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小說免費大全 - 紅巖簡介

紅巖簡介

內容簡介

作者:羅廣斌、楊益言 作品類型:革命體小說 出版時間:1962年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小說《紅巖》封面

《紅巖》是以描寫重慶解放前夕殘酷的地下鬥爭,特別是獄中鬥爭為主要內容的長篇小說。它的基本情節以“中美合作所”集中營(包括渣滓洞和白公館)內的敵我鬥爭為中心,交錯地展開了我地下黨領導的城市的地下鬥爭、學生運動、工人運動、獄中鬥爭以及華鎣山區的武裝鬥爭,集中描寫了革命者為迎接解放、挫敗敵人的垂死掙紮而進行的最後決戰,歌頌了革命者在酷刑考驗下的堅貞節操,塑造了許雲峰(許建業)、江姐(江竹筠)、成崗(陳然)、劉思揚(劉國誌)、余新江(余祖勝)等眾多可歌可泣,令人難忘的革命英雄形象,深刻展示了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境界和思想光輝。 小說以大量的篇幅描寫了革命者的獄中鬥爭,除了《獄中聯歡》所寫的新年聯歡活動外,還寫了獄中絕食鬥爭的勝利,為龍光華烈士舉行追悼會,寫了江雪琴的從容就義,許雲峰在地牢裏同徐鵬飛的最後壹次交鋒,以及最後的武裝越獄鬥爭等。 全書***三十章,《獄中聯歡》是從該書的第十六章節選下來的;作者羅廣斌、楊益言都是重慶中美合作所集中營的幸存者,他們親身經歷了黎明前血與火的考驗,目睹了許多革命烈士堅韌不拔的英勇鬥爭和壯烈犧牲的場面。根據這些經歷,他們於 1957年寫了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隨後,在回憶錄的基礎上創作了長篇小說《紅巖》。(註:《在烈火中永生》是人物回憶錄,雖都是真人真事,但也有不明之處,不能以此作為參考、學究;《紅巖》這本小說,有壹些人物和情節是虛構的。)  小說《紅巖》問世以來,由此衍生的文藝作品很多,如被改編成電影《烈火中永生》、部分情節被改編為歌劇《江姐》以及多個版本的同名連環畫等為世人熟知。  小說名稱的由來:中美技術合作所就是在紅巖,離那裏不遠的地方是抗日戰爭時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要投奔延安的青年如果不熟悉紅巖的話,很容易被特務引到監獄裏面。後來辦事處撤走了,監獄還是用來關押政治犯人。 當然,作家用紅巖來形容還是有自己的寓意的——紅是革命的顏色,巖石又是非常堅硬的物質;而革命者在獄中也堅持鬥爭,堅韌不拔。所以理解成紅色的巖石也無不可。

作者簡介

羅廣斌同誌

《紅巖》作者羅廣斌、楊益言都是重慶中美合作所集中營的幸存者,他們親身經歷了黎明前血與火的考驗,目睹了許多革命烈士為革命犧牲的壯烈場面。根據這些親身經歷,他們於1957年寫出了革命回憶錄《烈火中永生》,隨後在這個基礎上創作了長篇小說《紅巖》。 這部作品以驚心動魄的鬥爭畫面和崇高的革命精神震撼了廣大讀者的心,獲得了廣泛的好評,被稱為具有***產主義精神和革命氣節的教科書。 羅廣斌(1924—1967年),重慶忠縣人;1948年加入中國***產黨;從事學運工作,並利用其家庭關系進行統戰和策反工作。1948年9月因叛徒出賣在成都被捕,先後囚於渣滓洞、白公館監獄。獄中堅持鬥爭,拒絕其兄羅廣文(蔣介石嫡系,國民黨第15兵團司令)的保釋,寧願坐牢,也不寫悔過書,和難友壹起秘密制作五星紅旗,迎接解放。1949年11月27日大屠殺之夜,策反看守楊欽典,帶領難友集體越獄成功。解放後歷任***青團重慶市委常委、市統戰部長、市文聯作協會員等職,積極從事宣傳烈士革命事跡的工作,是《紅巖》小說主創人之壹。1967年被誣為叛徒,迫害致死。  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看望楊益言(中)

楊益言(1925—),四川武勝縣人;1940年在同濟大學讀書,後因在上海參加學生運動被學校開除。1948年8月被捕,囚禁於重慶“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重慶解放前夕被營救出獄。解放後在重慶市委工作,先後 任科長、辦公室主任、常委等職。196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為四川省重慶文聯專業作家。1979年出席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1980年曾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四川分會副主席。 小說《紅巖》出版後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被譽為“***產主義的奇書”,並被翻譯成多種外國文字,在國內外為中國社會主義文學贏得了巨大聲譽,“文革”中該書被誣蔑為“叛徒文學”成為禁書,作者亦備受摧殘,“文革”結束後小說重新出版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