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最早將魏晉南北朝小說分為“誌怪小說”和“誌人小說”。
1、誌怪小說
在魏晉南北朝動蕩的時代背景下,佛道方術思想盛行,由此發展而形成了以記述有關神仙鬼怪的民間故事和傳說為主的文學作品,稱之為誌怪小說,
大致有兩個系統:壹個是沿著《山海經》專記絕域殊方的山川物產,壹個沿著《穆天子傳》專記神仙靈異之跡,並新增壹些煉丹成仙普渡人間之作。
其構成復雜,糟粕部分純屬宣揚迷信思想,而其精華部分則曲折的反映了社會矛盾,表達了人民的愛憎和要求,充滿了美麗的幻想,富有積極的浪漫主義色彩。
以幹寶的《搜神記》、劉義慶的《幽冥錄》為代表。
誌怪小說對後世有很大的影響。
唐傳奇就是在它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如沈既濟的《枕中記》源於劉義慶《幽明錄》的《焦湖廟視》。
在中國小說史上,說狐道鬼這壹流派的形成,就肇造於這時的誌怪小說。
《聊齋誌異》《閱微草堂筆記》。
2、誌人小說?
或稱軼事小說,是指魏晉六朝流行的專記人物言行和記載歷史人物的傳聞軼事的壹種雜錄體小說,內容主要記述了人物的軼聞鎖事,言談舉止,從中可見當時社會清談玄理,品藻人物,標榜名士的社會風氣和面貌,又稱清談小說、軼事小說。
誌人小說在數量上僅次於誌怪小說。
是在品藻人物的社會風氣影響之下形成的。
誌人小說和其他小說壹起,開啟了後世小說之先河。
代表作是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是記敘軼聞雋語的筆記小說的先驅,也是後來小品文的典範,它對後世文學有深遠的影響。
擴展資料:
誌怪小說代表《搜神記》:
《搜神記》的作者是東晉時期的幹寶。
幹寶字令升,河南新蔡人,年輕時勤學博覽,喜歡陰陽術數之類的東西,因為才名出眾,被朝廷召為著作郎。
他對經史之學研究很深,但所著的書都已經失傳,只有《搜神記》流傳下來,此書以寫鬼神為主,而且借寫鬼神為由,演繹不同的倫理道德觀念,寄托作者的人生體驗。
《搜神記》是較早集中記述神話傳說,俗聞逸事的專書,黃搜集故事464篇。
書中故事大都源於神話傳說,宗教演繹和民間傳聞,雖然虛妄荒誕,卻也各有理寓。
講忠孝節義的,反映儒家觀點;講神仙術數的,植根道教思想;表現因果報應的,源於佛學思想;勸善懲惡則是三教殊途同歸的目的。
撩開其鬼怪世界的神秘面紗,可壹窺民俗風情,可了解世道人心。
《搜神記》中還有不少優美的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如《董永》、《嫦娥奔月》、《弦超》、、《河伯女》等。
這些故事情節曲折、描寫細致,已經是比較成熟的短篇小說了,對唐代的傳奇和元明兩代的戲曲都有較大的影響。