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音樂術語中b和a是什麽意思?

音樂術語中b和a是什麽意思?

(#)是升記號,表示將基本音級升高半音;(b)是降記號,表示將基本音級降低半音,都屬於變音符號。

變音記號可以記在五線譜的線上和間內;可以記在音符的前面和譜號的後面,記在譜號後面的變音記號叫做調號。

在未改變新調之前,它對音列中所有同音名的音都生效。如果在樂曲中間要更換調號時,可能有三種情況。

更換調號如果發生在壹行樂譜的開始處,這時應該在前壹行樂譜的末尾處將所要更換的調號預先記寫清楚,並將最後壹條小節線向前移,以便記寫新調的調號。

增加原有升號或降號的數目時只要在更換調號處的小節線右邊寫出新調的調號便可以了。

減少原有升號或降號的數目時需要在更換調號處的小節線左邊將多余的變音記號還原,在小節線的右邊寫出新調的調號。

升號變降號或降號變升號時需要在更換調號處的小節線左邊將原來的變音記號還原,在小節線的右邊寫出新調的調號。

直接放在音符前的變音記號叫做臨時記號。臨時記號只限於同音高的音有效,而且只到最近的小節線為止,在多聲部樂曲中臨時記號往往只對壹個聲部有效。

為了提醒廢除前面所用的臨時記號,有時在小節線後面加上另外的臨時記號。

擴展資料:

工尺譜是中國傳統的記譜法之壹,因用工、尺等字記寫唱名而得名,它與許多重要的民族樂器的指法和宮調系統緊密聯系,在中國古代跟近代的歌曲、曲藝、戲曲、器樂中應用廣泛。

工尺譜最初可能是由管樂器的指法符號演化而成,由於它流傳的時期、地區、樂種不同,因而所用音字、字體、宮音位置、唱名法等各有差異。

近代常見的工尺譜,壹般用合、四、壹、上、尺、工、凡、六、五、乙等字樣作為表示音高(同時也是唱名)的基本符號,可相當於sol、la、si、do、re、mi、fa(或升Fa)、sol、la、si。

同音名高八度,則可將譜字末筆向上挑,或加偏旁亻,如上字的高八度寫作上或仩。反之,同音名低八度,則可將譜字的末筆向下撇,如凡、工等。

若高兩個八度則末筆雙挑或加偏旁彳,如上。若低兩個八度則末筆雙撇,如上。

工尺譜的節奏符號稱為板眼,壹般板代表強拍,眼代表弱拍,***有散板、流水板、壹板壹眼、壹板三眼、加贈板的壹板三眼等形式。

散板就是自由節奏;流水板是每拍都用板來記寫,壹般是1/4的節奏,有實板與腰板兩種形式:實板是指與樂音同時打下的板,腰板則是在樂音發出前或後打下的板;

壹板壹眼就是壹個板與壹個眼合成2/4的節拍;壹板三眼就是壹個板和三個眼合成的4/4節拍;加贈板的壹板三眼,只有在昆曲的南曲中才有,大致相當於4/2節拍。

工尺譜歷史悠久,唐代即已使用燕樂半字譜,如敦煌千佛洞發現的後唐明宗長興四年(933)寫本《唐人大曲譜》。

至宋代即為俗字譜,如張炎《詞源》中所記的譜字,姜夔《白石道人歌曲》的旁譜、陳元靚《事林廣記》中的管色譜等。壹直發展到明、清通行的工尺譜。

這種記譜法到清乾、嘉年間,出現壹種用工尺譜記寫的管弦樂合奏總譜——《弦索備考》即《弦索十三套》。

近代常見的工尺譜,壹般用“合、四、壹、上、尺、工、凡、六、五、乙”等字樣作為表示音高(同時也是唱名)的基本符號〔可等於sol、la、si、do、re、mi、fa(或升fa)、sol、la、si〕。

如表示比“乙”更高的音,則在“尺、工”等字的左旁加“亻”號;如表示比“合”更低的音,則在“工、尺”等字的末筆曳尾。?

參考資料:

鳳凰網-中國獨有的記譜方法:工尺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