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湧被譽為“中國曲藝之鄉”。全鎮有18個曲藝中心,定期舉辦廣場文化活動,成功舉辦了救災復產義演、文化高地直播、首屆文化藝術節等活動,為建設文化強鎮創造了良好的新起點。
“曲藝之鄉”
從古至今,麻湧人對粵劇情有獨鐘。人們不僅喜歡聽,而且喜歡彈和唱。麻湧粵劇氛圍濃厚,主要是受其自然環境的影響。生活在壹個古老而古樸的水鄉,出門看水,登船,很難連接陸路交通。人們主要在水田中耕種,隨著潮水的漲落安排作息。每當農閑和漲潮的時候,村民們都喜歡三五成群地聚集在樹蔭下或涼亭、祠堂裏,聊天、講故事、彈琴。有才華的民間藝術愛好者越來越多。他們興起後,自掏腰包或集資派人到省城買回壹些樂器和服飾,逐漸形成自娛自樂的民間組織。之後,有的外出拜師學藝,有的請老師傳授基本功,使各村曲藝隊伍迅速壯大,藝術水平逐漸提高,成就了壹方獨樹壹幟。65438-0999馬勇被中國文聯、中國曲藝家協會、廣東省曲藝家協會的專家授予第壹批“中國曲藝之鄉”,並在廣州南方劇院接受文化部副部長高占祥頒發的牌匾。在河邊的水簾中,不時傳來胡在膠林月色中的聲音,悠揚動聽。偶爾有另壹首《歸北胡》的旋律從涼亭祠堂裏蕩出來,聲音淒婉淒婉,粵韻可謂三日...
四季飄香
陳殘雲,我省知名、知名作家,受省委委托於1958至1960反映她在東關農村的生活,任縣委副書記。任職期間,留在東莞水鄉麻湧大埠村,任麻湧黨委副書記。他立足農村,深入生活,了解民情。黨以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為背景,帶領農民如火如荼地走農業集體合作致富的道路,創作了具有濃郁鄉土風情和獨特水鄉特色的小說《四季芬芳》,真實地描繪了當時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面貌,熱情地歌頌了農民的新生活。《有香味的四季》寫於1961,1,3月31,1962在廣州花城出版社出版。1963下半年,陳
殘雲分別在北京和東莞舉辦了讀者論壇。在此基礎上,她將小說改編成電影文學劇本《鄉愁》。1965下半年,電影《鄉愁》在麻湧、大埔及附近村莊拍攝,年底完成外景拍攝。小說《四季有香》深深地刻在團員們的心裏,受到幹部群眾的歡迎。
龍舟比賽
龍舟最開始是為了紀念屈原而建造的長船,後來被人們改裝裝飾成壹種受人尊敬的船,是壹項水上運動。到了清朝末期,人們已經把長船改裝成了8.5英尺長的“大龍”。每當節日來臨,周圍村莊的龍舟齊鳴鑼鼓,聚在江面上。互相壹番客套之後,鑼鼓齊頭並進,確實是水鄉民間喜聞樂見的大型體育活動,然後形成不同日期的“龍船戲”。至今仍保存在麻湧的龍舟場面有麻湧場面(5月16日)、張鵬場面(5月9日)、甌湧場面(5月18日)。改革開放後,我鎮經濟發展迅速,群眾性龍舟比賽蓬勃興起。鄉鎮新安裝了龍舟,出現了新的賽龍舟熱潮。迄今為止,已經舉辦了七屆“企業杯”龍舟賽。
舞獅
舞獅在我們鎮已經流行很久了。人們喜歡在每個春節、喜慶的日子和各種大型活動中舞獅,以示吉祥。特別是在春節開始的時候(年初壹、初二、初三),壹個富裕的家庭會邀請壹群人進屋,祈求家中平安,財運亨通。表演舞獅,由大頭佛帶領,開始有節奏的高邊鑼鼓,主人家點燃歡樂炮歡迎,並為醒獅掛綠花作為獎勵。這項活動流傳至今,深受群眾歡迎。建國之初,我們鎮上就有壹個“知心堂”舞獅班,設在馬泗村八方兩江祠堂,由從廣州回來的武術名師肖吉教授。與此同時,活躍在麻湧獅壇的袁炳軍,在香港、廣州等地搞名師醒獅班,深得名師關註。在我鎮範圍內原有的基礎上,以村為單位組織的獅子隊有馬司、新集、大埔、周楠、華陽等村,繼承和發揚了傳統的舞獅文化。每年逢年過節、大日子,各村都能派出獅子隊表演,觀眾如潮,人山人海,十分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