於巴厘島的各種風俗,風景很美。因此也享有“神之島”、“惡魔之島”、“羅馬之島”、“美麗之島”、“天堂之島”、“魔幻之島”等諸多別稱。在自然科學方面,1869年,生物學家華萊士還發現,巴厘島是亞洲大陸的“尖端”,至今分布著典型的亞洲動物,而在東面僅隔著寬度不足40公裏海峽的龍目島,動物則屬於大洋洲物種。因此,巴厘島是著名的旅遊勝地。
由於宗教氛圍濃厚,巴厘島幾乎所有的文化從形式到內容都與宗教有關。選壹個有代表性的,簡單介紹壹下。
宗教:理解宗教有很多方法。最直觀的方法就是看寺廟。巴厘島寺廟很多,據說多達10000。很多人去巴厘島參觀寺廟的時候都會去塔納浩。傳說巴厘島是因為火山爆發(島上有三座活火山,巴杜爾、京達馬尼和阿貢),為了遏制海龜,才建造了七大神廟之壹,因其潮起潮落而與陸地分離而聞名。事實上,聖泉寺的歷史甚至更長,超過700年,蘇加諾的宮殿就建在它旁邊的山上。此外,位於阿貢火山(巴厘島印度教的聖山,宇宙的中心)旁邊的布吉薩寺,被譽為萬寺之母,是巴厘島寺廟的代表。
音樂:巴厘島的酒店裏每天都能聽到竹打擊樂,但不是完整的巴厘島音樂。甘美蘭音樂融合了銅管樂、鼓樂、弓弦樂,據說中國還有古老的曲調!
皮影戲:皮瓦延,最具代表性的娛樂形式,以兩大印度教史詩為基礎,其中大部分是《羅摩衍那》。也可以對他的宗教故事有更深入的了解。
舞蹈:以樂工、巴隆為代表,有點類似於我們陽春白雪人和下裏巴人的區分。表演主題仍然是羅摩衍那,舞蹈動作單調,主要用手和眼來表現。
雕塑:石雕主要集中在巴圖布蘭,木雕集中在馬斯,銀器集中在CELU,其中木雕最為著名,主要是因為該村珍貴(多為檀香木、烏木、柚木)有神話人物。
繪畫:主要在烏布,阿瑪美術館很漂亮,值得壹看。此外,尼加美術館還有許多珍寶。巴厘島的繪畫藝術對世界繪畫藝術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比如印象派的高更,比利時的馬朱爾,在1932年來到島上,留下來,和當地人結婚。他的巴厘島風格的作品在西方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手工:編織和蠟染在巴厘島的手工作品中非常有特色。也許很多人覺得中國的蠟染很多,這並不奇怪。而巴厘島的仁心客,是經緯染色後才織的。壹件衣服要好幾年,但很少見到。只有有地位的人在重大祭祀時才戴。
在島的中部,藝聲有壹座著名的猴子廟,猴子成群結隊。在北部,有風景優美的比都庫湖。著名的京達馬尼氣候涼爽,從這裏可以看到峰頂終年雲霧繚繞的巴圖火山。巴度山腳下的巴度湖也因其美麗的風景而聞名。島東南部的龍歌宮是著名的古代巴厘宮廷所在地。宮殿氣勢恢宏,四周有護城河,屋頂上畫著犯人被懲罰時的畫像。島西南海岸的丹納勒,有壹座建在岸邊高地的寺廟。由於長期的海浪侵蝕,這個地方離島有25米,形成了壹個島。每當漲潮的時候,周瑜似乎就在波浪中沈浮,就像水中的宮殿壹樣。
巴厘人是生活的哲學家。他們上班很努力,吃飯很開心,晚上很安心的睡覺,和所有的神和平相處,每壹分鐘都過得沒有雜念。生活自然無憂無慮,生活當然幸福。“金錢不是壹切”這種陳詞濫調只是壹個表裏不壹的成語。用金錢的價值來衡量壹切,是人類永恒的標準。
班加爾自治是和平和繁榮的
巴厘島人不僅在宗教上有自己的壹套認知,在生活管理上也有與官方版本不同的版本。
雖然政府明確規定了縣、市、村的行政體制,但真正推動運作的是“班紮爾”。“班加”是次於“村”的小單位。它由數百戶家庭組成,屬於巴厘島的壹個自治組織。它不在政府機構的檔案裏。從各家各戶的婚喪喜慶,到個人行為的獎懲,都是通過每月例會來解決。嚴格的自治組織使得家家戶戶都在默默溝通,形成了強大的道德約束力。所以巴厘島雖然美得像世外桃源,但妳是不可能過隱士的生活的。
貴族和平民是平等的。
源於宗教的階級制度在巴厘島是存在的,但和巴厘人的宗教態度壹樣,與萬物和諧相處的巴厘人對階級制度並不像印度人那樣嚴格和嚴肅。在巴厘島,四等不僅平等,而且不限於高級或低級的話。隨著經濟實力的滲透,過去名片上明明白白列著的課銜,已經逐漸被驕傲的學習經歷所取代。但羅馬入鄉隨俗是常識,這四類都要謹記在心,以免犯忌諱,在祭祀儀式等特殊場合發生爭執。
班級名稱I男職稱I女職稱
婆羅門祭司I da Bagus I da Ayu
Ksatriya貴族I Cokorda I da Cokorda
Waisya工匠和商人I Dewa I Desah
首陀羅(賈巴平民)我沒有我沒有。
事物變化而不變色。
巴厘島人不問家人出身,也不和外國遊客來任何地方。他們天真、隨和的態度,讓巴厘島成為人們信任、將心放在壹起的休息站。難能可貴的是,巴厘島每年接待數百萬遊客,卻依然不改顏色。海還是海,桑田還是桑田。
早晚祭祀的習俗和洗澡的習慣,壹百年來都沒有改變。雖然遊客圍著V8聚集,但巴厘島人依然對自己的生活視而不見,妳見過的梯田今天依然在等妳回來,其中只有稻草品種變了。巴厘島90%以上的農業面積都種植了新品種,有能力攻克巴厘島,生長迅速,抗病能力強。然而,過度使用殺蟲劑是巴厘島人付出的代價,改變的生態導致青蛙和鰻魚數量銳減。青蛙呱呱叫是巴厘島小夜曲的主旋律。這個熟悉的樂章有壹天會變調嗎?巴厘島人已經開始深入思考這個問題。
努力工作,專心玩耍。
逍遙法外是巴厘島人的態度,但不代表懈怠。事實上,當天才破曉時,巴厘島的男人們勤奮地耕地,而女人們則打掃衛生,準備飯菜,照顧動物。當太陽升起,大地變熱時,男人們暫停了手頭的工作,回家照看他們心愛的鬥雞。這時候,困了的遊客正好出門,看到街上聊著鬥雞。
其實巴厘島的男人都挺淳樸的。他們打理好自己該做的工作,專心守護寵物鬥雞。他們對鬥雞的期待都寄托在祭祀儀式上,這是公認的可以賭壹把本事的場合。鬥雞隊員的腳上綁著壹把劍。在壹陣灰塵和雞毛齊飛之後,結果已經決定了。贏家得到了賭金和被打敗的雞。賭資進了錢包,死雞上了桌。
巴厘島的火葬儀式
巴厘島火葬儀式:牛形棺材代表地位和身份,只有貴族和僧侶才能享用。
火焰將祭品和棺材壹起化為灰燼,人們祝願逝者的靈魂在這壹刻得到升華。
在宗教信仰的影響下,巴厘島人對死亡有自己的理解,他們的習俗是慶祝死亡。巴厘島人死後,習慣上要舉行火葬。沒有火化的死者靈魂是汙穢的,會給人帶來災難。如果在壹定時間內不為死者舉行火葬,死者的靈魂將無法升天,成為壹個整夜遊蕩在世界各地的厲鬼。所以這裏的火化儀式非常隆重,是巴厘島的奇觀之壹。火葬在死後第42天舉行,因為巴厘島人認為人死後靈魂離開身體需要42天。火化前,屍體應該處理掉。首先要將屍體浸泡在各種香料制成的液體中,然後用布包好,放在竹籃裏。火葬的前壹天,死者的親屬們都穿上了最華麗的服裝,男人們也帶著劍聚在壹起遊行。晚上會有盛大的娛樂晚會,木偶戲和各種歡樂的舞蹈。人們載歌載舞,等待第二天。
火葬那天,伴隨著音樂,附近的男人爭相搬運屍體,每個女人從附近的寺廟裏拿來壹瓶聖水,壹群為死者帶路的活雞被放在送葬隊伍的前面。神父祈禱完畢後,發放弓箭,送葬隊伍出發了。牧師手裏拿著紅冠,引導著屍體。遊行隊伍為了避開惡靈,讓逝者的靈魂失去方向,找到回家的路,不得不走壹條彎彎曲曲的路線。進入火葬場時,死者的近親先把壽衣割開,神父登上竹樓的平臺,大聲念禱文,並在上面撒上許多古錢,作為賄賂死者的贖金。女人們把帶來的聖水灑在屍體上,然後砸碎裝有聖水的瓶子。然後,屍體被搬進動物形狀的木棺,夜幕降臨時,開始被放火焚燒。在火光的照耀下,慶祝儀式開始,樂隊演奏音樂,觀眾開始狂歡。主要活動之壹是拔河,雙方爭奪裝有屍體的棺材,壹方代表天使,壹方是魔鬼。雙方爭奪死者的靈魂,要反復多次,最後總是天使贏。所有的活動都貫穿著喝酒唱歌。死者家屬在整個葬禮過程中並不悲傷。巴厘島人認為,如果過於悲傷,會阻止逝者的靈魂升天。屍體漸漸化為灰燼,圍觀的人群漸漸散去。親戚們把骨灰打包放在椰子殼裏。在牧師的祈禱下把骨灰扔進大海。整個葬禮結束了。
盛大的火化儀式非常昂貴,有時高達數萬元甚至數百萬元。吉安亞區王12年前去世,喪葬費高達500萬美元。大規模的火葬通常需要數千人擡著沈重的竹塔和棺材。竹塔的高度取決於死者的身份。有的高達20多米,112級,有的低至3、4級。棺材是動物形的,和尚和有錢人的棺材都是雕成牛的形狀,武士是飛獅,普通人是半象半魚。塔形竹架的大小,儀式的莊嚴程度,都取決於喪主的身份、地位和財力。但很多人負擔不起高昂的喪葬費用,所以經濟拮據的當地人先把死去的家人埋葬,等錢夠了,遇到好日子,再把屍體挖出來舉行火化。這個等待時間可能是兩到三年,也可能是十幾年。
在巴厘島,每十年左右會舉行壹次大規模的集體火葬,大家共同分擔費用。此時,巴厘島人清掃島上所有的墳墓,火化所有的屍體和屍骨,讓那些躁動不安的靈魂安息。
巴厘語
印度尼西亞語是印度尼西亞和巴厘島的官方語言,巴厘島語是當地人的方言。英語也廣泛使用,尤其是在繁忙的旅遊區。英語是最常用的語言。此外,壹些地方還使用荷蘭語、德語、法語、日語和漢語。尤其是近幾年,臺灣省人去巴厘島旅遊的人數迅速增加,所以有很多思維敏捷的商家。餐館或旅遊區的攤販也在學習我們熟悉的普通話和Ho-Chan。因為有很多早期從閩南移民到印尼的老華僑,他們的閩南語和我們的普通話總有壹點差距,但是交流起來絕對沒有問題。經常在旅遊區,妳會聽到這樣壹句話:“壹萬個圈...平(都壹萬了)!”“多少錢?”小販們不禁讓人覺得更加親切,然後停下來和他們說話...然而,當妳停下來的時候,其實意味著壹大群小販正圍過來和妳“交易”!哈哈的笑...這個時候妳得用壹些方法才能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