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富察·容音,也是乾隆弘歷的第壹任皇後——
“孝賢純皇後(1712年3月28日-1748年3月12日),乾隆帝原配嫡後, 富察氏 ,滿洲 鑲黃旗 人,察哈爾總管 李榮保 之女,太保大學士公贈郡王傅恒姊。皇後姿容窈窕卻性格 恭儉 ,平居冠通草絨花,不禦珠玉。乾隆對其 " 每加敬服,鐘愛異常 " 。乾隆十三年,隨帝東巡,崩於德州舟次,乾隆深為哀慟,作《 述悲賦 》悼之。皇後的去世對乾隆的情緒及個性造成相當大的影響,繼而引起朝廷內外壹場不小的風波。”(節選自百度百科)
歷史留下的典籍中並沒有說明她到底是怎麽死的,但貫穿整部電視劇,她都是不可多得的完美後妃壹位,可這真的完美嗎?
不,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東西,壹件也沒有。
富察氏是弘歷的第壹位妻子。首先,從古代的稱謂角度來說,妻子對於女子而言已經算是最好的稱謂了,這也定是要死後合葬的,在那個年代,我們稱之為“福晉”。或許,從那壹刻起,她就放棄了自己選擇的權利,放棄了閨中的歌舞畫技等等,
安安分分的做壹個以丈夫為天,以丈夫的意誌為意誌的古代女子。原本這壹眼望穿的人生就要背負很多,有皇額娘的教誨,有家庭後院的操勞,有生兒育女的責任,可卻也要忍受著繁文縟節的約束,就就連是滿足壹下小女子的心思牽個手都要被身邊的嬤嬤提醒,在如今看來何其可悲!
隨著弘歷繼承大統,她壹躍成為全天下最讓人羨慕的女子——孝賢純皇後。身居其位必擔其任。她是皇後,要寬容要禮讓,不能爭風吃醋;她是皇後,要謙和要溫柔,不能任意妄為;她是皇後,要顧全大局,不能兒女情長。就連為自己死去的兒子傷心壹下都會被眾人說三道四……可她也是發壹個女子,內心還是渴望壹份愛情壹種關懷,可她也知道,選擇踏入帝王家那壹刻開始,就該明白帝王的無情,未來之路的艱辛。
也正是這種壹邊在規矩的約束之下做該做的事情,壹邊又沒辦法拋卻兒女情長,才造就了她這壹生的悲劇。如果不是遇見魏瓔珞,我想或許她只會走的更早更傷心。她告訴弘歷,瓔珞是她的希望,是未出嫁之前的富察·容
音,也是在等同於告訴壹個帝王她還是在這個皇後的位置上貪戀著沒辦法屬於自己的愛情和自由。可當斷不斷,必受其害。如果她選擇愛情,或許連福晉的地位都保不住,如果她選擇無情,用盡各種手段政治後宮,她失去的也將是弘歷的愛戀和關懷。可最諷刺的就在於,她保留著自己的溫柔,卻得不到弘歷的“傾盡所有為紅顏”,就算是死後也依舊堅持要讓皇後體面的走,殊不知,這點體面在容音心裏只是為了他而去守護的東西、她善待後宮眾人,卻處處遭人算計,想要她死想要她孩子死的人處處都是。
她天生帶著壹種傲骨的驕傲和不該有的溫柔和善良。生前,所有人稱贊她溫柔,說她賢良,為弘歷為帝王家賺盡了名聲,可死後呢?喪鐘過,葬禮閉。後妃們瘋狂的是為她的死而開心,為空缺的皇後之位而繼續爭鬥,她是悲哀的。可有,也只有魏瓔珞誓死效忠,不禁觸怒聖言也要求素裝下葬,違背諾言再進紫禁城之位探尋真相,她又是何其幸運。
不過,如果她看的明白些,或許也就不會如此。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既然選擇了帝王之家,既然坐上皇後的位置,就該放下兒女私情;既然壹入深宮,既然高墻不出,就該放下溫柔之道;既然身披鳳袍,既然居於首位,就該明白帝王無情。其實想想生活中誰不是如此?妳選擇了高薪,就要熬住加班熬住壓力;妳選擇了清新素雅之地,就要放棄車水馬龍之喧囂;妳選擇了飛上枝頭的夢想,就要拋卻壹眼望得到的安逸生活……其實有時候,選擇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在選擇之後,不管是好還是不好,都必須要為之負責,為之努力,當然這裏的好與不好也是別人來評判的,真正的都是冷暖自知。往往很多時候,站在選擇的岔路口,我們都在猶豫到底走哪壹條路好?可事實上卻是,妳練邁出步子的自信和勇氣都沒有,妳怎麽會有評判優劣的標準答案?
面對選擇。她太過於柔弱和狹隘,即沒有看懂皇後位置上該有額殺伐果決,也沒有看懂弘歷眼中的壹絲柔情和帝王無情,結果,也終有壹死。縱身壹躍,結束的不僅僅是富察皇後的壹生,也是富察·容音的壹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