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小說免費大全 - 《白鷺》創作於什麽時期?

《白鷺》創作於什麽時期?

《白鷺》作於1942年10月31日,當時正值抗日戰爭第二階段,蔣介石發動第二次反***高潮。郭沫若當時是中國***產黨黨員,任國民黨政府語言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以雙重身份進行抗日。

他說:“中國目前是最為文學的時代,善惡對立、忠奸對立異常鮮明,人性美發展到極點,人性惡也發展到極點。”所以他這個時期的雜文以愛國反奸為中心內容,贊頌愛國者的忠義揭露賣國者的奸惡。

《白鷺》以真誠的筆觸描繪了白鷺的生態特征,贊揚了尋常的事物中蘊含著內在美,隱晦地借孤獨而優美的白鷺來表達自己的政治追求。

在南國優美的田野中、明凈清淺的小河邊,壹種常見的水禽被人尊為水邊隱士、江田長者的白鷺,出沒其間把鄉居生活點綴得特別富有情趣。郭沫若以其特殊的觀察力,對白鷺進行了熱情的謳歌。

《白鷺》是《丁東草》三章(丁東、白鷺、石榴)中的壹章,最初發表於1943年2月《文藝生活》第三、第四期,後收入小說散文集《波》中。

擴展資料:

《白鷺》是近現代詩人、作家郭沫若於1942年10月創作的壹篇散文。

作者開篇把白鷺比作壹首詩,優美而有富有意境,而且是壹首精巧的詩。由此,這已經在讀者心中播下了壹顆美的種子,等著它發芽,成長,開出美麗的花來。

作者僅僅對白鷺寥寥數筆的描繪,就揭示了它平常的美。先是同白鶴、朱鷺和蒼鷺作比照,彰顯了白鷺“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這就突出白鷺壹種無與倫比的獨特的美,頗有點兒“百鳥之中我為首”的意思了。

白鷺“增壹點兒則嫌長,減壹點兒則嫌短;素壹點兒則嫌白,深壹點兒則嫌黑”。真讓人驚嘆白鷺的獨特之美,自然,那些美麗的白鶴、朱鷥、蒼鷺定會自嘆不如了。再看,白鷺“孤獨地站立在小樹的絕頂,夠讓人提心吊膽了,可白卻處之泰然,壹副悠然自得的樣子。

讀到這兒,才發現郭沫若表面是寫白鷺,其實是在寫人。這實在是想告訴大家,做人就算做普普通通的人,也要勇於進取,於攀登,永遠給自己壹個堅強的笑。這自然也是郭沫若的自我寫照。因為,他在革命的激流漩渦中,卻永葆白鷺的壹身清白,更有處之泰然的風采。

有人認為,白鷺不會唱歌,但是白鷺本身就是壹首歌。生命如歌,要他在瞬間創造了輝煌,這首歌就不會停止,永遠,永遠。生活中許多像白鷺壹樣默默無聞的人,只要盡心盡力地活著的勞動者,雖不能創造驚天動地的業績,但也壹樣會受到人們的尊敬。

全文語言精練、有種清新淡雅之美,沒有壹句直接抒情,卻句句含情。作家對白鷺的喜愛與驚嘆之情,隱潛在字裏行間,這樣的感情流露才是自然的、真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