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自戀、性欲和攻擊性是人類所有心理和行為背後的三大基本驅動力。
最近主要說說“全方位自戀”。
全能自戀,或者說“全能感”,認為世間萬物如妳所願,無所不能。
說得更明白壹點,可以理解為:我的身份是“上帝”,我希望我能得到我想要的,我的意誌支配著壹切的運轉。
根據精神分析理論,人在嬰兒期最先體驗到的是全知全能的感覺,那時的人生活在全知全能的感覺中。因為寶寶沒有“自我”感,TA覺得自己和世界融為壹體,不分彼此。嬰兒感覺像壹個“上帝”,他是世界和壹切。如果他有想法,有需求,世界會給他及時的回應。如果需求得不到滿足,寶寶會產生極大的無助感,然後“上帝”會變成“魔鬼”,會感到渴望毀滅世界。
這是怎麽發生的?
全方位自戀是人類本能的驅動力之壹。其實是在追求“我好”和“我有資格活著”。我真正追求的感覺可能是掌控感,確定感,安全感。
安全感是生命本能的需要。當妳缺少了這個,其他的都沒有意義。就好像,妳身邊有壹只饑餓的老虎,對妳垂涎三尺,隨時準備吃掉妳。這個時候妳就不會有心情去追求其他的東西了。
新生嬰兒由“神”變“魔”,其實只是人類本能的壹種心理保護機制。人都會有無所不能的自戀,尤其是剛出生的嬰兒,但與嬰兒感情中的無所不能感相反,嬰兒本身在現實生活中是非常脆弱和無力的,能力接近於零,真的是“弱小、可憐、無助”。
當寶寶的需求得不到世界的回應,現實不符合TA的想象時,TA會感到挫敗和無力。這種無力感和挫敗感對於寶寶來說是TA無法接受的“壞”。
因為,此時寶寶的“自我”還沒有發育,TA還沒有意識到或認可她的“好”。這個時候,TA無法接受自己其實也有“壞”的壹面。但是,尋求全方位自戀,確認自己“優秀”的本能是“絕對正確”的。既然妳壹定要“好”,那麽“壞”的部分就只能是外部世界,所以“摧毀”這個“壞”的世界只留下“好”的嬰兒。
小嬰兒把自己無法接受的“壞”投射到世界上,用這樣的心理防禦來保護自己。
對於成年人來說,無所不能的感覺並不少見。
在各種網絡小說和影視作品中,主角都有“超能力”,可以做很多現實生活中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這其實是壹種全方位自戀的表現。在最極端的情況下,有些主角似乎真的像全能神壹樣。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很多人的行為都是在追求全能,推動了人的進步和發展。同時也是為什麽有些災難,有些人總是活在努力中的原因。
例如,所謂的“無能狂怒”:
生活中,有些人似乎總是脾氣暴躁,像個火藥桶,壹出事就會馬上爆炸。
比如:雨天公交車晚點,導致TA上班遲到;被同事誤解,被上級指責;網購不符合預期;我不同意我女朋友去旅行...
這些日常生活中不愉快的小事,往往會讓這些人勃然大怒,瞬間脾氣暴躁。進入“狂怒”狀態,常使血壓升高、心率加快、腎上腺素飆升。
其實這些反復的憤怒背後隱藏的,可能是壹種巨大的無力感。
無力感的來源是人的全方位自戀,即認為世間萬物都應該如他所願。
人們在尋找壹種全能感,但這種全能感卻停留在自己想象的世界裏。當現實與想象不符時,他們會感到沮喪,同時會感到憤怒,會想:“怎麽會這樣呢?”?
人生氣的時候,其實是在尋求力量。我尋求憤怒。憤怒可以給我力量感,讓我去改變我覺得自己沒有力量去改變的事情,去改變我不能接受的事情。
這種憤怒帶來的權力感,只能也應該用來改變自己。
但人們往往會有這種錯覺,覺得自己充滿力量就能改變世界,從憤怒中尋求力量感,並利用這種感覺試圖“改變世界”。
人是不可能改變客觀世界的。畢竟“人只是個體”。
所以,沒有什麽能改變外面的世界。這些人的無用感和無能感都指向了自己。他們痛恨自己的無用、無力、無能。
如果他們接受不了針對自己的無力感,就會投射出來,變成對他人或社會/世界的仇恨。這也叫“泄憤”。
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1,人尋求全方位自戀,被現實反復“掌摑”,感到無力和挫敗。
2.我受不了這種無力感,轉而憤怒為力量。
3.我通過憤怒獲得了力量感。在潛意識的全能感的指引下,我試圖改變世界,卻屢屢被“掌摑”。
4.我感到更加無力,需要更多的憤怒來給自己帶來力量。
“無能之怒”的背後,撕裂著憤怒的皮膚,無力感才是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