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主要的文學成就是小說。有代表性的3部長篇小說《美國》(1912~1914)、《審判》(1914~1918)、《城堡》(1922)均未寫完。短篇小說有《鄉村婚事》(1907)、《判決》(1912)、《變形記》(1912)、《司爐》(1913,後成為《美國》的第1章)、《在苦役營》(1914)、《鄉村醫生》(1917)、《致科學院的報告》(1917)、《獵人格拉克斯》(1917)、《中國長城的建造》(1918~1919)、《饑餓藝術家》(1922)、《地洞》(1923~1924)、《致父親的信》(1919)等,均受讀者的青睞。
卡夫卡臨死時曾要求布羅德把他所有的作品“毫無例外地予以焚毀”,但布羅德違背了他的遺願,對他的所有著作,甚至有書信和日記作了整理並出版。***9卷的《卡夫卡全集》(1950~1958)即是由布羅德主編的,其中只有壹卷是卡夫卡生前發表過的。
卡夫卡的作品貫穿著社會批判的精神,小說《美國》(原名《生死不明的人》),采用傳統的敘事手法,描寫了卡爾·羅斯曼在美國的遭遇,展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貧富懸殊、勞資對立的現象和工人結社、罷工遊行與資產階級黨派鬥爭的場面,以及都市壹隅社會渣滓的活動情景。小說指出了資本主義腐朽黑暗的***同本質。
《審判》是卡夫卡獨特的藝術方法形成的標誌,它寫壹個公民無端遭到逮捕和處決,揭露了帶有封建專制特征的資本主義社會司法制度的腐敗及其反人民的本質。其中有些情節近於荒誕,但真實地反映了奧匈帝國的社會環境。
《城堡》中的主人公K去城堡(官府)要求批準在附近的村子裏落戶。城堡雖近在咫尺,由於受到層層阻撓,沒法進入。小說沒有寫完,卡夫卡原定的結局是K將“奮鬥至精疲力竭而死”,他臨終時,才得到了批準。作者借這個城堡揭示當時社會制度的不合理。
短篇小說《中國長城的建造》寫中國無數無辜老百姓,背井離鄉去幫統治者建造長城。
短篇小說《變形記》中的主人公格裏高爾·薩姆沙壹天清早突然變成壹只甲蟲,因而失業了,成為家庭的累贅,最後在寂寞和孤獨中死去。小說似乎荒誕,但深刻而生動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關系的冷漠和“異化”現象。
《地洞》的主人公是壹只不知名的動物,它造了壹個又大又堅固的地洞,但仍時時擔心外敵的侵襲。表現資本主義社會壹般小人物的恐懼心理,揭示了第壹次世界大戰多數人的心理狀態。卡夫卡塑造的人物***同特征是有壹種自怨自艾的情緒,對強權統治(社會的、家庭的)有壹定的畏懼而又無力反抗,對某種義務不能完成而內疚,《判決》就表現了這壹思想。
卡夫卡筆下的主人公幾乎都是受欺壓,受淩辱的小資產階級及其知識分子。奧匈帝國窒息的政治空氣和資本主義經濟畸形發展導致這些小人物雖勤勤懇懇工作卻得不到合理的報償,以及他們對社會不滿,但無力反抗,逐漸變得孤獨、煩悶、恐懼、內疚。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更有所發展,因而卡夫卡的作品引起廣泛的***鳴,被認為具有時代意義的傑作。
卡夫卡的創作手法很特別,他善於通過特別的構思,把現實與非現實、合理與悖理並列在壹起,作品並不點明時點、地點和社會背景,瞬間的直覺和夢幻,使畫面顯得支離破碎。這種寫作方法與傳統的寫作方法相去甚遠,但受到現代派作家的認可、效仿,甚至加以發展。從這壹點來說,卡夫卡是現代派文學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