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小說免費大全 - 美國人寫紹興的話,600字應該長壹點。

美國人寫紹興的話,600字應該長壹點。

幾篇文章

芬芳的紹興酒

撐著油紙傘,壹個人徘徊在很長很長很寂寞的雨巷,希望遇到壹個像丁香壹樣憂傷的女孩...

江南的青山綠水不僅養育了許多人才,也養育了鐘靈·郁秀的女兒。

水鄉的和風細雨,不僅為紹興女兒們塑造了美麗的容顏,也造就了她們如水如歌的情懷。她們苗條多情,她們婀娜敏感,她們明眸皓齒,她們衣裝飛揚。就像這漫山遍野的茶樹,郁郁蔥蔥,郁郁蔥蔥。也像這潔白淡雅的梔子花,清香醉人。

梅雨時節,連續幾天的雨,密密麻麻,把天空和地面都弄得濕漉漉的。大道旁的花墻是濕的,巷子裏的青石路也是濕的。這細雨,織出壹片相思,織出壹片愛,也淋濕了江南女兒的心。

走進巷子深處的壹家小旅館。店面雖然不大,卻體現出了主人的精致,古色古香的桌椅,古樸典雅的小擺設,墻上掛著壹把江南風情的萬扇。這把扇子是壹幅精美的水墨畫。擺了幾個小菜後,老板娘慢悠悠的來了。我帶了壹瓶紹興酒——“女兒紅”。很早就知道女兒紅是壹種口感香甜,色澤橙紅,入口甜滑,口感極佳的酒。開瓶後,果然壹股清香的米酒香撲面而來。我們笑著問“女兒紅”這個名字的由來。老板娘告訴我們,在古越民俗中,誰家生了女兒,都要把幾壇當地釀的酒封在墻裏或者地窖裏,等女兒18歲出嫁的時候,才挖出來當嫁妝或者打開招待客人。是啊,埋藏了十八年的《女兒紅》,凝聚了多少親情,多少相思,多少淚水。也許是因為這款酒裏醞釀了太多的情感,所以才顯得濃郁厚重。這麽美好的故事,真的很感人,就算我不會喝酒,也能想象出來。仿佛在婚禮中的婚宴之上,紅酒被倒入白瓷碗中,人們談笑暢飲,而端坐不動的紅衣新娘帶著紅色蓋頭,她美麗的臉頰也會流露出這種紅酒色,更顯羞澀可愛...我被這個美麗而優雅的故事深深陶醉了。

與“女兒紅”齊名的“狀元紅”,也是紹興最著名的傳統黃酒。家裏生男孩的時候就儲存了,直到男孩出名了才嘗到。這是傳統文化的產物,在現在的社會環境下是不可能創造出來的。

《女兒紅》《狀元紅》店裏都有,但是畫的精細,跟工藝品壹樣,真的不敢問。而普通的酒,從零售到瓶裝罐,我們都嘗了壹點。有的清澈優雅;有的香甜濃郁,即使不是正宗的,喝過之後臉頰牙齒依然留香,還有些回味。可見所謂正宗不正宗,是壹種比較。

現在,如果妳想在紹興找到好酒,妳應該去鑒湖。紹興西南的這個湖雖然很小,但卻是紹興的主要水源。其水質醇厚,特別適合釀造黃酒,所以是紹興老酒的搖籃。最好的紹興黃酒釀造點都在鑒湖附近,在這裏可以買到口味正宗的正品。只要懂酒的人,恐怕幾千杯都嫌少。願鑒湖的水壹直流,紹興黃酒充滿活力。

黃酒是紹興的特產。紹興以黃酒聞名。“中國黃酒數紹興,紹興滿酒。”。紹興是壹座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壹座“酒城”。紹興酒釀造歷史悠久。千百年來,紹興壹直沈浸在壹種醉生夢死的氛圍中。

作為世界三大古酒之壹(另外兩種是葡萄酒和啤酒),黃酒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邵康時代。春秋時期。它起源於中國,是中國特有的葡萄酒。黃酒的品種很多,如山東即墨老酒、福建老酒、廣東珍珠酒、無錫匯泉酒等。,而紹興黃酒是酒業公認的中國黃酒精髓的最佳代表。

紹興黃酒又稱“老酒”,基本上塑造成三種:狀元紅、加米、好釀。早在2000多年前,越王勾踐就把這種美酒獻給了吳王,吳國軍士大量飲酒,堆積如山。到1400多年前的南朝,紹興黃酒已被列為貢品。紹興酒的特點和生產在唐代王績的《酒經》中有詳細的記載。南宋詩人陸遊有壹句著名的詩,叫做“越酒越好,遊客越醉”。紹興酒曾在著名古典小說《紅樓夢》第63回“壽衣紅方群宴”中被特別提及。《鏡花緣》第七十回也有紹興“女兒紅酒”的描寫。南宋高宗皇帝趙構定都紹興時,紹興黃酒被定為宮廷禦酒,史稱“黃鳳貢酒”。有米酒,花雕,紅雕...

紹興老酒是壹種未經蒸餾的發酵酒。以精制白糯米和優質小麥為主要原料,以鑒湖特有的水釀造而成。鑒湖的水是用巖石和礫石過濾凈化的。它清澈、香甜可口,含有多種礦物質。是釀造紹興酒的獨特自然資源。該酒具有色澤橙黃、香氣濃郁、口感清甜的獨特風格,並具有陳釀和長期儲存的優點。人們說它有“老年人之風”。

紹興酒因為配料和釀造方法的不同,分為大米、袁弘、山釀、香雪、花雕,各種酒都有自己獨特的風味。米酒是在壹定比例的水和大米中加入糯米制成的,因為它比其他米酒品種用的大米更多。故其味濃而甜,口感特別醇厚,故稱“米酒”,是紹興酒的代表品種。好的釀酒是用老酒而不是水和酒釀造的,味道特別醇厚。香雪海是用米酒糧代替水,然後加工成酒,稱為香雪。冠軍紅酒采用紅酵母釀造,色澤深,香味濃。

來到紹興,別忘了品嘗老紹興酒。它醇厚甘甜,醇厚可口,讓人回味無窮。其中好釀造的最好,但最著名的還是加米,因為好釀造的比較甜,有點油膩。紹興老酒據說特別適合女性飲用,因為它的酒精含量低,酒體柔和,色澤和香味獨特。而“女兒紅”和“狀元紅”是其中的佼佼者。它含有十多種營養物質,對人體有滋補作用。是很好的飲品和酒,也可以作為料酒,避免腥味,增加風味。用紹興老酒作調料烹飪菜肴,可增添美味,是不可缺少的烹飪產品。紹興酒也是服用中成藥的理想藥引。紹興酒是日本最受歡迎的葡萄酒之壹,在日本的年銷量為2000噸。紹興酒出口近30個國家和地區,年銷量5000多噸,居中國黃酒出口首位。

紹興的酒就不用說了,醇香,但被推崇,被陶醉,卻多是受魯迅的《孔乙己》《風波》等小說的影響。紹興的魯迅路,弧形的櫃臺,班卓的長椅,還有鹹亨酒店,古色古香的布局,再現了歷史的原貌。

現在這裏每天顧客盈門,外地遊客總想坐在鹹亨酒店壹醉方休。喝幾杯紹興酒,壹盤茴香豆,體會古鎮酒店風情。同樣,紹興的鹹亨啤酒廠也因魯迅的文章而聞名中外。

紹興黃酒仍然延續了幾千年的傳統工藝。即使在生產力高度發達的今天,陶罐、竹耙、竹籃甚至荷葉、竹葉、黃泥仍然是黃酒釀造中不可或缺的生產資料。

紹興黃酒的釀造要經過浸米、蒸米、攤米、落缸、發酵、耙料、裝缸、榨酒、炒酒幾道工序。壹般來說,1斤大米可以做成1。7或1。8斤黃酒。

釀酒廠從冬天開始釀酒,壹直到第二年春天開始,這就是所謂的“冬釀”。這是壹年中唯壹適合釀造黃酒的時間。紹興東圃鎮是紹興酒的發源地。鎮上幾乎人人會燒酒,家家年年燒酒。東浦酒廠生產紹興黃酒全部四大系列,分別是:袁弘(幹型,糖15以下)、雕花或米(半幹型,糖15-40)、香雪(甜型,糖100以上)、善釀(半甜型)。糖40-100)。糯米被用來制作米酒,莖米被用來制作袁弘(當地稱為“莖袁弘”或“土勺”)。全部手工釀造。發酵的程度直接決定了葡萄酒的質量。發酵過度的酒太酸,發酵不足的酒‘嫩’無味。

工廠裏堆放的看似簡陋的陶罐也相當精致。至少到目前為止,泥壇在整個黃酒釀造中的地位就像葡萄酒和橡木桶壹樣,也是獨壹無二的搭配。陶器特有的優良透氣性對發酵菌種的“生存能力”非常重要。事實上,沒有任何容器可以取代這個古老的罐子。而且新壇子不能用來裝成品酒,只有那些已經裝了半成品酒的舊壇子才可以。因為新做的泥壇不可避免地會有微小的滲漏或難以發現的缺陷,會導致成品酒氧化變質。

耙料是黃酒生產中非常重要的壹個環節,酒的口感是酸是甜取決於這個環節。開耙師傅在當地舉足輕重,人稱“酒頭”。每個酒莊耙酒時都會邀請酒頭到場,他們根據每壹缸酒的表面顏色、缸內的“滋滋”聲和手摸的溫度來決定是否“耙”。

經過耙平後的黃酒要經過壓榨(過濾掉酒中的雜質)、油炸(高溫煮沸殺菌)等工序,最後裝壇。如今,手工制作的紹興老酒仍裝在宜興陶罐裏,用竹葉和黃泥密封。雖然古老的黃泥印章早已遠離現代生活,但在釀造作坊的眼中,它依然是紹興手工黃酒風味的象征之壹。

在當今數字化時代,古老的紹興黃酒依然遵守著千百年來的規則,沒有改變,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根本沒有改變的必要。古越龍山,會稽山,女兒紅。是紹興黃酒的“三劍客”。悠悠鑒湖水,造就了歷史上紹興黃酒深厚的民族文化內涵,也造就了其經久不衰的美譽。我們的國宴酒是黃酒,生產商是中國紹興黃酒集團公司旗下的浙江古越龍山紹興酒有限公司。其主要產品“古越龍山”是黃酒行業唯壹的中國馳名商標,也是唯壹的國宴用黃酒。1915“會稽山”黃酒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榮獲紹興和中國葡萄酒最早的國際金獎。它的生產廠家是紹興東風酒廠,地處紹興鑒湖水系中上遊,水質特別好,為釀酒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質水源。如今,該廠是全國最大的黃酒生產基地之壹,經濟效益和出口創匯均為全國同行業之首。紹興女兒紅釀造總公司獨家研發生產的“女兒紅”黃酒,色澤琥珀色,清澈透明,口感醇厚清新,酒體和諧,唇齒留香,富含多種氨基酸。紹興老九在1910南洋勸導會、1915巴拿馬世界運動會、1925西湖博覽會獲得特等獎、金獎。建國後,紹興老酒是全國18名酒之壹,每屆全國品酒會均獲質量金獎,1984年獲國家金杯獎。1985獲得馬德裏國際白酒大獎賽金獎。

喝了壹杯“女兒紅”,立刻感覺熱血沸騰,不知古今。這時候我馬上發現了紹興人鹹、曬、黴的做法做食物的好處。壹些紹興先賢做過探索,魯迅就是其中之壹。他說:“我很想搞清楚,紹興遇到過多少次大饑荒,都是這樣把居民嚇壞的。他們喜歡存放幹的東西,有菜就幹,有魚就幹,有豆就幹……”魯迅的話有道理,但他自己並不想進入這樣的曬文化。

酒的勁讓我想起了魯迅先生的原配朱安。這場包辦婚姻魯迅是知道的,但魯迅為什麽要堅持“收存”朱安,讓歲月風幹朱安的青春?我從壹開始就對把壹個女人置於如此被動的地位感到不安。魯迅呼喚婦女解放,關註祥林嫂的命運,但對家中的朱茵卻無能為力——他不能愛,不能棄。魯迅在母親面前彎腰,他在朱安面前落荒而逃。“原來偉大的人在強大的人面前是無助的,是徘徊的;原來魯迅也曾經年輕過,從來沒有高水平;原來魯迅從來就不是魯迅。”

看我們真的很難喝,老板娘用壹個橘黃色的光亮黃銅鍋把壹壺清香的黃酒打濕,然後加了壹點糖,最後加了壹個雞蛋,那種溫暖的感覺可以滲透到她的心裏。看到我的疑惑,老板娘解釋道:在我們當地,不能喝酒或者年紀大了不能多喝的人吃黃酒蒸的雞蛋,就像吃燉蛋壹樣;女生壹般不好喝,就把米酒、雞蛋、糯米、紅糖各蒸四兩,有補腎的作用...

最後的夕陽在酒的漣漪中蔓延,突然消失。時間自有它的力量。光滑的石井柵欄裂開了,高大的皂莢樹更高了,紫桑還未成熟,矮泥墻周圍的何首烏開始長得粗壯了...而曾經被擱置的朱安女士的船,如今只是壹個失敗的花標本。

繼續舉起壹碗酒,喝到女人的悲哀和壹絲愧疚。當暮色突然降臨時,我輕輕放下已經喝幹的兩個酒碗。我想我壹定是喝醉了。

遊覽紹興

從小學開始,魯迅先生的作品就壹直是我心目中最喜歡的篇章。我曾經以為,以如此清晰明了的文字出現的故鄉,壹定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後來才知道,那是紹興,壹個無數人都能找到鄉土情結和精神家園的江南水鄉。

還是在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時候,壹首《釵頭鳳》縈繞在我的心頭。壹旦勾畫出壹個刻有紅塵的園林,那肯定會讓世界上很多園林亭閣相形見絀。後來才知道和她分開的沈媛在紹興。壹座產生了“紅酥手藤酒”,留下了“錯錯”的轟動古城。

僅憑這些,我心中的紹興就值得壹去。這種心思得到了性情朋友的鼓勵,在五月的壹個晴天實現了。於是我背上相機和簡單的包,我們去紹興吧。

吳鵬紙漿動搖橋梁。

跟團旅遊的平是壹家新聞單位的實習生。我無法想象她是壹個有著天生精致氣質的執著的魯。她壹定居紹興,就喜歡上了魯迅筆下的三潭印月、百草園、孔乙己和小男孩躍進泥土、吳鵬船和社戲。於是在魯迅故鄉情結的指引下,文化底蘊最為豐厚的魯迅中間道路成為了我們的首選。那天晚上,我顧不上壹路開車的疲勞,匆匆找到鹹亨酒店,在南水北調工程的陰影下,去廣場櫃臺買了壹碗老酒和壹盤茴香豆。然後,喝壹口再喝壹口,直到醇香濃郁的老酒不自覺地把自己惹得酩酊大醉,然後他感覺到了門口被塑的孔夷的手,撤離了。

第二天早上,我踏著陰影籠罩的石板路,開始了從三潭印月到百草園的旅程。臨水而建的三潭映月。它從墻邊延伸到水邊的石階,靠近河邊的墻角濕漉漉的青苔,再加上門窗的黑竹門和古色古香的瓦當,依然如故,景色並不稀奇。而且書房裏的套間下面還有梅花鹿和古樹的圖片,長桌,書桌等陳設,就像中學課本上描述的那樣。清晨的陽光在天井、走廊、竹林裏淡淡地浮動,依稀讓人感覺到壹種遙遠的書法書卷在這古老的私交中流淌。這樣的凈土,足以與墻外的繁華喧囂相抗衡。三味離房子百步之遙,依次是魯迅祖屋、魯迅故居、魯迅紀念館。最喜歡的是藏在魯迅故居後面的有趣的百草園。這個由綠色的菜地、高大的洋槐、短短的泥墻、光滑的石井組成的童年樂園,現在已經很少聽到“呼喚天子”、油棉鈴蟲、蟋蟀的歌聲了。即便如此,當我看著壹個安靜的角落,看著初夏花園裏飄零的落英,我依然被天真無邪的童年氣息所包圍。魯迅乘黃鶴走了,百草園卻留了下來,他文字的靈氣留了下來,壹個五彩繽紛的童真世界留了下來。這樣壹個童心未泯的世界,可能每個人都會著迷。難怪平讓她的電影攝影師在刻有“百草園”的紀念石上為她拍照,臉上寫滿了喜悅和貪婪,表情極其投入。魯迅離開紹興後,再也沒有回到故鄉,也沒有回到百草園接受桑葚和覆盆子的味道。想必百草園裏的氣味,壹定是他風雨人生中永恒的溫暖。

燔祭

逛完魯迅故裏,滿大街都是油炸臭豆腐和幹菜的濃濃香味,讓我們意識到餓了。所以我在三味餐廳吃了壹頓美味的午餐。沿著魯迅中路走100米到沈園。

沈媛的氣場需要用心去體會。在流動的古箏背景音樂中,滿場的荷葉,臨水而建的亭臺樓閣,竹林掩映下的小石橋,仿佛把陸遊與唐婉八百年前的相遇,從語文課本中導出,在南來北往的遊人面前壹遍又壹遍地說著。但那次相遇是難以下咽的苦果,也是長期分離的前奏。難道妳沒有聞到妳眼中的柳色,總是襯托出其他的時光?相愛卻走不出沈園柳蔭的人,肝腸寸斷。難怪陸遊在《釵頭鳳》裏寫了“城中春宮墻柳”,然後急轉為“東風邪,有薄喜之感”。而那個癡情的唐婉柔弱的內心,承受不了壹個無法解決的過錯。讓世俗的風雨把我心中的深情化作塵埃和泥土。悲痛中“世態炎涼,人情萬惡”這幾個字被中和了,很快就像憂郁中的花壹樣雕謝了。人到離別處,不如不相見。原來古代的愛情也有同樣的面孔。愛得越深,傷得越重。陸遊和唐婉的悲情故事,終於在昨天成為絕唱,但苦樂參半的愛情依然在人間。於是,刻在黑色紀念碑墻上的那兩個激蕩人心的字,就像深深的印痕,烙印在從這裏走出去的遊客心中。而那句“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絕色照”的沈園,更是讓這座溫情脈脈的古城也抹上了壹層深深的憂傷。

我遊遍了魯迅故裏,品味了沈園,翻看了手裏的旅遊小冊子。得知壹系列我那些年帶不走的耳熟能詳的名字和背後的故事,都流傳在這個名人故裏的街坊、古跡、名人故居,我很震驚。嘗到勇氣的越王勾踐;大禹治水鍥而不舍;王羲之,他的筆墨鑄就了經典之作《蘭亭集序》;秋瑾,令人敬畏的建湖女子...但發燒的粉絲小苗早已抵擋不住水鄉古鎮自然景觀的誘惑,頻頻建議換個視角。所以我在不到半天的時間裏,走街串巷,坐吳鵬船,享受紹興本地人的真實心跳。

安昌古鎮據說是當年紹興最大的繁華集鎮。我們到達時,遊客出奇地少。才到了鎮口,才嘗到魯迅筆下那淡淡的魯鎮影子,壹條細長的烏篷船忽然在江面上搖曳。戴著黑色氈帽的船夫簡單報了5元錢的價格,熱情地幫助我們上船。壹路上,我們手腳並用,劃水劃水,用聽不懂的方言和我們說話。山溝臉上流露出的熱情和友善讓人感到溫暖。這樣的人在天篷裏,天篷在水裏。我們能看到的是枕河中房屋的白墻白瓦和站臺門內的樓房,曲折的石板小巷,斑駁的跨河古橋和村婦洗衣服的身影。仿佛時間的流水在這裏打了壹個漩渦,沈澱了壹些過往的東西,輕輕攪動起來。告別了老船夫,我上岸了,壹切都是那麽的慵懶和詩意。我們或漫步在河邊的老青石板街,或徘徊在橋邊忙著擺拍,或走進深師爺家壹探究竟。我不時展開手上的導遊圖,向村民問路。沒想到這裏連頭發花白的老太太都滿臉笑容,輕松自如。雖然沒能有幸在水上遇到婚宴和社戲,但安昌水鄉的氣息已經讓我飄飄然不知身在何處,夢遊接近江南的迷離味道已經深入我的內心。

江南水巷

傍晚,借著夕陽的余暉,我匆匆趕回市區,直奔倉橋的直街區。踩在這樣壹條歷史悠久的街道上,同樣人流如梭,從南到北紛至沓來。然而,聽著腳下松動的石板不時發出的砰砰聲,看著老店外豎立的古樸招牌,看著黃昏的光線打在瓦陳的屋頂上像是觸摸到歲月的容顏,妳會忍不住想在這裏流連忘返。與街屋平行的水巷裏,流淌了千百年的水依然不息;河上的每壹座石橋、每壹個石階,都被歲月的塵埃侵蝕,穿越歷史的雲霧,依然忠實地燃燒著過去的種種痕跡,在過去記錄著今天;“小橋流水”的境界,依然充滿著迷蒙的韻味,讓過往的看客走過雨篷時,帶著繁華與浮躁遊走於身體之外,內心平靜如菊。紹興,對魯迅來說,妳是故土,是精神樂園,但對外人來說,對我們這些行色匆匆的路人來說,不是嗎?

到此為止,今晚我就講到這裏。我真希望我會迷路,不知道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