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科菊屬植物的栽培種。經長期人工選擇培育出的名貴觀賞花卉。又稱藝菊,品種已達千余。多年生草本,高60~150厘米。莖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柔毛。頭狀花序直徑2.5~20厘米,大小不壹。總苞片多層,外層外面被柔毛。舌狀花顏色各種。管狀花黃色。菊花不是單元起源的,不能用簡單的種系發生方法來概括。菊花是異花授粉植物。可以利用菊花的有性繁殖,借助遺傳重組和性狀分離或基因突變來選擇新品種,而利用無性繁殖的方法來固定新性狀,培育新品種,或利用芽變和固定芽變的辦法培養新品種。菊花的無性繁殖有扡插、分枝與壓條等,扡插最常用。菊花壹般秋季開花,故又名秋菊。但它是短日照植物,可根據這種生物學特征,使之提早或延遲開花,供節日或盆景布置之用。菊花品種繁多,頭狀花序皆可入藥,味甘苦,微寒,散風,清熱解毒。
菊花是中國傳統名花。它雋美多姿,然不以嬌艷姿色取媚,
卻以素雅堅貞取勝,盛開在百花雕零之後。人們愛它的清秀
神韻,更愛它淩霜盛開,西風不落的壹身傲骨。中國賦予它
高尚堅強的情操,以民族精神的象征視為國萃受人愛重,菊
作為傲霜之花,壹直為詩人所偏愛,古人尤愛以菊名誌,以
此比擬自己的高潔情操,堅貞不屈。
中國人極愛菊花,從宋代起民間就有壹年壹度的菊花盛會。
古神話傳說中菊花又被賦予了吉祥、長壽的含義。如菊花與
喜鵲組合表示“舉家歡樂”;菊花與松樹組合為“益壽延
年”等,在民間應用極廣。
菊花,是人國著名的花卉之壹,既富有觀賞性,又極具藥作性。
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它的藥用價值古有記載。《本草綱目》中說菊花有清熱解毒,平肝明目的功能。《神農本草經》記載,久服菊花“可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現代科學經過分析,證明菊花中含有腺嘌呤、膽堿、水蘇堿、菊酮藍、黃酮類、維生素B以及香油烽、龍腦樟腦、菊油環酮、葡萄糖、剌槐甙等成份。因此,具有散熱、祛風、降火解毒、清肝明目、安胃利脈、減肥降壓、延年長壽等作用。
菊花全株可入藥,既可以與其他藥物為伍,也可以獨味成藥。菊花 作枕,能清醒頭腦,加陳艾葉護膝,治膝風疼痛,護背更有效。以白菊花、枸
杞子為茗,加適量蜂蜜,可防眼疾。慈禧太後專用的菊花延齡膏,就是用鮮菊花瓣,水煎後去渣,加蜂蜜配制而成。因為菊花的藥理作用明顯,幹鮮可食,人們常常用菊花配酒、做糕、熬粥等等,以起到保健作用。
2.來幾首關於菊花的詩菊花歷來被視為孤標亮節、高雅傲霜的象征,代表著名士的斯文與友情。
菊花因其在深秋不畏秋寒開放,深受中國古代文人的喜歡,多有詩文加以贊美,如東晉大詩人陶淵明著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 我國古代文人對菊花倍加稱譽,菊花被稱為花卉“四君子”(梅、蘭、竹、菊)之壹,就是明證。
菊花是我國傳統名花,有悠久的栽培歷史。菊花不僅供觀賞,布置園林,美化環境,而且用途廣泛,可食。
可釀、可飲、可藥,與人民群眾的生活密切相聯系。菊花有其獨特的觀賞價值,人們欣賞它那千姿百態的花朵,姹紫嫣紅的色彩和清雋高雅的香氣,尤其在百花紛紛枯萎的秋冬季節,菊花傲霜怒放,它不畏寒霜欺淩的氣節,也正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精神的體現。
今日菊花仍然為我國十大名花之壹,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我國歷代詩人畫家,以菊花為題材吟詩作畫眾多,因而歷代歌頌菊花的大量文學藝術作品和藝菊經驗,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名譜佳作,並將流傳久遠。
古今菊花詩 唐·元稹《菊花》秋絲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晉·陶淵明《和郭主簿》: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
唐太宗《賦得殘菊》: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
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 還持今歲色,復結後年芳。
唐·杜甫《雲安九日》: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唐·白居易《詠菊》:壹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唐·吳履壘《菊花》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 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
墮地良不忍,抱技寧自枯。唐·李商隱《菊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裏香。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宋·蘇軾《趙昌寒菊》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
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宋·楊萬裏《詠菊》物性從來各壹家,誰貪寒瘦厭年華? 菊花白擇風霜國,不是春光外菊花。
宋·範成大《重陽後菊花》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壹日花。
宋·陸遊《九月十二日折菊》黃花芬芬絕世奇,重陽錯把配萸技。 開遲愈見淩霜操,堪笑兒童道過時。
宋·梅堯臣《殘菊》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 深叢隱孤芳,猶得車清觴。
宋·朱淑真《菊花》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 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金·元好問《賦十月菊》秋香舊入騷人賦,晚節今傳好事家。 不是西風若留客,衰遲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繁華。 西風門徑含香在,除卻陶家到我家。
明·唐寅《菊花》故園三徑吐幽叢,壹夜玄霜墜碧空。 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
董必武《賞菊》名種菊逾百,花開麗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誰與?勤勞智自專。 賞心邀客***;歌詠樂延年。
陳毅《秋菊》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 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王如亭〔菊城吟〕 獅龍氣象竟飛天,再度輝煌任自威!淡巷濃街香滿地,案頭九月菊花肥。
楊東彪《野菊花》褪去浮華和雕飾 天的寬闊和地的無垠 渲染雲朵落地的快樂 以太陽的微笑迎接太陽的微笑 飽滿的對話 碰撞出壹縷縷寧靜的目光 質樸的對白無需言語 往往是由壹朵啟程 被風輕拂或卷動 都壹樣跑滿山坳 雨水賦予了純凈的血 纖細的枝 同樣是昂頭的脊梁 詩人叩動生活 舒展曠野 卻遺落了曠野的魂 別樣的精彩 在背離塵囂的地方濕潤 現代(上海)張誌真《詠菊華》任憑白露無情霜,甘願舍身送秋涼。雖無蜂蝶勤光顧,熏得晚秋處處香。
紅樓菊花詩 《紅樓夢》裏菊花詩可為壹絕,請欣賞紅樓藝苑內的菊花詩 憶菊 悵望西風抱悶思,蓼紅葦白斷腸時。空籬舊圃秋無跡,瘦月清霜夢有知。
念念心隨歸雁遠,寥寥坐聽晚砧癡。誰憐我為黃花病,慰語重陽會有期。
----蘅蕪君 訪菊 閑趁霜晴試壹遊,酒杯藥盞莫淹留。霜前月下誰家種?檻外籬邊何處秋?蠟屐遠來情得得,冷吟不盡興悠悠。
黃花若解憐詩客,休負今朝拄杖頭。----怡紅公子 種菊 攜鋤秋圃自移來,畔籬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經雨活,今朝猶喜帶霜開。冷吟秋色詩千首,醉酹寒香酒壹杯。
泉溉泥封勤護惜,好知井徑絕塵埃。----怡紅公子 對菊 別圃移來貴比金,壹絲淺淡壹叢深。
蕭疏籬畔科頭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數雲更無君傲世,看來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負,相對原宜惜寸陰。
----枕霞舊友 供菊 彈琴酌酒喜堪儔,幾案婷婷點綴幽。隔坐香分三徑露,拋書人對壹枝秋。
霜清紙帳來新夢,圃冷斜陽憶舊遊。傲世也因同氣味,春風桃李未淹留。
----枕霞舊友 詠菊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沈音。 毫端蘊秀臨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壹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瀟湘妃子 畫菊 詩余戲筆不知狂,豈是丹青費較量?聚葉潑成千點墨,攢花染出幾痕霜。
淡濃神會風前影,跳脫秋生腕底香。莫認東籬閑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陽。
----蘅蕪君 問菊 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孤標傲世偕誰隱?壹樣開花為底遲?圃露庭霜何寂寞?鴻歸蛩病可相思? 休言舉。
3.關於菊花的詩句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 唐·黃巢《詠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唐·太宗《賦得殘菊》: 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 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
還持今歲色,復結後年芳。 唐·杜甫《雲安九日》: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唐·白居易《詠菊》: 壹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唐·吳履壘《菊花》 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
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 墮地良不忍,抱技寧自枯。
唐·李商隱《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陶令籬邊色,羅含宅裏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宋·蘇軾《趙昌寒菊》: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 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
宋·範成大《重陽後菊花》: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壹日花。
宋·陸遊《九月十二日折菊》: 黃花芬芬絕世奇,重陽錯把配萸技。開遲愈見淩霜操,堪笑兒童道過時。
宋·梅堯臣《殘菊》: 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 深叢隱孤芳,猶得車清觴。
宋·朱淑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 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唐·黃巢《題菊花》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壹處開。
宋·朱淑貞《菊花》 菊花如誌士,過時有余香。粲粲滋夕合,英英傲晨霜。
4.描寫飲菊花茶的詩句有哪些1. 亂蕊壓枝繁。堆積金錢鬧作團。晚起塗黃仍帶酒,看看。衣剩腰肢故著單。薄瘦卻禁寒。牽引人心不放闌。擬折壹枝遮老眼,難難。蝶橫蜂爭只倚闌。——《南鄉子(詠棣棠菊)》作者: 陳師道
2. 菊花低色過重陽,似憶王孫白玉觴。今日王孫好收采,高天已下兩回霜。——《暮秋與裴居晦宴因見采菊花之作》作者: 鮑溶
3. 九日不出門,十日見黃菊。灼灼尚繁英,美人無消息。——《對菊》作者: 賈島
4. 近從年長來,漸覺取樂難。常恐更衰老,強飲亦無歡。顧謂爾菊花,後時何獨鮮。誠知不為我,借爾暫開顏。——《東園玩菊》作者: 白居易
5. 今春閏好。怪重陽菊早。滿檻煌煌看霜曉。喚金錢翠雨,不稱標容,瀟灑意、陶潛中能道。 ——《洞仙歌(菊)》作者: 晁補之
6. 階蘭凝曙霜,岸菊照晨光。露濃晞晚笑,風勁淺殘香。細葉雕輕翠,圓花飛碎黃。還持今歲色,復結後年芳。——《賦得殘菊》作者: 李世民
7. 黃花過也。月酒何曾把。寒蝶多情愛瀟灑。晴日雙雙飛下。沈吟獨倚朱欄。采芳貽向□邊。枕上醉排金靨。幽香付與誰憐。——《清平樂(對晚菊作)》作者: 晁補之
8. 寒輕菊未殘,春小梅初破。獸爐閑撥盡,松明火。青氈錦幄,四壁新妝裏。重暖香篝,繡被擁銀屏,彩鸞空伴雲臥。——《滿路花》作者: 陳允平
9. 風雨過中秋,愁對畫簾銀燭。那更氣遲節晚,負重陽金菊。 ——《好事近》作者: 晁補之
10. 東籬黃菊。細撚香枝人事熟。少緩芳尊。且醉儂家麹米春。——《減字木蘭花》作者: 陳三聘
菊花茶,是壹種以菊花為原料制成的花草茶。菊花茶經過鮮花采摘、陰幹、生曬蒸曬、烘培等工序制作而成。據古籍記載,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風清熱、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菊花茶起源於唐朝,至清朝廣泛應用於民眾生活中。
菊花起源於中國,有2500多年的栽培歷史,品種達到3000以上,是我國種植最廣泛的壹種傳統名花,除了做園林觀賞外,以藥用菊花和茶用菊花占較大比例。根據記載,唐朝人已開始有喝菊花茶的習慣。
5.有關菊花的詩句1、黃花芬芬絕世奇,重陽錯把配萸技。
——金·元好問賦十月菊>2、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3、家家菊盡黃,梁園獨如霜。
——唐劉禹錫和令狐相公玩白菊>4、黃花金獸眼,紅葉火龍鱗。關於菊花的詩句古詩。
5、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宋·蘇軾趙昌寒菊>6、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唐·杜甫雲安九日>7、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唐·白居易詠菊>8、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
——離騷>9、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唐·趙嘏長安晚秋>10、秋風有意染黃花,下幾點淒涼雨。
——宋·呂渭老壹落索>11、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壹處開。關於菊花的詩句古詩。
——黃巢題菊花>12、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壹日花。——宋·範成大重陽後菊花>13、吾家頗有東籬菊,歸去秋風耐歲寒。
——鄭板橋在畫菊與某官留別>14、菊花白擇風霜國,不是春光外菊花。——宋·楊萬裏詠菊>15、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元稹菊花>16、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繁華。——明·沈周菊>。
6.有關 菊 的 詩篇菊與梅、蘭、竹,自古就是中國文人歌詠的對象。
菊花不僅是中國文人人格和氣節的寫照,而且被賦予了廣泛而深遠的象征意義。在中國古代大量的文學作品中,都有菊花的芳蹤。
@&MEw 關於菊花的詩歌,最早的大概要算屈原的“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了。這位自稱“舉世皆濁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
的千古第壹詩人,在被放逐途中,為表達自己高貴的愛國情操和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堅貞品質,餐秋菊之落英,吟出了不朽的傑作《離騷》。在這裏,菊花象征著詩人高潔的品質。
wY?6L 建安文學的傑出代表曹植,在其膾炙人口的名篇《洛神賦》中,有這樣的句子:“其形也,翩若驚鴻,宛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用菊花比喻裙裾飄飄、翩然飛舞的洛神的榮光鮮麗,寫盡了洛神的風度和氣質。
"4y<n: p="" 東籬下悠然采菊的陶淵明,以田園詩人和隱逸者的姿態,賦予菊花獨特的超脫的風格,菊花從此便有了靈性。“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壹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道出了多少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人生真諦! L!MZT 壹改菊花隱逸者形象的,當然要數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了。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壹處開”。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在其帶有明顯寓意和傾向性的詩作裏,菊花成了飽經滄桑的勇敢堅強的鬥士,為民請命,替天行道。 L"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清寒,燕子雙飛去。”
以寫小令見長的北宋富貴詞人晏殊賦予菊花悲涼的風格。無獨有偶,元代大劇作家王實甫的《西廂記》中也有這樣的句子:“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
曉來誰染芳林醉,總是點點離人淚。”滿地雕零的菊花為劇中主人公的離情別緒做了襯托和渲染,菊花成了傷感意境中的代表景物。
pA*|B 菊花,在千古第壹女詞人李清照的筆下往往成了寄托情思的對象。有思念遠方丈夫,顧影自憐的“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有哀嘆個人命運,抒寫國破家亡的深悲劇痛的“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x 代表著中國古代小說藝術最高成就的長篇巨著《紅樓夢》,更是對菊花有著細致的描寫。
清高孤傲、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所作的《問菊》、《菊夢》等詩篇,贊美了菊花的高潔品質,和菊花進行著心靈上和情感上的交流。如《菊夢》中的“登仙非慕莊生夢,憶舊還尋陶令盟。
睡去依依隨雁斷,驚回故故惱蛩鳴。”《問菊》中的“孤標傲世偕誰隱?壹樣開花為底遲?圃露庭霜何寂寞?雁歸蛩病可相思?”在這些詩句中,菊花為塑造林黛玉的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X@ 壹樣的菊花,因不同的人來觀賞、來品味,自然便具有了不同的意義和風格了。
7.關於菊花和或竹子的詩句菊韻〕--李師廣--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盡風流寫晚霞;信手拈來無意句,天生韻味入千家。
〔秋聲〕--風子-- 廊下階前壹片金,香聲潮浪湧遊人。只緣霜重方成傑,梁苑東籬***古今。
〔菊城吟〕--王如亭-- 獅龍氣象竟飛天,再度輝煌任自威!淡巷濃街香滿地,案頭九月菊花肥。 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 唐·太宗《賦得殘菊》: 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 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
還持今歲色,復結後年芳。 唐·杜甫《雲安九日》: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唐·白居易《詠菊》: 壹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唐·吳履壘《菊花》 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
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 墮地良不忍,抱技寧自枯。
唐·李商隱《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裏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宋·蘇軾《趙昌寒菊》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
宋·範成大《重陽後菊花》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壹日花。
宋·陸遊《九月十二日折菊》 黃花芬芬絕世奇,重陽錯把配萸技。 開遲愈見淩霜操,堪笑兒童道過時。
宋·梅堯臣《殘菊》 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 深叢隱孤芳,猶得車清觴。
宋·朱淑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金·元好問《賦十月菊》 秋香舊入騷人賦,晚節今傳好事家。不是西風若留客,衰遲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 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繁華。西風門徑含香在,除卻陶家到我家。
宋·楊萬裏《詠菊》 物性從來各壹家,誰貪寒瘦厭年華?菊花白擇風霜國,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 故園三徑吐幽叢,壹夜玄霜墜碧空。
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 董必武《賞菊》 名種菊逾百,花開麗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誰與?勤勞智自專。
賞心邀客***;歌詠樂延年。 陳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
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紅樓夢》裏菊花詩可為壹絕,請欣賞紅樓藝苑內的菊花詩 憶菊 悵望西風抱悶思,蓼紅葦白斷腸時。空籬舊圃秋無跡,瘦月清霜夢有知。
念念心隨歸雁遠,寥寥坐聽晚砧癡。誰憐我為黃花病,慰語重陽會有期。
----蘅蕪君 訪菊 閑趁霜晴試壹遊,酒杯藥盞莫淹留。霜前月下誰家種?檻外籬邊何處秋? 蠟屐遠來情得得,冷吟不盡興悠悠。
黃花若解憐詩客,休負今朝拄杖頭。 ----怡紅公子 種菊 攜鋤秋圃自移來,畔籬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經雨活,今朝猶喜帶霜開。 冷吟秋色詩千首,醉酹寒香酒壹杯。
泉溉泥封勤護惜,好知井徑絕塵埃。 ----怡紅公子 對菊 別圃移來貴比金,壹絲淺淡壹叢深。
蕭疏籬畔科頭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數雲更無君傲世,看來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負,相對原宜惜寸陰。
----枕霞舊友 供菊 彈琴酌酒喜堪儔,幾案婷婷點綴幽。隔坐香分三徑露,拋書人對壹枝秋。
霜清紙帳來新夢,圃冷斜陽憶舊遊。傲世也因同氣味,春風桃李未淹留。
----枕霞舊友 詠菊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沈音。毫端運秀臨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壹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 ----瀟湘妃子 畫菊 詩余戲筆不知狂,豈是丹青費較量?聚葉潑成千點墨,攢花染出幾痕霜。
淡濃神會風前影,跳脫秋生腕底香。莫認東籬閑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陽。
----蘅蕪君 問菊 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孤標傲世偕誰隱?壹樣開花為底遲? 圃露庭霜何寂寞?鴻歸蛩病可相思? 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話片時。 ----瀟湘妃子 簪菊 瓶供籬栽日日忙,折來休認鏡中妝。
長安公子因花癖,彭澤先生是酒狂。 短鬢冷沾三徑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時人眼,拍手憑他笑路旁。 - ---蕉下客 菊影 秋光疊疊復重重,潛度偷移三徑中。
窗隔疏燈描遠近,籬篩破月鎖玲瓏。 寒芳留照魂應駐,霜印傳神夢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憑誰醉眼認朦朧? ----枕霞舊友 菊夢 籬畔秋酣壹覺清,和雲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莊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
睡去依依隨雁斷,驚回故故惱蛩鳴。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 ---瀟湘妃子 殘菊 露凝霜重漸傾欹,宴賞才過小雪時。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無全葉翠離披。 半床落月蛩聲病,萬裏寒雲雁陣遲。
明歲秋風知相會,暫時分手莫相思! ----蕉下客 古今吟菊的詩詞歌賦,可謂琳瑯滿目,多姿多彩。有的吟其色,有的贊其姿,有的歌以詠誌,有的借景抒懷,美不勝收。
在眾多的吟菊詩人中,陶淵明自然獨占鰲頭。 據載,東晉詩人陶淵明,在擔任彭澤縣令時,不願為五鬥米折腰,解綬還鄉,隱耕田園,壹直過著“擊壤以自歡”的生活。
勞動之余,他特喜愛菊花,認為菊花品格高尚,不逢迎風雅,敢於傲雪淩霜,即使是殘菊,也懸掛枝頭,挺然不落,依舊含香吐芳。陶淵明用菊花的清雅倔強,來操守自己的君子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