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壹:吃瓜群眾認為看病是消費,其實不是。吃瓜的人會以上帝,不,玉皇大帝的態度對待醫生,把醫療行業當成服務行業,把行醫者當成服務員。如果我花錢了,妳要微笑著盡力而為。如果我生氣了,妳要忍著,打妳兩巴掌也沒什麽。其實看病在任何壹個國家都不是消費,否則很少有人買得起。尤其在中國,醫療行業的性質相當復雜,是壹種帶有很強的普惠性質的國家行為,醫療從業者不是服務員。
矛盾二:吃瓜群眾認為醫生是道德楷模,杏林大師。這個觀點已經轉化為需求。對於醫生,吃瓜群眾有以下幾個關鍵詞:巧手回春、醫生父母心、白衣天使、藥除疾病等。但醫生不是道德模範,只是壹個普通的職業,和其他職業壹樣,支撐著家庭。吃瓜群眾把醫生捧得跟神壹樣。如果醫生的行為和普通人壹樣,吃瓜群眾會覺得不舒服,認為我把妳當神了。為什麽把自己當成壹個普通人?這無形中形成了道德綁架。這不是致命的,致命的是吃瓜群眾接受不了手術失敗,生病死亡,這在醫療上是正常的,醫生不是神仙。不管這些,吃瓜的人認為自己應該擺脫疾病,所以喜歡說“求求妳,醫生,我的命在妳手裏”,意思是如果妳救不了活人,妳就是殺人犯。醫生感覺如何?當然,大部分患者都是講道理的,即使具備以上知識,也不會走極端,但即使是少部分也會把水攪渾。極少數的醫療從業者也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矛盾三:醫療資源極度不平衡。這個問題似乎沒有解決的辦法。好醫院、好醫生、好醫療設備都集中在大城市,教育、基礎設施、文化也是如此,這些都與中國多層次的行政管理體制密切相關。教育、基礎設施、文化、醫療相互吸引,相互影響,結果各種資源與城市的規模和行政級別成正比。
矛盾四:醫療資源與需求匹配不足。中國人口太多,自然醫療需求大,老齡化加劇。但由於復雜的原因,醫療資源,包括醫院、醫療設備、床位、醫生都無法全部提供。這不僅僅是壹個簡單的增加國家投入的問題,還牽扯到太多的東西,包括缺錢、管理、宣傳、患者的認知,而醫療資源的極度不平衡更是加劇了這壹矛盾。數據是最直觀的。北京協和醫院壹年226萬患者,員工4000人。美國梅奧診所壹年1160000 \員工61100人,相當於協和醫院以1/12的人員完成了梅奧診所兩倍的會診量,協和人員人均負荷是梅奧診所的24倍。梅奧診所收費500美元左右,協和掛號費壹般50元左右。
矛盾五:醫務工作者成為了漩渦的中心。這麽多矛盾交織在壹起,誰最受傷?醫務工作者,這種傷害不僅僅是壓力大的問題,還要直接面對患者的情緒發泄。患者看不到領導,也不可能了解的這麽深。他們只能把不滿發泄在醫務工作者身上。主管部門只能把各種矛盾放在醫院身上,其實是放在醫務工作者身上。最終矛盾只能在大面積接觸的兩個群體之間爆發。醫務工作者VS患者(及其家屬)醫務工作者最受傷。
每個行業都不容易,每個社會角色都有它的難處。醫務工作者和患者應該盡可能站在對方的立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