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
樂曲《七個半跳》詼諧幽默、輕松愉快,尤其是B段層層累加的延長音,更帶給人們無限的遐想。
“人有千面”,音樂又何嘗不是如此?同壹首樂曲,會帶給人們不同的感受,並會演繹成不同的故事。《七個半跳》已被賦予了許多形象,並被設計成許多精彩的教學活動,如《打蚊子》、《撕報紙》等等。而我的靈感,則得益於清晨擠牙膏的壹剎那,牙膏條的造型帶給我創作的沖動。每天擠牙膏、刷牙是孩子們的“必備功課”,而我在孩子們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對此進行了加工、提煉,將牙膏、牙膏條擬人化、形象化,使孩子們更加感興趣,願意參與進去舞蹈、遊戲。妳再聽B段那或短促、或伸展的延長音,不正好像是壹條條長短不壹的牙膏條嗎?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輕松愉快、詼諧幽默的情緒,初步理解樂曲ABAB’…反復的結構,感知A段歡快跳躍、B段延長且層層累加的特點。
2.引導幼兒在現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創編牙膏跳舞及擠牙膏的動作。
3.在表演中愉快地進行表情交流。
活動準備:
教學圖譜壹張,用小紙張將“牙膏條”壹壹遮住;教具大牙膏壹個;音樂磁帶。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樂曲輕松、詼諧的情緒,並大膽用動作愉快地表現。
難點:初步理解樂曲的結構,感知A段歡快跳躍、B段延長且層層累加。
活動過程:
1.幼兒完整地傾聽樂曲,體驗樂曲歡快、詼諧的情緒。
2.教師結合教具簡述故事《牙膏舞會》,幫助幼兒了解樂曲所表現的形象和內容。
3.結合圖譜,欣賞音樂,初步了解樂曲結構。
(1)教師聽音樂指圖譜,依次出示牙膏條;提問:牙膏跳舞時,音樂是壹樣的嗎?
(2)幼兒隨音樂指圖譜;提問:擠牙膏時,音樂壹樣嗎?有什麽變化?
(3)請能力強的幼兒聽音樂領指圖譜。
4.教師啟發幼兒創編牙膏跳舞及擠牙膏的動作。
5.完整地隨音樂表演。全體幼兒跳圓圈舞,B段時,教師依次請幼兒進圈當牙膏條,做出各種造型。
6.教師簡單介紹樂曲,啟發幼兒起名字。
活動延伸:
1.可在欣賞音樂的基礎上,學習用打擊樂器為樂曲伴奏。
2.可啟發幼兒用牙膏盒、牙膏皮制作美工作品。
另外,我查資料的時候找到兩個鏈接,相信妳用得上。/s/blog_62e34a010100t3a4.html
/datalist-li42-p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