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的森林
亞特蘭蒂斯的心。
火與魔法的戰車
秘密窗口
綠色奇跡
《閃靈》
十天的危險
瘦得要死
貓眼看人
邪夜飛魔
納粹追逐謀殺
世紀邪惡風暴
噩夢驚嚇
內心的感覺。
壹* * *十五個部門
斯蒂芬·金生平簡介
斯蒂芬·金是美國恐怖小說家之壹,就像金庸是中國武俠小說家之壹。兩人都是巔峰人物,地位不可替代。斯蒂芬·金是世界上讀者最多、聲譽最高、名氣最大的美國小說家。在美國和歐洲,他的名字幾乎婦孺皆知。金的每壹部小說的發行量都超過654.38+0萬冊。80年代美國25本暢銷書中,他獨占了7本。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斯蒂芬·金的小說壹直高居美國暢銷書榜首。因此,他被年輕壹代視為“恐怖小說之王”。1996的9月和10月,金的恐怖小說《綠中奇跡》再次排名第壹。?
要理解壹個作家的作品,就要了解他的生活經歷和背景。因為作家在寫作中往往會融入自己的生活經歷和獨特感受。?
從65438到0999,斯蒂芬·金創作了30多本暢銷書。那年6月,他不幸遭遇車禍。身體康復後不久,他繼續寫作並出版了醞釀已久的非小說作品《觸摸恐怖——我的創作生涯》。?(1)本書第壹次全面地講述了作家的童年、青年、大學和愛情生活以及神秘的創作經歷。這對世界上無數的恐怖故事愛好者認識斯蒂芬·金是有幫助的。?
斯蒂芬·金1947出生於美國緬因州。在他兩歲的時候,有壹天他爸爸“出去買煙”,再也沒有回來。後來聽說他去了剛果當雇傭兵。簡而言之,他的母親成了寡婦,為了養家吃了很多苦。金從小肥胖,體態可笑。他小時候沒有留下什麽美好的回憶。唯壹讓他印象深刻的是,他5歲的時候,在鐵路邊玩耍,看到壹個小夥伴被機車碾成肉醬。14歲那年,他在家裏的閣樓上發現了壹個小盒子,裏面裝著父親收藏的壹些恐怖小說和科幻作品。讀完之後,金開始舞墨,在緬因大學學習英國文學期間,還在校刊上發表過幾篇練習。畢業後,他白天在車庫工作,晚上寫壹些怪異的恐怖小說。他收入微薄卻嗜酒如命,他寫的東西沒人要,所以全家都很拮據。為此他徹夜未眠,只有沖到打字機前寫恐怖故事時,他的憤怒才得以發泄。但他買不起稿紙,只好在牛奶發票背面打字。?
1973年,他轉運了,受到了出版商的青睞。他的小說《凱利》精裝出版13000冊,後被改編成電影。他的名字登上了《紐約時報》,他被稱為“現代恐怖大師”。他預付了2500元稿費,閉門創作。以後,金平每兩年出版壹兩本小說,作品的發行量驚人,只有《聖經》能與之相比。1979年他32歲的時候,已經成為全世界作家中首屈壹指的富豪。他不喜歡聽家鄉電臺的迪斯科音樂,幹脆買了電臺,隨意播放自己喜歡的搖擺舞音樂。?
金作品數量之多,想象之豐富,對讀者來說壹直是個謎。其實他從不苦思冥想,而是靠日常生活中的瑣事來觸發靈感。在垃圾場的舊冰箱裏看到壹只死鳥,他會想象人們在冰箱裏發現壹個被凍死的孩子時的驚人效果;看到壹個顧客在超市裏舔手指,他想象著壹個人如果砍了自己的四肢能忍受多少,從而寫出了現代魯濱遜在荒島上吃自己四肢的恐怖故事...他的小說的魅力不在於描寫恐怖,而在於用懸念和暗示來激發讀者的想象力,以至於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最好的效果就是讀者在讀他的小說時心臟病發作而死。?
斯蒂芬·金很崇拜愛倫·坡等恐怖小說的開創者,也受到現代恐怖電影和電視的啟發。但他的作品之所以受歡迎,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善於把離奇的恐怖故事與都市小鎮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給城市平庸的生活帶來刺激,從而形成了壹種帶有世紀末人們焦慮的精神聲音。誰在生活中沒有恐懼?誰不怕死?壹些心理學家認為,妳越是讀斯蒂芬·金的小說,就越是在精神上經歷恐怖的幻覺或場景,就越能喚起與生俱來的恐懼。不管這種理論是否正確,金的小說確實反映了人們在恐懼和死亡中糾結的焦慮,甚至把普通人寫成了與恐怖的惡魔作鬥爭的英雄,讓平庸的人在心理上得到壹種虛幻的滿足,因此特別受到追求刺激和幻想的年輕人的青睞。此外,20世紀80年代以後,科幻小說的興盛和衰落,使金的恐怖小說應運而生,並很容易獲得大量讀者。此外,他的每壹部小說都是好萊塢電影的搶手貨,也成為了世界成名的捷徑。?
盡管壹直以來都有壹些關於斯蒂芬·金作品價值的批評,甚至有些作家對此不屑壹顧,但讀者對他作品的追捧和深愛卻是不可改變的事實。2003年,斯蒂芬·金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終身成就獎。?
斯蒂芬·金的寫作技巧和獨特風格令人驚嘆。舉個例子:讀他的《黑暗的另壹半》的時候,就好像妳躺在壹張吊床上,吊床兩端不斷拉伸,直到吊床的繩子突然斷裂,吊床掉在地上,小說的故事到此結束。金的恐怖故事有很多種,有鬼怪、肢解、復仇等。從有形到無形,他的創作涵蓋了壹切。讀他的小說,妳會覺得字裏行間滲透著恐怖。當妳擡頭的時候,它會從窗戶往裏看。閉上眼睛,妳會突然覺得下面的椅子在搖晃,好像要散架了。地板下有沒有鋒利的刀刃等著妳?金與其他暢銷小說家不同,他很少與讀者接觸。他曾百感交集地承認:“我不知道誰喜歡看我的小說。”?
斯蒂芬·金主要寫小說,超過10部電影被改編成電影。而他的近50部中篇和短篇小說也同樣出色。短篇小說集《世事無常》是他第三部短篇小說集出版9年後的優秀作品集。豐富的想象力和恐怖氛圍的營造也在折磨著讀者脆弱的心靈。斯蒂芬·金再壹次向世人展示了他駕馭短篇小說的創作才華。?
斯蒂芬·金現象隨著他的小說的流行而興起,甚至已經“從虛構變成現實”。波士頓壹個女孩,模仿《凱利》裏的情節,在廚房用刀叉殺死了自己的母親;在巴爾的摩,壹名婦女在等公交車時正在閱讀金的小說,突然她被壹名流氓猥褻。她立即按照小說中的描述,從兜裏掏出壹把水果刀撲向他,將他殺死。在佛羅裏達州,壹名有同性戀癖好的醫生死在家中,渾身是血,墻上用血寫著“謀殺”二字。當金得知兇手要接受兩次審判:壹次是謀殺,壹次是抄襲,他怒不可遏,因為兇手的留言方式是從金的小說《閃靈》中學來的。
斯蒂芬·金寫了那麽多恐怖小說,應該是個膽大包天的硬漢。其實恰恰相反。他膽小如鼠,怕黑。晚上不開燈他睡不著。“他總是害怕自己醒來會感覺到壹只濕漉漉的手抓著我的腳踝。”他也很迷信,害怕街角的黑貓,害怕13這個不祥的數字。如果他打到了13頁,就必須拼命打,直到頁碼吉祥。但是,比起鮮血和挖出的內臟,他最怕的就是寫不出來。他寫作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發泄從小藏在心裏的仇恨和憤怒,所以沒辦法。壹旦他停止寫作,他就會失去理智。“我怕我會變瘋。”?
他桌上有壹份讀者送的禮物:壹個大玻璃球罩住了壹個大嘴響尾蛇的頭。每天早上,他都在這份禮物前寫下1500字。他沒有瘋,至少現在還沒有。心理學家將來會知道他是心理變態還是精神錯亂。然而,在我們看來,在科技充分發達的今天,這種瘋狂的斯蒂芬·金現象竟然出現在文壇,實在值得深思。?
目前,斯蒂芬·金和他的家人住在緬因州的壹所老房子裏。鐵門緊鎖,神秘、陰森、兇殘、鬼魅、恐怖。也許恐怖作家的生活本身就有恐怖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