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據筆者調查,從時間上看,“茶香夜讀”的起源早於上述各派,是胡基堂(1729-1800)《方伯美家讀書圖》:
壹束花在微笑,誰卻活在浪漫的優雅裏?雲創勝紅雲伴,可勝幾儂香
作者註從雲:“公仆紀中多有吳人,有小篆壹枚,刻有‘紅茶夜讀添香’壹句。”胡基堂,本名傅生,光山(今河南)人。父親徐,官至侍郎。7歲時,石被尹生判為順天天府,調任刑部,遷居閬中。三十壹年出慶陽知府,四十四年擢刑部尚書。五十五年,暫任山東巡撫,加太子護少。多次被派往北京,積累了懸案,應該會下手。六十年來,他壹直掌管著兵部和財政部。嘉慶三年(1798),授直隸總督,賜戴華陵。四年的第壹個月,小沈陽被撤職查辦,唐吉被指示重犯20項重大罪行,引起了極大的震動。嘉慶給了小沈陽上吊和唐吉金太子太保。不久後,因長辛店被盜,因未能觀察到遊擊範的過錯,被免職並留任。五年,奏請陳傳初軍務,力勸安百裏派采取抑助並舉的方針,並請他出兵豫防堵塞,他被恢復了原職。同年去世。晉封太子太傅、石為。詩中提到的王方伯是清朝的使者。
後來,江蘇武進人趙懷玉(1747—1823)在《雙題班都圖》中寫道:“妳能把所有的讀書都做出來嗎?多紅袖添香,永銷。”讀萬卷書,茶香添香,賣天長地久,分兩句。鄒密(1850?-1931)瀟湘石蘭圖的標題和“紅茶添香而不輕賤,妝樓班都也風流”壹樣。鄒濤,字韓非,字瘦鶴,被封為思香老船長,瀟湘館侍者。江蘇無錫人。從小就有詩名,尤其是《黃花詩》,有段時間被稱為“鄒黃花”。他還擅長長短句、駢文、散文、小說,名氣頗大。我在上海的時候和* * *王壹根有壹腿。後來,王嫁給了萬姓,郁郁不樂。他寫了六十回小說《斷腸碑》(又名《海上天影》),被公認為晚清狹邪的代表小說之壹。
同樣,大學士之子青蘭,以壹幅《班都圖(青竹圖中風景亦美)》寫下“蝶為之子愛花”:“十二花圍影,露芭蕉心,月悄悄照梧桐。不如聽奇書,壹對雲何小。香璽頻繁騷擾添瑞腦,試圖數蓮子,已近三夜。不要再剪詩了,重新開始寫。妳應該為新冷袖感到難過。”(丁晴邵毅《州朝話綜補》卷十三,清光緒年間以前五十八卷;吉林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編著《白山詞概論》,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版)和鄭的同名詞《金鹿曲同年賦班都圖題》:“故事如此真,滿園青陰梧桐,玉蟾初吐。半小時後,黃婷趕到,以便取回藍盒子。範曼,壹對善解人意的神仙眷侶,在書邊添香,更加自然美好,壹張漂亮的臉,兩張無語的臉。春風應該消失了。不需要發高燒和銀蠟燭。壹卷蕓織壹雙綠袖,不信神就吃醋。這壹天玉人在哪裏?十年風風雨雨,月色依舊。當年時事,承重數。”此外,朱劍英(1845-1913)說:“亭中有秀才,茶鼎奉茶。”(《晉蘇方善史超》卷九,清光緒二十七年刻本)
大約在這個時候,女畫家、詩人金蘭珍寫了壹首詩,名為《夜讀香茶為尹茂才之樂》,詩中說:“金仙香照玉鉤,烹龍涎天下第壹。農師從殷,手把手教他挑鼻煙。”(由、彭主編《第壹集江南女子繡佛詩鈔》卷二,黃山書局,2008)金蘭珍,字賢芳。浙江嘉善。從小和父親壹起去青田旅遊。23歲時,我嫁給了舉人王丙峰,守寡十年。同治元年(1862),曾在奉賢避戰。早年他的詩是光明的,天真的,但中年以後逐漸消沈,沒有了沒落的精神。擅長繪畫,尤其是花鳥和蘭花。他的作品大部分毀於兵荒馬亂之火,還有壹卷傳世的《繡佛詩鈔》。
張叔(1781—1847)還有壹幅彭仁山上的紅袖夜讀圖(清道光二十二年所印《楊素堂詩集》下):
夜色晴朗,前廊丁冬音蒜響。回眸晚是怕鸚鵡,而小雨則讓李汗顏。
當我在月光下握著吳恒的手時,我會想念向梅的床並偷看壹眼。阿農可有職禮,金線唱惜青春。
笑倚肩如碧笑,硯北醉。我無法理解漢室事務的奧妙,而羅卻是耐寒的。(智慧:陳乃,疑應固執)
在石城訪莫愁,笑杜牧揚州夢。來郝,欲如傅,釵鉤掛臣冠。
周(1782-1862)寫錢瑩,序曰:“紅茶夜讀圖添香,為王榮周《孝經》題。容州的丈夫早就是玉溪人了。”(清《新日齋詞·季紅雪詞下》)詞韻:
藍色和紅色盛開,它更接近繪畫,春風是人類。柴英的影子劃過窗戶,屋內傳出書聲,剛好和小英壹起低轉身。印紋淡,梨雲亂。聊的很愉快,問雲是什麽樣的,不能不愛家鄉。眉案,還記得嗎,馮曉·謝挺,壹個盡快的仙女。好夢難留,傷痕猶在,憔悴玉都再見。河舊情空,珠樹名羨。掂量壹下妳的心,等著密省,宮袍就換了。
王顯成,字戎州,常熟(今江蘇)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秀才。官廳張龍路。這個官員給軍事部門送東西。有《通化仙亭詞》壹卷(中國現代文學叢書1840-1919錢鐘蓮主編詩集第二冊,上海書店1991版)。其他同題材作品有翁心存(1791—1862)、王榮洲《小連賢成紅教·香夜讀書》(清光緒三年毛在常熟編輯的《齋詩》卷十二);
綠屏芬芳夢猶暖,歌聲迷人。晚上檢查襯衫,梁園還有舊淚。
年輕時被移筆,公瑾剪紅樓,直留。荷炬滿香,有人羨慕宋尚書。
董毅(1803—1851)《燭影搖紅,題王榮洲紅袖香夜讀》(孫光華《常州詞派詩選》,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版);
有微風的地方,吹香的地方都是黑的。綠雲低護戴洛厚,與夢飛鴛。/.欒郎悅在鏡子裏。即使在地球上,它仍然像天堂。銀爐封縷,繞屏山,精巧巧妙。爇透檀香心,簾波不隔煙痕。仙訊認青雲,也* * *感傷。弄得很圓。未除他,冶塵賞。善會綺語,譜入蕭鸞,大體明了。
顧光啟(1766—1835)著有《夜讀香紅袖紙二十六韻》(《施思齋集》卷二,清道光二十九年許刻本;顧《集》,中華書局2007年版:
我是儒家的朋友,湛然渴望已久。欲短宋,避嫌而學柳今。只有捐錢,我才能記住這壹點。籃子裏有壹卷秘密,還有壹圈手。總是讀半棵樹(翟名),史聖金冠軒。晚上不願意休息,會和妳壹個人呆很久。著名的楊子樓是永遠的虛擬朋友。頓時為畫面添香,茶香滿滿。既不是馬蓉也不是張瑜昆。技厚虛妄,寓言十九。畫家苦心寫,觀者窮。或者是我眼中的微笑。我變成了壹個傻瓜。我想成為壹個吹口哨的人,我為此而煩惱。他不可思議,看不起瓊九。每次都諷刺我風華正茂沒有配偶。很多女人都是很好的媒介,她們很快樂,很真誠。不然畫壹個僻靜的地方有什麽意義?因為對世界的思考,我很繡花。敏感到憐憫幼小、微弱、痛苦和醜陋。停止快樂,為不朽而戰。沈默其實是少了娛樂,多了消極。從理性和正義的韁繩,我擺脫了世界筏夫。跌宕起伏與不同的書,逗弄小女人。如果佩萱忘記了煩惱,她會活得更久。與其做學問,不如做學問。乞少閑,飲酒。
郭喜安(1767—1831)有壹幅《清平樂·紅袖香夜讀》(四種淩芬閣詞卷二,清光緒五年所加);
丁丁連漏,封縷賣香獸。心越來越細,催著董郎寫詩。這是地球上美麗的夜晚,所以我建議妳扔掉妳的書。紅燭只有壹根,別教春夜!
關思君(1840?-1914)之後,有壹本書的題目是《紅茶添香夜讀》:“畢竟沒有什麽意義,服務員聰明睿智的添香。詩書有福報才可讀,名利無礙狂。可憐我,我常常孤獨,我會和我的茶壹起討論。這輩子,我又幸福又羨慕,敢讓蔡慶細說。”(申報單1882 7月13日)
晚清《娛樂報》編導胡誌嬌(胡蘭池)畫了壹幅紅袖夜讀圖,許多文人詩人為此詩作詞,如陳旭的《紅袖夜讀紅袖》(書林1900第16號,署名陳旭)和遊戲雜誌1913第1號,署名陳蝶仙)雲:
風燈號角,夜讀照藜專輯。信中說書中有壹座金色的房子。借寶釵撥火,特裏爾采香,盡興而歸,才子佳人雙福。美人有命薄,願誤植藍田壹對玉。當心蒼老的蒼翠,不是鉛,而是淚水和斑駁。試著創造壹個畫面,證明自己是害相思病的,這個夢像煙壹樣碎了,妳還怎麽活下去,繼續下去!
陳旭(1879—1940),別名蝴蝶仙子,人稱“空空之時我生”。浙江錢塘人不僅是南社哲學家之壹,也是鴛鴦蝴蝶派的代表人物。年輕時擅長詞,以文聞名,詞曲兼擅。有《海棠香夢詞》四卷、《天旭臥生曲稿》三卷,以及《和白香詞譜》等。他與長子陳小蝶合作,選編《白象詞譜》100篇,對《白象詞譜》進行考證,並於民國七年(1918)在《真石堂詩音本》和《上海古籍書店》(1981)據《真石堂詩音本》出版。如前所述,魯迅批評劉半農“沒有消失從上海帶來的人才會有很多幸福的思想”,這可能與劉半農對鴛鴦蝴蝶派報刊的貢獻有關。這個產生於清末民初的“鴛鴦蝴蝶派”,以“三十六只鴛鴦同命,壹對窮蝶”命名,講究消遣、娛樂、好玩。“夜讀紅茶”可以說是這個學校的寫照。
徐福民(?-1913)胡蘭池《紅袖添香夜讀》(月小說12《山中藏稿》,1907)詩中說:
依稀夢裏紅樓認,月色朦朧。靈犀有點心動,秘草分化工。大多數女人都是不吉利的鳥,而男孩子都很窮。有幾次怕摘秋光的穗,清香散在曇花裏。
相思只因辛苦,新璽迷戀蘭花。明知道同壹個精神還很難相處,相信婚姻才奇怪。毫無憐惜博山之心,斷了淚點之言。海棠紅褪芭蕉綠,班都記不住舊話。
孫慈青詩《壹幅紅茶添香夜讀圖》(每月中篇小說號。14,每月小說社1908)說:
壹對身材纖細秀氣,停不下來的香,值得信賴。我心似鴨爐憐我熱,輕分螢火嘆郎顏。早知道今天的婚姻是假的,我就深深後悔膠水粘了。讀萬卷書有什麽用?清晰和才華是壹個兩難的選擇。
痛畫秋,紅是相思綠是愁。早知思香,難當校尉,但也要落筆封侯。我恨連芭蕉葉的心都長了,我的血都沾了淚。夢碎了,夜冷了,月色依舊照在閱樓。
詩名的“藍瑕”疑為“藍癡”包瑞夫的《紅茶夜讀》(墨園1912第16號)和洪的《紅茶夜讀》(復旦1916號)然而,周凡亞的套曲《南鄭宮》顯然是同名作品,因為它有壹個小序言:“題胡(遊戲雜誌,第1913期,署名紅樹林。並刊於《金錢月刊》第7卷第3期,1927,題為《南,題胡蘭池茶添香夜讀圖》,署名紅樹林詩人周凡雅):
【主宮簡介】【山上月】庭院初朦朧,紅墻上花影。藍天如水,明月如霜。見鸚哥疲倦,貍睡也,窩囊空室。
主宮殿是彎曲的玉蔥長,試試他睡鴨子。拔出發簪尖端,爐煙密封。衣服的兩端是卷起來的,手臂是金色的。鹽阜不壹般,鹽阜不壹般。妳的眉毛是藍色的,妳的嘴唇是深紅色的。救蛾除銀粒;口中書聲大,眼中偷擲,紅妝尷尬。
【朱怒挑銀燈】胡猜會做琴挑鳳,卻拋開刺繡學鴛鴦。聽毛詩第壹章,撚衣襟,推久;頭暈,害羞,充滿了痛苦。為什麽像波浪?
【雁聲】疼,塵繡。我復活不起麗娘。蓮藕絲包,荔枝香,直到現在壹個棄案,何必藏在金屋。書裏有沒有說謊的女人,她們怎麽叫名字都無所謂。
【小桃紅】春風化雨,空虛惆悵。夜月的靈魂,仍然凝視著。準備香花做支撐。我的心是藍色的,即使有新的影像,也很難用微笑畫出迷人的樣子。秀健康,淚俱下。
關於胡蘭池“夜讀紅茶”的話題,不僅有詩詞歌賦,還有駢文。李立權,壽陽(今山西)人,用紅袖香茶為《夜讀》作序(自由雜誌,第1913期,第1期,署名“立權”)。又載《錢業月刊》第7卷第10期、第1927期,署名“李立權”)雲:
玉露為零,金風遍地。.....壹輪高懸,人遊不夜城;萬籟俱寂,地面靠近芳香洞。瓊樓有仙官,玉案有嬌娥。碧波搖曳,茶香飄飄。給前任的壹個證書,配五輛車,勵誌;壹舒來豪腕,含情燒百合。喜愛水晶球的璀璨光芒,期待鐵硯的同磨。就算不畫眉,妳也喜歡春山炫耀;似骨,秋水空。有碧玉綠珠的體質,有綠燈籠黃卷的精神助力。閑初校勘,勤問字。唱累了,輾轉反側。望窗幾尺顯陰,思之。我在門檻外欣賞壹枝嬌嫩的樹枝,我醉了。簡·劉芬,何謙·羅斯洗手;壹個鴨爐攪火,就像豆蔻。有時候玩螢火蟲,想去前面撲騰;如果妳摩擦妳的枕頭,妳會被春天融化。既然兩個美人相遇,百年好辦。同心同德,並肩開花,正合適。金玉溫潤,含香靜詩;玉兔光芒萬丈,依譜奏出壹曲長圓曲...不要稱之為左圖右史,這只會給孤獨增添悲傷;妳要知道,有才華的人和美女在不久的將來必然會有好姻緣。
此外,江寧(今江蘇南京)人陳(1837—1920)寫過《不眠之句》,說:“雪中無人獨眠(蘇軾),寒夜唱到天明(姚合)。而壹個本該持續到永遠的瞬間(李商隱),茶為夜讀添香(綽號)。”(姚廣(1891-1945),上海金山人,有壹首技巧(辛亥)詩,說“月初壹時,仙霞皎潔。銀屏如玉,茶為夜讀添香。”(柳亞子《南社詩集》第二卷,中學生出版社,1936版;《姚廣全集》,姚坤群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茶香夜讀”演變成了“茶香讀”,更貼切,更溫馨,更有意義。出處是Xi蘭佩《壽鑒齋先生》詩,“綠衣持硯催紙,茶香隨讀書”(《天真亭集》卷三附《長真亭集》,清嘉慶十七年刊刻;、彭、編。《江南女子第壹集》)。Xi蘭佩(後1760-1829),本名朱銳,字樂進,字雲芬、幻雲、道華等。趙文(今江蘇常熟)出生。詩人孫元祥的妻子。早齡詩是袁枚女弟子中最有才華的詩人。他的詩清麗淡雅中透著清新,卻別出心裁沒有古人的智慧,被綏遠老人反復引用。善畫蘭花,筆法精湛,故名佩蘭。《長恨歌集》共七卷,附石喻壹卷。嘉慶五年(1800)秋、九月出版,與丈夫孫元祥的《天真歌集》合刻,光緒十七年(1891)再版。後來,徐乃昌的《小亂彈石慧刻佳家詩》被收入《長恨歌詞》壹卷。袁枚早在嘉慶二年(1798)十壹月就回到了道山。在Xi蘭佩的詩中,“綠衣捧硯催卷子,紅茶添香伴讀書”這樣的話,在《隨緣全集》、《續同人集》、《家課》中都找不到。“估計初稿會發給袁枚,後期收藏會補充。”(劉《魯雜文》,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版)雖然袁枚曾在蘭亭寫過《香茗》,雖然也有無限崇拜他的“香女史”馬,她並沒有真正用袁枚為自己的學習增色,但這並不妨礙詩人傑出的女弟子編造出這樣壹段理所當然的風流韻事,坐在老師的身上。唯壹遺憾的是我以前沒有見過老師。袁先生在玉山拜訪這位女弟子時,她“嫁給了壹位先生和壹位大媽,衣不蔽體”,給袁先生留下的印象是“儀態萬方,稱她為才子”。還說她在“拍小照”(見《隨園詩話副刊》卷八)。她老公孫元祥寫詩,最開始是學她的!《無邪亭集》陸續出版,也是她的發簪幫的忙。夫妻二人都精通詩詞,因嘉慶、道光而聞名,成為詩壇佳話。孫元祥《無罪亭詩》有“病”,詩中說:“若有閨房,可橫讀。”可謂是他婚姻生活的記錄。女詩人有沒有“以讀書為茶添香”?孫元祥有《春夜同路》三首獨特的作品。第二雲:“大丫鬟為小丫鬟歌添香,水如天,月如波。我就送給華胥壹千個晚上!”(《天真亭詩》卷六)倒話,數即興佩蘭。“添香”的都是大丫鬟,不是才貌雙全的好媳婦,有點不滿。但女詩人有壹首《夏夜露在外》的詩,其中說:“夜衣薄而艷麗,怕對反復催眠沒有反應。只是天氣讓人明白,吹滅了窗前的閱讀燈!”(《長真閣詩》卷二)伴讀,是題中應有之義。無獨有偶,袁枚先生有詩《寒夜》:“寒夜讀書忘了睡,香火無煙。美女壹怒之下搶過燈,問郎之是什麽日子。”(《小倉山居詩話》卷六)吹而勝之,然後先放光芒。只是女詩人的作品,畢竟是有教養的,溫文爾雅,不會采取強制行動。他們有自己的主見,各取所需,所以含而不露就更難得了。
張維平《聽詩》記載,福建侯(字永垂不朽)官蔡,嘉慶二十壹年(1816)舉人,其詩《茶添香伴讀書》第壹句說:“心滿言,毛詩婉約。(張維平《歷代詩人二版》卷五十七,清道光二十二年印)寫壹句話,給句子添香的人。可以說是文字細膩生動。文康(?—前1865)《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九回(清光緒四年京都聚珍堂活字印本)提到:“他說他那壹面叫讀書樂,我姐那壹面叫茶添香陪讀。"
茶增香,再加壹股書香,可謂三香三美。這種詩意的意境在上述清代詩詞曲中逐漸凝聚、散落,最後固定為“茶添香夜寫書”,再轉化為“茶添香夜寫書”,再到“茶添香夜看書”和“茶添香夜看書”。這壹時期出現了壹批“紅茶景景”和“紅茶景夜寫景”,使這種充滿幽香的詩意意境成為清代文學壹道亮麗的風景線。由此可見,不同風格、不同層次、不同風度的詩人的作品,呈現出不同的風格。相信這壹美景對於研究文人心態、女性主義批評、理解香島從傳統文化到新文化的漸變,或多或少都會有所啟發。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