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小說免費大全 - 鳳歌的《昆侖》《滄海》寫得好嗎?

鳳歌的《昆侖》《滄海》寫得好嗎?

鳳歌的《滄海》還沒有連載完,我有幸先睹了鳳歌已經寫好的40萬字,我以為,較之《昆侖》而言,《滄海》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鳳歌的筆致更加老辣,思考更加深沈,當然,情節也更加曲折好看。

我壹直認為,鳳歌在傳統的形式中蘊含了壹種“漸變的革命”(這個稱呼,是《中華讀書報》替我歸納的,我也就欣然笑納了,也許將來還會成為我的壹塊招牌)。在《昆侖》中,鳳歌以傳統的橋段實現了對於金庸時代武俠小說思想文化內涵的漸變,即所謂“舊瓶裝新酒”。在《滄海》裏,鳳歌依然保持了這種與時俱進的風格,同時卻又在傳統形式上下工夫,使之更加精美,正如當年嚴家炎先生評金庸小說所稱的,“散發出迷人的文化氣息”。我想,這不僅是民族文化知識的傳承,更是民族審美形式的彰顯,也是民族敘事風韻的流布。總之,《滄海》是比《昆侖》更具魅力了,鳳歌也在他的精雕細琢中更加成熟了。此前,我對鳳歌曾多加期許,以為《昆侖》具有標誌性的意義,現在我更加認為當時的期許沒有錯,鳳歌正在從如林的強手中脫穎而出。

我在這裏特別推薦《滄海》,覺得有這樣幾點值得提出來加以述說:

其壹,《滄海》引入了時尚元素。

要說到《滄海》的主線,其實還是壹個老套,出身平凡的少年,叠有奇遇,遭逢磨難,歷練江湖,遊俠四海,終成大氣。但問題是,他遊歷於何時何地,遭遇何事何人,采取何種方式,出於何種動機?《滄海》斷然拋掉了傳統的“八大門派”之類,也不要“武林盟主”,而是描寫了我們曾在《三國誌英傑傳》系列電腦遊戲裏玩過的織田信長,構擬了全新的東島西城八部神通,經歷了《大航海時代》的海國交易……。並不追求時尚的鳳歌,這壹次顯然要比《昆侖》更像電子遊戲,在這裏的傳統橋段之下已經有了時尚的意趣,也就是說,跟數字化時代的心理距離拉得更近了。

不僅如此,主導著人物命運的核心線索,與其說是行俠的經歷,不如說是武功之謎破解的經歷。壹層層的鬥智解包,壹次次的能力提升,雖然也還是傳統的歷練江湖,又何嘗不是數字化時代虛擬空間裏積分升級的成長模式呢?陸漸受黑天劫之苦,讓我想起令狐沖所受六種異種真氣煎熬之苦。然而,陸漸本性質樸,令狐沖卻率性自然,故二人的武功之道也自不同。令狐沖是順勢,不是解謎;陸漸卻經歷了從技術智慧到抽象智慧的整體系列的磨煉,最終是否得解其謎,在我看過的部分裏還沒有交代。鳳歌在《昆侖》中並不喜歡大團圓結局,沒有讓梁蕭尋求到數學的真諦,在《滄海》中會讓陸漸如何,我自然不閫?狻5?恢忠災腔畚?砍椎慕餉漳J劍?匆訝恢哺?謐髕分?辛恕?

其二,《滄海》深化了生命意識。

《滄海》壹開篇,寫的主要還是江湖紛爭,但隨著情節的發展,壹步步引向了國計民生,在這壹點上甚至比金庸小說要來得更陡。如果說郭靖“為國為民”主要表現於襄陽保衛戰,延長宋祚是為國,活命百姓是為民。那麽,《昆侖》裏的梁蕭已經通過他在蒙、宋之間的放棄而闡釋了金庸小說未曾展開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主題,從而追求壹個沒有殺伐的和平環境;到了《滄海》,則在梁蕭之後讓陸漸深切地體會到了“賊過如梳,兵過如篦”的民生立場,而這個民生立場則是必須通過戰爭來實現的,所以他大書特書地寫了戚繼光這位民族英雄、抗倭名將。值得註意的是,這裏表現的對人的生命的尊重,其與歷史背景的結合,看起來甚至像壹部歷史小說。這和金庸先生在《鹿鼎記》裏試圖表現中國歷史本質壹樣,鳳歌事實上也展現了那壹時段中國歷史的本相。

如果說梁蕭是猶豫、搖擺的,那麽就可以說陸漸是老實、寬容的,谷縝則是面狠心善。從人物對待生命的態度出發,梁蕭思考的是生命何為,或者說是生命最基礎的自然價值;陸漸和谷縝則體現了不同形式對生命的博愛式尊重,雖然還處於自發狀態,但已經和自覺狀態下的生命意識相差不多了。尊重人,珍惜生命,這無疑是壹種現代的人文意識,是壹種高級層次的理想主義。

其三,《滄海》反思了技術科學。

在《昆侖》中,梁蕭是把數學作為壹種技術工具,首先應用於武功,進而應用於軍陣以及更多的工作場合,這就以數學取代了以前哲學在武俠小說中的地位。《滄海》又和《昆侖》不同,作為其武學動力的《黑天書》,仿佛已經從技術科學中升華出來,而進入到理論科學的層次,其黑天四律仿佛是壹部系統論、控制論,並進壹步發展到了相對論。物質力量的時空觀念被彎曲而放大。這裏雖然也借用了陰陽五行等傳統神秘文化的概念,卻已經不同於傳統的陰陽術數之學,其中姚晴(醜奴兒)以地部功法種“孽因子”的情節,倒更加像是西方奇幻加科幻的電影如《勇敢者的遊戲》之類的想象時空觀和進化鏈條論。

在呈現了西城八部技術科學登峰造極的終極追求同時,和許多武俠小說壹樣,鳳歌也反思了過度追求技術升華帶來的災難。即如《黑天書》本身便是壹個技術倫理反思的寓言,由此練成的劫奴,其在技術細節上甚至遠超人類俊才的高度發達狀態,我以為頗有些像現代科幻小說裏的機器人。20世紀中期,伊薩克?阿西莫夫和約翰?坎貝爾***同商定了“機器人創作三原則”:(1)機器人不得傷害人,也不能對傷害人的事袖手旁觀;(2)機器人應服從人的壹切命令;(3)機器人應保護自身的安全。我以為,在《滄海》裏,人與機器人的關系,只不過是演變成了劫主與劫奴的關系。而機器人終究不是人,所以其倫理問題很快得到了解決。而劫主和劫奴都是人,劫奴們還多是冰雪聰明、伶俐可愛的人,那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毀滅給人看,而美好的事物壹旦自我覺醒,他們還會抗爭,得到廣泛的同情。因此,這裏就必將帶來倫理的反思。

最後,是《滄海》細化了故事情節。

也許因為《昆侖》是鳳歌的第壹部超長篇,雖然在綜合程度上達到了壹定的高度,但也還存在著壹些不成熟之處。比如就有人認為:“《昆侖》算不上壹部十分成熟的作品,它冗長的結構、呆板的人物、對經典武俠作品的摹習,令人在閱讀這部作品時提心吊膽。”那麽,我在讀了《滄海》之後,很深切地感到在技術細節上,鳳歌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他已經能夠較好地把握節奏,不疾不徐,已很少有《昆侖》裏那些多余的廢話;對於人物和幫派懸念的的制造與展開,較少出現可有可無的支線情節,雖然《滄海》的篇幅還是很長,但較之《昆侖》已經是省凈得多了。正如鳳歌現在的寫作與生活狀態,他既少俗塵糾纏,可以有充足的余地回味反芻。可以這樣說,這是壹部慢工出細活的小說,越來越有壹部長銷書的賣相,而不僅僅是令人激動不已然後立馬淚收雨散的暢銷書。

當然,我們也許還需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這部作品至今還沒有寫完,鳳歌究竟要怎樣,也只有且待下回分解了。但我已幾乎可以確認,三年磨壹劍寫了《昆侖》的鳳歌,這個回合又是長進不少,雖然仍舊采用的是傳統手法,卻已經在悄悄地進行著壹場“漸變的革命”,他已經是以《滄海》超越著《昆侖》,以更大的“海”的容量涵納著“山”,也許這就是壹直通向“經”典的那壹條路。

韓雲波:現任西南師範大學學報編輯部編審,文學博士後,武俠評論專家,中國秦漢史學會會員、重慶市古代文學學會理事、重慶市作家協會會員,主要從事中國古典文獻與傳統文化的編輯、研究和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