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漢族的女裝和明末壹樣,以傳統的衣裙套裝為主。
中期以後,婦女穿裙子和褲子。女傭和農村勞動婦女只穿褲子不穿裙子。都市女性以簡約長裙為主。富裕家庭的女裙有很多種,如褶襇中繡有圖案的“月華裙”,以及用金銀線將裙子像鳳尾壹樣連在壹起的“鳳尾裙”。(也就是馬裙)
乾隆時期,女性喜歡穿淺黃色的粉色鑲邊襯衫和刺繡鑲邊的裙子。
鹹豐、同治時期,在鳳尾裙的基礎上出現了“魚鱗百褶裙”,即裙子下擺用線連接,使之可以展開和合攏,看起來像魚鱗。
光緒後期,禮服開始加緞帶,尖角用金銀銅鈴裝飾,在動作中叮當作響。
紅色是漢族中最昂貴的服飾,女性在喜慶的節日裏經常穿紅色的裙子。這種紅色代表吉祥的觀念影響至今。
刺繡刺繡是清代女裝的壹大特色,通常繡在領子、袖子、前襟、下擺、開叉、褲腿上。早期有三嵌五嵌,後來發展到十八嵌。中國婦女通常穿連衣裙、鬥篷等。服裝從裏到外依次是:肚兜、貼身小外套、大外套、馬甲、雲肩、披風。
————
《中國服裝簡史》(王明著)裏不知道為什麽沒有提到“馬臉裙”(可能寫的時候不叫馬臉裙吧!),但是我查閱的網上資料很多都有介紹馬臉裙的內容,所以我有必要在這裏介紹壹下。
馬臉裙是明清時期漢族婦女服飾最典型的樣式。
關於“馬臉裙”名稱的由來,沒有確切的歷史記載,但“馬臉裙”其實是壹種建築名稱,指的是城墻體系中的防禦結構。由於裙門相似,這種百褶裙俗稱“馬臉裙”。
馬臉裙又稱“馬臉百褶裙”,是中國古代漢族婦女的主要裙式之壹。前後有四扇裙門,兩兩重疊。外裙門裝飾,內裙門裝飾很少或沒有裝飾。馬臉裙的側面有褶皺,裙腰多為白布,寓意用壹根繩子或壹顆扣子白頭偕老。
上壹篇,我寫明代女裝的時候(“31——小說創作中對歷代服飾材料的參考(七)明代服飾(五)”),裏面的“月華裙與百褶裙”是馬臉裙。
(1)明代馬面裙
馬面裙始於明代(其前身很可能是宋代的兩邊裙,出土實物為福建黃生墓出土的裙子),清代漢族婦女也開始流行穿馬面裙,壹直延續到民國時期。馬臉裙的結構大致可以分為三部分,裙門光滑無皺,兩邊打褶,像這樣:
馬面裙中還有壹種“裙”,是條狀的花紋,有特殊的含義,或顯示身份的高貴,或預示平安吉祥。最常見的圖案有蝙蝠、雲紋、燈籠、八仙渡海、麒麟纏枝、龍鳳、雲蟒等。
明代的馬面裙比較樸素,馬面褶大而稀疏,褶襇柔韌,旋轉起來很好看,就像月光壹樣,所以又叫“月光裙”。明代的馬面裙有無任何裝飾的素色馬面裙,有裝飾底的馬面裙,有裝飾底及膝重的馬面裙,就是那種兩裙合壹的裙子。
(2)清代馬面裙
清代漢族婦女喜歡穿馬面裙。與歷代不同的是,清代馬面裙結構復雜,褶皺細密,最多時可達數百褶,而且都是死褶。清代馬臉裙非常重視馬臉的裝飾,用刺繡來裝飾。壹些馬面裙有復雜的刺繡,這導致了側垂,幹垂和鳳尾風格的形成。
側褶(百褶裙):
馬臉裙兩側裙擺打褶形成的樣式叫側褶,是明清馬臉裙的相同特征。清代馬面裙褶較細較密,兩側對稱,排列整齊。褶的程度“少則幾十,多則上百,多則160”,俗稱百褶裙。
幹(幹裙子):
清代馬面裙有壹種獨特的裝飾方法,就是在兩邊的平裙上剪下暗緞制成的細條,卷在上面,幾十根細緞把裙分成幾個部分依次排列,外面看起來像“幹”,所以叫“幹”。
鳳尾款式(鳳尾裙):
鳳尾裙是壹種特殊的馬臉裙。據李鬥《揚州原舟記》記載,明末清初的女子裙式,曾是“緞制,兩面各繡,嵌金線,斷為壹裙,謂之鳳尾”。充分展現了鳳尾裙的特殊性:由數十條彩色條紋拼接而成,兩端尖銳,並排固定在腰部的裙子。鳳尾裙應該是馬臉裙變化最大的款式了。兩邊的裙擺和前後馬臉不再是連續的布料,取而代之的是形式上細長的布條。因為條條之間縫隙太大,遮不住身體,所以不單獨穿,壹般都是綁在馬臉裙外面作為裝飾。
清末還有鳳尾側掛式和鳳尾幹式兩種形式。(找不到圖了,只好自己填了,呵呵~)
來壹波馬臉裙:
清朝後期,漢族中的仕女也模仿滿族旗袍或裝飾手法,在滿漢女裝的演變中逐漸形成融合的趨勢。
(摘自王明《中國服裝簡史》壹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