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有雲:“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精神傳統,這種精神代代相傳,流淌在每壹個中華兒女的血液中,儒家思想體系中也對其有深刻的反映,如“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突出了奮鬥精神對學習的重要性。在小說《文城》中,林祥福則將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小說《文城》中,出身於富裕人家的林祥福,五歲喪父,但是父親卻給他留下了四百多畝田地和擁有六間房的宅院,不僅如此,其祖上還壹直積累黃金,至其時已有17根大金條和3根小金條,這豐厚的家產無疑可以讓他往後的生活衣食無憂,但是他並沒有沈浸在萬貫家財中,反而靠著自己的勤奮踏踏實實地生活。
林祥福身上有著中國儒家思想體系中的吃苦耐勞、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十三歲那年開始跟隨管家田大下地視察,像他家佃農壹樣壹雙泥腿在田埂上走來走去,有時會與田大壹起跨入水田”。不僅如此,他還經常坐到母親的織布機前閱讀父親給他留下的壹百多冊線裝書籍,甚至去鄰村鄰鄉的木匠師傅那裏拜師學藝,在木匠師傅那裏吃住壹兩個月是常事,為了做木工廢寢忘食。
但是母親的去世、小美的離開接連打破了他平靜的生活。小美第壹次離開時取走了林家祖上積攢下來的7根大金條和1根小金條,這沈重地打擊了年輕的林祥福,“他的哭聲比嬰兒的哭聲還要漫長,然後像是壹個受了欺負的孩子去尋找父母壹樣,在冷清的月光裏走到父母的墳前,跪在地上,有時高聲喊叫,有時哽咽說不出話來”,自此林祥福變得沈默寡言、心事重重,但是消沈壹段時間後他想起了母親的話“縱有萬貫家產在手,不如有壹薄技在身”。
於是,他開始努力精進自己的木工技藝,繼續學習,並且還在“麥收前壹個月”,計劃跟著媒婆去相親,繼續自己的生活。但小美大著肚子回來又打破了他原本的計劃,為了讓林家有傳人,他重新接納小美,但沒想到小美生下孩子後再次離開,為了孩子有母親,為了找回妻子,這個淳樸善良的北方男子將家產抵押後,把未滿周歲的女兒“放在胸前棉兜裏”,壹路向南而行,尋找小美和阿強口中那虛無縹緲的“文城”。
但壹路的奔波並沒有磨掉林祥福身上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在陳永良的挽留下留在溪鎮的林祥福,很快便與陳永良合開了木器社,將自己以往學到的木工知識運用起來,因此木器社風生水起。而在林百家十歲的時候,“林祥福已經擁有萬畝蕩壹千多畝田地”,這個背井離鄉的北方農民,對土地有很深的依戀之情,他用自己帶來的錢和自己在溪鎮奮鬥積攢下來的錢購買土地,即使是在戰亂不止、匪禍泛濫的時期,他也依舊收購萬畝蕩的土地,因為他能在如今“破敗的景象裏看出萬畝蕩此前的富裕昌盛”,也堅信“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林祥福自強不息的精神,讓他不管是在家鄉還是在溪鎮,都衣食無憂,生活富裕。在自己家鄉的時候,林祥福就沒有依靠祖上留下的家業渾渾噩噩度日,在經歷了家庭和愛情的打擊後,也沒有消沈,而是繼續精進自己的技藝,堅持學習;在定居溪鎮後,依靠自己的手藝致富。他有中國農民身上淳樸、善良、勤勞等品格,也有自強不息、不輕言放棄的頑強意誌。
不僅林祥福,陳永良夫婦也有著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陳永良為了養活妻兒,什麽活都幹,李美蓮為了能跟得上丈夫的步伐,挑著壹副擔子在後面小跑追趕,“她喘氣的聲音就像拉動的風箱聲”。雖然兩人的出發點是為了養家糊口,但是身上若沒有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又怎會有後面安定、溫馨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