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段》中最常見的意象是“墳墓”。“墳墓”意象幾乎貫穿了廢名的小說創作。墳墓和石碑作為象征生命死亡的意象,被放置在人們進行日常活動的空間中,頻繁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點綴著鄉村環境。生者之家,不僅毗鄰死者歸屬之地,墳墓更是壹個天然的天堂,也是孩子們眼中最喧鬧的地方。小林和朋友們總會去“家族墳”挑八毛當小號吹。小林最喜歡上墳,比背著媽媽進城好玩。孩子們在沿途滿是墳墓的官山上玩火,大膽地說:“墳墓怕什麽?”。小林帶著妹妹去城裏看對面墳山上的野火。“那比玩龍燈好玩多了。”墳墓是農村的壹景,是孩子們玩耍的地方。人們住得離墳墓很近,孩子們甚至從中獲得歡樂。逝去的生命依然見證著孩子的成長。墳墓的死亡意象不是悲傷或恐懼,而是自然運行中的壹種終極必然。夏天變冷了,春天來到了秋來。生與死形成壹個完整的循環。人們習慣了生死循環,就像習慣了日夜輪換壹樣。
小林看著墳墓說:“誰能平白無故地造這樣的花壇?”“地上沒有墳墓,我的童年生活幾乎是壹大塊空白。我記得我非常喜歡在墳墓上玩。我爬的山不多,墳對我來說和山壹樣美。”從這些可以看出作者廢名的死亡觀。他形容墳墓很美,認為這是對死亡最好的裝飾。他認為死亡是壹件普通的事情,甚至是壹件美麗的事情,像花壇壹樣美麗。
“墳”“路燈投送”“清明”等死亡的意象,在廢名的筆下變得如此美好,如此美麗,如此和諧,讓人很難感受到死亡帶來的悲傷。這也是因為廢名自身的悲慘經歷。廢名從小就對死亡習以為常。他姐姐走了,他差點病死。他見證了很多生命的離去,讓他看起來那麽蒼白,用淡淡的畫風勾勒出這些淡淡的死亡畫面。
知道廢名的人很少,但看過廢名的作品,都會感嘆廢名不廢。廢名被稱為作家的作家。作家為大眾寫作,作家的作家,作品是為作家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